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 《狮王进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狮王进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所作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第一部分引子,4/4拍,行板,12小节。以钢琴的颤音开始,再加入弦乐,营造森林的氛围,将人们带入密密的丛林。随后,钢琴用很强的力度奏出音阶式经过句,引出狮王进行曲。第二部分“狮王进行曲”,采用具有对比性中段的单三部曲式,速度为适度的快板。先由两架钢琴奏出行进的节奏,接着由弦乐奏出狮王的主题。沉重有力的顿音,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这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由低音区半音阶经过句组成的音调,犹如狮子在吼叫,这段…  相似文献   

3.
作品分析 《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动物狂欢节》十三首标题小曲的第一首,1886年圣——桑为狂欢节音乐会写下了这部新奇、夸张的作品。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形象十分威严,首先是由弦乐与两架钢琴以弱渐强的震音开始,接着庄严缓慢的音乐刻画出狮王的雄姿,奏出狮王的主题旋律。钢琴低音采用半音向上行、下行进行和强有力的和弦把狮王的吼叫之声模仿得维妙维俏。 此曲适合在大班进行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缓慢,初期主要人物为赵元任、萧友梅、李荣寿等,主要作品有《和平进行曲》、《霓裳羽衣舞》等;30年代代表人物有贺绿汀、陈田鹤等,代表作为《牧童短笛》、《序曲》、《血债》等;40年代代表人物有江文也、丁善德等,代表作有《儿童钢琴曲四首》、《春之旅组曲》等。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2007,(11):43-43
在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提高幼儿兴趣,王老师精心?包装?了活动,设置抢答环节,让幼儿按规则自由抢答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省编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八课欣赏《狮王进行曲》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音区”的概念,感受音区的实际音响效果,初步了解其塑造的音乐形象。2.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使学生感受到狮王的音乐形象。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7.
施勐洁 《儿童音乐》2011,(10):78-80
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1、欣赏《狮王进行曲》2、为《狮王进行曲》主题旋律创编歌词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描绘的狮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中学音乐欣赏教材《行进中的歌》教学目标:1、喜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进行曲,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2、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运用进行曲分析欣赏进行曲音乐上的特点,它们所运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具有模仿性和不固定性。在教学苏教版《狮王进行曲》时,为了帮助学生听辨音色,理解音乐,听懂音乐,我从游戏入手,特意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脚印。其游戏规则是:1.巨大的脚印象征着狮王。当学生听到钢琴的低音区模仿威武雄壮的狮王时,请学生用大脚印表示,并随乐曲旋律在黑板上粘贴狮王行走时的脚印。2.红色的脚印代表狐狸。当学生听到钢琴弹奏的音乐渐渐明朗时,请学生贴上红色的脚印。3.许多小脚印代表其他不同的动物。当钢琴弹奏由低音区转向高音区时,请学生再贴上这些小脚印。4.渐强符号代表狮王的吼声。当…  相似文献   

10.
李艺 《文教资料》2006,(21):163-165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末乐章),是《培尔·金特》组曲全部配乐中最抒情、最富诗意的音乐,是组曲中最为著名的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的教育观强调要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要让幼儿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但笔者看到在许多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更像一个提线木偶,在教师的要求和指挥下听着音乐和教师对音乐的理解,跟着预先设定的图谱机械地表演,幼儿完全被动地进行着欣赏。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进行了思考,并以《狮王进行曲》为例进行了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的尝试。《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经典的音乐欣赏曲目,它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达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主题:狮王。翻  相似文献   

12.
《绿色家园》是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题。本单元内容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及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两部作品的选曲组成。本课的第二课时则确定为欣赏课,就是欣赏该作品的选曲部分《瀑布与溪流》、《日出》,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的《瀑布与溪流》和《大峡谷组曲》的《日出》部分,感受体会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并在聆听中想象音乐表达的情景,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用歌声和行动来表达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让学生知道“音画”“组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有论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一种新型的进行体。分析国内外进行曲包括《国际歌》和《马赛曲》表明,《义勇军进行曲》并不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进行体,而是对已有进行体的一种改进,但这并不影响《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狮子烫头发     
活动目标: 1.欣赏《狮王进行曲》,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启发幼儿创编&#215;&#215; &#215;&#215; &#215;&#215; &#215;的语言节奏,初步会看图谱为乐曲伴奏。  相似文献   

15.
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育,激扬永振义勇军。 聂耳,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有《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对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上联意思是,空前未有的时代天才,他那回荡在人们耳畔的歌声,可与《马赛曲》并驾齐驱。旷代:空前。《马赛曲》,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马赛营志患乍歌唱此曲进军巴黎,后广泛流传,1795年定为法国国歌。下联说,中华后代子孙不断从《义勇军进行曲》中汲取奋发、前进的力量。炎黄,炎帝、黄帝,代表中华民族祖先。后胄,帝王或归粗的后裔。义勇军,即《义勇军进行曲》。  相似文献   

16.
闲闲荐书     
《成长》2007,(10):94-96
《魔鬼辞典》;《芝麻米粒说》;《微物之神》;《法兰西组曲》;《民国十五疑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学唱《玩具兵进行曲》  相似文献   

18.
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节奏明确,结构整齐,常采用有规律的和弦式的伴奏。由于进行曲与人们进行时的步伐相一致,所以采用的都是偶数拍子,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是2/4拍,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是4/4拍。  相似文献   

19.
吴媛媛 《学前教育》2005,(10):36-36
活动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像自由地做模仿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协调优美,能表现出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和情感。为此,我选取了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中的《玩偶进行曲》,这首曲子节奏鲜明,富于童趣,便于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分析德彪西的《贝加摩组曲》对于了解德彪西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代表意义,本文通过对《贝加摩组曲》进行分析,探究其音乐创作上的技法和风格上的演变,揭示其蕴含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