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满足人造板表面缺陷图像分割的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UNet 语义分割网络模型。 在传统的UNet 网络结构上将编码部分改进为残差网络ResNet50 并去掉连接层与平均池化层,网络通过残差块堆叠获取更多特征的底层信息;同时在跳跃连接中嵌入聚焦注意力机制的模块,抑制干扰信息,保留有效位置信息,聚焦缺陷区域并加强学习。 对4 种UNet 网络模型的人造板表面缺陷图像分割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融合聚焦注意力机制的残差UNet 网络模型在像素准确率和平均交并比等指标上有较大提升,分割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图像语义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分析、智能家居和安防监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语义分割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很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并且面对一些存在遮挡、噪声的图像时容易预测出错,从而导致模型分割精度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注意力机制的U2-Net图像语义分割优化方法,在以VGG为主干网络的U2-Net模型中,增加CBAM注意力模块,使网络模型能够更加关注与分割任务相关的区域,忽略掉一些无关或噪声干扰的区域,增强特征图的表征,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增加CBAM模块后,U2-Net模型的MIoU及准确率分别提高了8.21%和4%。  相似文献   

3.
语义分割能帮助自动驾驶实现精准感知。为解决彩色图像在模糊或昏暗场景下分割效果差,提出一种基于彩色图像和热力图像的多级融合语义分割网络。将语义分割任务分解为4个阶段,包括稠密多级融合特征提取、前景显著定位、目标分割任务和边界细化。主干网络提取热红外信息,将提取后的信息作为辅助信息与彩色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前景和背景区域的区分,并用于目标分割和边界细化。多场景实验仿真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糊和昏暗场景下的道路场景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场景下天气图像的准确识别,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高速公路天气识别方法,通过设计一种结合语义分割模型提取道路区域特征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语义分割的结合道路天气图像全局特征及道路特征的融合网络,实现对高速公路的天气识别。在道路预处理阶段,应用具有密集连接结构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DASPP到Deep Labv3+网络,增大模型在不同尺度特征上的分辨率密集程度和特征图在不同维度的感受野,进而有效改善道路提取的效果。在特征提取阶段,基于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层的Xception网络,设计了天气特征提取网络WFCN,分别提取输入图像和道路区域图像的全局天气特征和道路天气特征并进行融合分类,有效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运算量,并增强模型的性能。在构建的高速公路数据集上,对设计的算法分别进行了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相比现有天气识别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对道路车辆进行实时检测过程中还存在检测速度慢和小目标车辆漏检率高等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YOLOv3的网络结构,发现其残差块的结构较为简单,对于小目标车辆特征的提取不够丰富。为此借鉴FPN网络的结构特征,重新构造了特征金字塔模块替换原来的残差模块,并提出了结合FPN的改进YOLOv3模型。改进模型的网络层相较于之前具有更丰富的语义特征(即目标信息),有效的解决了顶层特征在不断卷积池化中可能忽略丢失小目标信息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结构模型在综合性能上有着一定的提升,其中检测精度较原有YOLO算法提升了5个百分点,此外召回率也从原有的83%提升至89%,召回率提升较为明显,速度方面也能达到实时性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义分割中不同尺度特征融合导致的特征错位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不同尺度语义特征融合的上采样方法。首先,将不同尺度特征图初步融合,将得到的语义信息作为低分辨率特征图进行上采样的位置参照;随后,将低分辨率特征图上采样后,再与高分辨率特征图进行融合。针对神经网络中语义学习模块对语义特征信息学习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方位注意力机制(multi-directional attention mechanism, MAM),从空间、通道和类别3个方位学习语义信息。根据上述2个方面的创新,提出了用于服装图像分割的网络——FMNet,并选取、划分服装数据集DeepFashion2作为训练、验证和测试的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MNet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mIoU)相较于OCRNet提高了2%,相较于DeepLabv3+和PSPNet分别提高了5%和10%。  相似文献   

7.
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像素级海陆分割是遥感应用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海岸线提取和海洋近岸目标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阈值方法往往由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覆盖范围广、地物纹理复杂等特点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为了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海陆分割精度,改善传统阈值方法的不足,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并在编码层中引入残差块,以更好地对特征图进行高级语义信息提取,通过解码层将编码层生成的特征图还原成与输入尺寸相同的特征图,最后通过Sigmoid层对图像进行像素级海陆分割。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取得良好了分割效果,准确率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4.3%和93.7%。与传统方法相比,海陆分割精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点云分类网络不能较好结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信息、导致分类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包含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型。通过构建多尺度网络,增大网络感受野,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特征。采用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融合,使得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相互补偿,增强特征描述符的语义丰富性,获得上下文有效信息,以此提高整体的分类精度。在公开数据集ModelNet 40上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取得92.85%的分类精度,验证该网络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缓解跨模态行人重识别任务中行人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一种随机通道邻近数据增强方法RCNA和一种结合多维互信息的U型网络UMME。RCNA通过选取同类别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数据增强生成新的行人图像,既满足了真实数据分布,又融合了可见光图像的形状和结构信息以及红外图像的语义信息,缓解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之间的模态差异性。UMME通过互信息提取模块UMI提取同类别行人之间的互信息特征,再经过特征整合模块MSIF将互信息特征嵌入语义特征,增强了同类别行人之间语义特征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方法在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的Rank-1和mAP分别达到70.48%、68.34%和91.70%、88.42%,与现有研究方法相比,取得了优异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志的自动识别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存在识别精度低、速度慢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引入MobileNetv3主干网络,将RFB模块与ECA-Net模块相结合,在不提高网络计算量的情况下,确保更大范围内聚焦有效特征;在特征融合中采用AFF模块,将注意力从同层融合扩展到跨层区域;采用Matrix NMS筛选候选框,以提升模型检测速度。在中国交通标志数据集CCTSDB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精度为96%,速度为48帧/s,在多种环境下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得到增强,可以满足交通标志实时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草莓采摘机器人在温室中对草莓的快速、精确检测,该文提出一种YOLOv5-en算法。在原有YOLOv5基础上,首先对原始主干进行网络卷积操作并加入CBAM模块;其次,引入Bi FPN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然后,使用直方图均化算法和Mosaic数据增强进行目标检测数据预处理;最后,优化K-means算法对训练数据集聚类分析,同时使用Focalloss损失函数构建YOLOv5-en目标检测网络。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与YOLOv5、Faster-RCNNRes Net101和Faster-RCNNVGG16模型相比,YOLOv5-en的m AP分别提升了3.41%、17.85%和14.40%,可达94.36%。通过采摘机器人模拟环境检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且达到了应用水平,可为采摘机器人实时小目标检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融合高斯混合模型和prewitt算子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拟合背景信息,利用prewitt算子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信息,将两者融合起来.边缘信息反映了局部区域内容的结构信息,可作为颜色信息的补偿;模型保证了在线更新背景信息时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同时弥补了目标分割中颜色信息接近时容易导致误判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与一般高斯混合模型比较,本方法具有较高的分割精度,提高了目标检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实践课程中重要的实验项目,尤其是小目标检测是该领域的难点。针对实验中常用的SSD模型存在的小目标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采用特征图融合的方法改进特征金字塔的结构。在不改变特征图通道数的前提下,对底层特征图通过上采样和卷积操作,增强细节信息的表征能力,构成新的特征金字塔进行训练和预测。在VOC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SSD模型,改进模型对不同大小目标的检测精度都有提升,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提升一倍以上,并且改善了SSD模型存在的漏检和误检问题。通过模型的优化和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目标检测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计算机视觉实践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筑工地等危险场景下需要对相关人员佩戴安全帽和口罩进行检测,提出基于改进YOLOX-S算法对安全帽和口罩小目标进行同时、实时检测.首先,在YOLOX-S中CSPLayer结构引入ECA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更加关注小目标信息的通道特征,增强模型对有用特征的利用能力;其次,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的三个特征层后添加ConvNext Block模块,增强模型对有用特征的利用能力;最后,在加强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BiFPN的加权特征融合机制,将原来concat变为BiFPN_concat,增加了对每个输入特征添加可学习的权值,来学习不同输入特征的重要性,区分特征融合过程中不同特征的重要程度,更好关注待检测的目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mAP为93.2%,比原始YOLOX-S算法平均精确度提升了3.1%.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超声图像病灶的分割并提高目标分割精度,提出一种残差结构的深层尺度融合的分割网络模型RDFA-Net。使用改进的网络模型并使用可变形卷积来增大采样范围,使用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捕获特征,融入深层尺度特征进行融合以捕获深层次图像特征,成功将视网膜脱落病灶的超声图片进行分割,并有了更好的分割结果。使用合作医院提供的眼底超声图像作为数据自制分割数据集来评价RDFA-Net。通过实验结果对比显示,RDFA-Net是有效的,可以对视网膜脱落进行图像分割,并实现了较好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6.
实时精确的交通标志检测是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智能检测算法检测复杂真实道路场景下的交通标志速度慢、无法较好地适用于嵌入式终端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SSD的交通标识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MobileNetV3_large网络替代VGG16网络,可减少模型参数,提高检测实时性;利用添加SE模块的逆残差结构B-neck替换对应的标准卷积增强低层特征层的语义信息;设计改进RFB网络提升小交通标志的检测能力,重新设置预设先验框的尺寸,提升模型对特定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算法在中国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上的mAP值可达89.04%,比MobileNet-SSD算法提高了5.26%;帧率可达60 frames/s,比SSD算法提高了23 frames/s。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检测精度,对复杂交通环境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标检测中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及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偏振成像小目标检测的YOLOv5改进方法,该算法输入端采用偏振度图像,提高目标物体与背景对比度;减少C3模块数量,保留高频信息的同时提取更多的浅层特征信息;在主干网络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增大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的权重;优化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时梯度消失等问题。将改进后算法应用在光伏组件表面落叶检测中,检测结果表明,其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0.59%、1.93%、0.36%,该算法针对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有所提升且检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3D点云能清晰、直观、准确地反映真实场景,其中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分类器等都是用于3D点云语义分割的主要研究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复杂丰富的3D实景中如何实现分割的多通道化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一种精巧、简单的3D点云语义分割框架,然后提出了一种通过学习语义感知的点级个体嵌入方法,将属于同一个体的语义特征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个3D点的语义预测更精确,同时实验结果也说明了这种融合个体识别的语义分割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在精度上较PointNet++结构提高了3. 9个百分点,在速度上处理同样4096个点云数据的速度比先进的SGPN结构快约4倍。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是一种实现智能化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及临床分型的方法,在新冠肺炎的辅助诊断过程中,图像的病灶区域与组织边界对比不明显,导致模型不能较好地关注病灶区域,对有效特征的提取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新冠肺炎辅助诊断模型seqAFF-ResNet(sequential 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residual neural network)。设计串行注意力特征融合(sequential 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seqAFF)模块,该模块串联条带注意力特征融合(strip 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SAFF)模块和全局局部注意力特征融合(global local attentional feature fusion,GLAFF)模块,获取图像的纹理信息以及全局和局部信息,弥补卷积神经网络对于细节特征提取能力的不足,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关注于病灶区域;构造深浅层特征融合(deep and shallow feature fusion,DSFF)模块,使用深层特征的语义信息来影响浅层信息...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道路表观病害检测识别精度低、漏判、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道路表观病害检测高精度识别模型(improved pavement detection-YOLOv5, IPD-YOLOv5)。在YOLOv5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添加由不同空洞卷积组成的ASPP模块,引入SE-Net注意力机制以加强算法从裂缝图像中提取不同尺度特征的能力,实现多尺度特征图的有效融合。结果表明:较传统检测算法,所提的IPD-YOLOv5模型在道路裂缝病害检测上的识别精度最高,其中平均精度比未改进的YOLOv5算法提高了7.47%,漏判率降低了1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