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artnering模式能够为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创造共享价值,而共享价值如何在开发商、承包商、分包商间进行分配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开发商、承包商及分包商三方博弈的视角探讨项目合作策略和战略合作策略下的利益分配模式。项目合作策略下,若各参与方势力不对等,则会采取主导-跟随型博弈模式进行分配,三方分配份额相差悬殊;若各方势力对等,则会采取较为平等的纳什谈判模式进行分配,三方分配份额较为均衡。采取战略合作策略的各相关方会采取合作博弈策略,其利益分配适宜采取风险调整的夏普利值法。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化工程建设合作方的利益分配,提高其后续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2.
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应用于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但不成熟的利益分配机制却阻碍了二者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依据EPC模式下的二元管理制度提出基于宏观层面的两层次利益分配机制,依据BIM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特点提出基于微观层面的三阶段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的第一层次利益分配模型,能够保证在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实现基于BIM的单阶段静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以重要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贡献有效度为依据构建的第二层次利益分配模型,能够保证在总承包商与各分包商之间协同合作情形下实现基于BIM的多阶段动态利益分配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最后,提出大中型复杂工程项目建设应签订"固定总价+项目优化奖励"合同、制定柔性利益分配制度,国家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并规范BIM资质认证制度,企业重视并加大BIM应用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共享是提高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EPC)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控的智能建管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EPC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是工程实践中存在总承包商信息共享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业主方主导构建的智能建管平台为特定情境,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业主方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双方在信息共享激励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进行仿真研究,以探讨不同参数对总承包商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业主方的额外收益越大、激励成本越低,其更倾向于采取激励策略;总承包商积极信息共享的潜在收益越大、消极信息共享的机会收益越小,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信息共享策略;总承包商的智能建管平台应用成熟度和对总承包商的补贴对双方的策略都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业主方应从物质激励和声誉激励相结合、基于智能建管平台应用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激励策略和辅以适当惩罚机制3个维度来...  相似文献   

4.
系统科学的发展,为建设项目管理和建筑企业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平台.将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企业的决策研究置于此平台之上,利用演化博弈论的复制动态方法,建立项目管理决策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项目利益相关者初始决策下企业的演化发展规律,据以分析各参数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认为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策略能使项目利益最大化,进而使项目参与方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以此为项目参与方企业避免短命、寻求长期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试论建筑市场的三方博弈及业主方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建筑市场上业主、监理方及承包商的市场博弈行为的描述和模型的分析.揭示了各方的利益关系和策略取向。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通过以业主是否采取奖惩机制的模型分析,为业主在三方博弈中制定应对策略和办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大量复杂项目的涌现,寻求外部互补性知识资源开展跨组织项目合作已成为组织完成项目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跨组织项目合作中知识共享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博弈模型并求解演化稳定策略,借助仿真软件分析相关因素如何影响博弈结果。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知识储量、知识共享程度、互补知识占比、知识吸收再创造能力、共享协同增效价值、激励系数和违约费用与知识共享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费用、投机收益价值、知识泄露风险系数与知识共享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合理范围内的协同增效价值分配系数会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下,提出激励池概念,确定激励池最优规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熵值法对IPD项目各参与方的风险感知因素和贡献值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激励池分配模型,量化各参与方以何种比例来分配激励池中的共享收益,提供激励池分配的合理决策方案,以期推进IPD模式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鉴于巨项目组织联盟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点的冲突性和矛盾性特征,探索性地提出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均沾的理念(寻求各参与主体“共同把握的最大公约数”)及其数量刻画(利益主体的最大共同利益效用函数),建立利益均沾理念下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协调的平行四边形矢量合成法则,构建基于利益均沾和合作博弈的巨项目组织联盟利益博弈综合修正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益均沾理念与统筹公平效率的原则下,基于基于利益均沾和合作博弈的的组合修正模型对于巨项目组织联盟的利益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可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妍  薛俭 《科研管理》2021,42(6):202-208
目前中国PPP模式进入了“规范发展新时代”,在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民生短板等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然而PPP模式蕴含着复杂风险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是保障PPP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讨价还价动态博弈理论,考虑PPP模式中政府部门、项目公司与银行三方博弈过程的不同的出价顺序,分别构建了政府与“弱势同盟”之间、同盟内部之间的风险再分担模型,得出了均衡状态下三方的风险分担比例,并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获取博弈方各自的威慑能力和受摄能力相关参数值对博弈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PPP模式风险分担博弈过程中先出价一方具有“先动优势”,考虑到谈判损耗因子参与方应尽量减少谈判时间和成本,另外,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政府部门风险分担份额等。  相似文献   

10.
从服务外包视角,考虑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知识共享时知识收益及溢出损失,构建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生成模型,分析服务发包方和服务接包方选择知识共享策略的理性条件,并引入"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进行分配,探究有无契约、知识整合能力对服务外包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双方知识整合能力较强时双向知识共享比单向知识共享时服务外包供应链的利润更大,知识共享的理性条件是知识共享收益大于知识共享成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下服务接包方与发包方收益共享份额与成本共担份额一致时服务外包供应链整体利润比无契约时的整体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制造服务导入下同质汽配供应商合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龙跃  易树平 《科研管理》2010,31(4):102-110
摘要:为探讨汽配供应多样化模式下供应商成本优化问题,在Lotka-Volterra模型基础上建立利益增长模型,分析了制造服务企业与多供应商的合作效应,以Shapley值法分析利益分配模式,提出了一种多汽配供应商与制造服务企业合作模式,并结合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供应商利用服务外包,制造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可以实现对多汽配供应商价值链的优化,有利于降低供应商运作成本,促进总体利益的增加,制造服务企业对增加的总体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参与合作的各成员的利益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Shapley值在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罗利  鲁若愚 《软科学》2001,15(2):17-19,73
利益分配是产学研合作中关键而又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它对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决定作用。本文将博弈论中合作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分析中,有助于找出利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将期权和博弈作为整体方法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多方利益分配问题。根据各投资阶段的期权种类并基于实物期权的复合性,采用三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评估不同合作方式下项目的复合实物期权收益,运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期权收益如何在各主体间进行分配。采用初等无穷小量阶数估计以及随机分析法求解得到的三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考虑战略决策和管理柔性的价值,与Shapley值法结合并改进该方法在分配合作剩余时忽略风险的不足,并确保按各方贡献程度划分收益。  相似文献   

14.
许文全  谭智 《科教文汇》2013,(19):154-154,158
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质上是校企双方利益的"求同存异",理清二者之间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对于真正推动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校企合作利益链,就是在充分认识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组织、管理、师资、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共同利益,使校企共同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PPP模式下项目运营期内的公私合作问题,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基于演化视角建立双方的博弈模型,探讨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应关注收益分配的平衡对于合作的影响,避免补贴机制失效;在一定情形下,私人部门成本的降低、超额收益的增加、政府监管成本的上升均可使双方走向合作,超额收益存在一个最优分配系数,可促成双方达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合理的惩罚机制的设置,也可以促进双方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张玉赋  高凯  孙琳  王君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70-77,86
对江苏产学研合作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动力和能力难以对接的矛盾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产学研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罗淼  赵俊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2):161-165,17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纳入征收范围,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激烈,农地征收中的农民的利益维护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和开发商所扮演的不同博弈角色以及在博弈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在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制度缺乏理性所致.当前,应注重通过完善农地征收立法,提高农地征收补偿标准,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建立农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措施,更好地维护农民在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面向供应链融资的企业无风险收益合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少布  刘洪  孔锦 《科研管理》2011,32(3):137-144
摘要:供应链融资服务是一种新型的银行金融产品服务,是实现中小企业资金市场化的有效切入点。本文根据供应链融资运作中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不同主体无风险合约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了银行和企业对贷款额度与利率的承受范围,分析了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间的无风险合约达成条件,提出了企业努力水平与贷款利率、贷款额度之间的激励关系。研究表明,供应链项目未来收益作为银行还款来源不仅与项目自然状态有关,还有与成员企业努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成员企业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从而才能实现企业自身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的互动博弈和利益冲突日益左右着贸易合作的盈余分配,并由此产生大量贸易摩擦现象和国际纠纷,从而引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本文在对贸易保护泛化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产业安全政策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着重分析了世界上主要的产业安全模式的内容及其应用绩效,实证分析了不同国家产业政策模式特点,为我国产业安全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