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世涛 《体育科技》2013,(5):60-61,6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自行车运动对普通男大学生锻炼者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利用CORTEX3B便携式心肺功能仪依次测出32名男大学生在4级不同负荷阶段的能量消耗相关指标,并加以统计分析.结论:从能量消耗角度看,18km/-77r/min负荷强度下的能量消耗最为平均,从长时间自行车运动供能角度来说对男大学生健身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SWA传感器测量跑台走跑和实地自行车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并与间接测热法测量结果相比较,对SWA测量运动健身时能量消耗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为传感器的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完成4.8km/h、6.4km/h、8.0km/h 3个速度的走、跑运动,并在室内完成10km/h、13km/h、15km/h的场地自行车运动,使用SWA(两个软件版本V6.1、V7.0)和间接测热法预测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对预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ICC系数以及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1)SWA 6.1高估了跑台走跑(高估1%)和实地自行车运动(高估9%)的能量消耗,但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r=0.91,ICC=0.91)。2)SWA 7.0高估了跑台走跑(高估325%)和实地自行车运动(高估357%)的能量消耗,其与IC预测能量消耗的差值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好(r=0.91),一致性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ICC=0.44),且SWA 7.0预测走跑能量消耗时与IC的一致性大于预测自行车运动能量消耗与IC的一致性。结论:SWA传感器预测的运动健身能量消耗值远远大于间接测热法预测的能量消耗,且预测的能量消耗差值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与该传感器旧版本高估低强度运动能量消耗和低估高强度能量消耗有所不同,但预估的能量消耗与间接测热法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运动     
G872.314.23,G804.23,XL96069 9801437自行车运动员摄氧量心率分级及其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XL,中,A]/沈金康//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1-23(SML)自行车运动//耗氧量//心率//训练控制//手段//应用//最大耗氧量//负荷//强度//监测//生理//生物化学//指标自行车运动各项目专项特点的评定及训练中的训练负荷与负荷强度的监控,从传统采用比赛与训练时间及时速逐步转变为采用实验室和运动  相似文献   

4.
不同负荷方式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斜度跑台、平台及功率自行车三种不同负荷方式,在渐增负荷运动中测定最大吸氧量(VO2max)和无氧阈(AT),探讨了三种不同负荷方式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三种不同负荷方式中,斜度跑台测定的VO2max和AT要大于平台、功率自行车的值。VO2max和AT受运动负荷方式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测定大学生VO2max和AT时,应选择斜度跑台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估测人体运动过程中参与工作的各子系统的能耗,建立较为精细的人体运动能耗分配关系。方法研究对13名大学生(男性)进行了功率自行车设定负荷下的运动代谢实验、多域多维心功能检测以及动作技术影像拍摄和解析,并对人体运动能量系统和做功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受试者在给定的相同负荷功率下以不同转速蹬功率自行车时的运动能耗差异显著;总搏功两两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用功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心脏做功仅与负荷量(输出功率)有关,而在给定负荷情况下心脏做功与速度大小无关;运动参数的改变显著影响运动无用功,也影响总能量消耗;在中等强度踏蹬自行车运动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肌系统分别消耗总能量的11.02%,52.86%,5.36%;剩余30%左右的能量为对外做功和移动肢体做功(分别为25.72%和5.04%)。研究还为估测运动能耗在不同系统间的分配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文川  刘春梅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5):111-114,117
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分析的研究方式,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同性别、不同锻炼情况的普通大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寻找适合大学生降低状态焦虑的有效手段。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对降低状态焦虑的影响具有运动强度、运动形式、性别、运动经历差异,并在影响时间上具有延迟性差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男实验组,降低状态焦虑的适宜负荷为有氧运动中的75%VO2max和无氧运动,而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女实验组、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男女组,有氧运动的中低强度(30%VO2max)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了解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结果发现:1.递增负荷运动中,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乳酸强度曲线拐点较低,但斜率较大,表现出无氧供能系统动员速度快的特点。2.不同距离主项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需求存在差异。3.有氧代谢能力的优劣并不是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不同运动方式对唾液sIgA 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方法: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95%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的功率自行车间歇运动和连续3天的30 min、75%VO2max强度持续运动,8名田径运动员进行3种急性运动(10 000 m跑、1节强化训练课和1次递增负荷力竭性跑台运动),观察各种运动前后的唾液sIgA变化情况。结果:95%VO2max强度间歇运动后即刻唾液sIgA分泌率降低,3天连续运动后即刻的唾液sIgA分泌率逐渐下降,运动员强化训练课后唾液sIgA浓度降低。结果提示,大强度运动会降低唾液sIgA水平,长期耐力训练对黏膜免疫系统有累积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力竭性运动对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运动对胰腺内分泌机能的影响,国外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我国对此研究很少。本文通过观察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功率自行车上以递增负荷进行力竭性运动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和C肽(C-peptide,CP)浓度的变化,探索力竭性运动对人体胰腺内分泌机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40名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方法:40名自行车运动员(男21,女19)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有氧力竭运动,分别采用3 min递增法、1 min递增法和线性递增法进行运动负荷递增,用Oxyam Pro运动心肺功能仪观察最大耗氧量(VO2max)、心率(HRmax)、呼吸商(RQ)等指标,运动前、后采集血乳酸(Lac).结果: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的VO2max、HRmax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实验的RQ、Lac指标差异无显著规律性.结论: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功率自行车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比较有氧耐力没有统计学差异,3种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均可作为功率自行车进行有氧耐力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同年龄组水平 ,男生相对好于女生 ,城市相对好于乡村。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八段锦和柔力球项目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寻找一种比较适合大学生运动的健身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优美体形。结果:在经过18周的系统性练习后,受试者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指标均发生良性变化。可见,项目选择的不同,健身效果也不同,所以说柔力球和八段锦对大学生的测试指标的影响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基础代谢率以及总能量消耗的差异,为大学生了解促进体质健康的因素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大学生能量监控系统实验手段,采用t检验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体育专业学生总能量消耗比非体育专业学生总能量消耗均大.其中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基础代谢率偏高.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体质存在一定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男大学生心泵功能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体质与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心血管功能。纵观全国三次大规模的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都显示大学生心功能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血管功能,是我们应该重视并尽快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研制不同性质的健身运动处方,指导男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观察不同性质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定的速度、耐力、篮球、足球、排球与全面锻炼6套健身运动处方对增强男大学生的心泵血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力量、耐力、健美操及排球运动处方对改善血管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086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锻炼及健康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消费和健康状况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锻炼指标、体形胖瘦方面有非常大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福州市大学城男女大学生消费动机差异大;2.实物型体育消费占主导地位;3.体育消费能力差异明显;4.消费场所单一,多为校内免费场所。并探析了福建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趋势,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伟华  陈婧  冯璇  魏巍 《体育科研》2013,34(2):72-74-79
采用S610i型心率遥控测试仪、Berg自觉用力程度分级表(RPE表,20级)检测运动强度.ZG-106二氧化碳检测仪测量室内CO2浓度,结合根据ASHRAE的感觉标尺制定的问卷,对室内空气品质做评价。选取10名受试者在两种不同通风条件的环境下进行等负荷运动。以研究室内空气品质对男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时,CO2浓度越高,心率越高,实际运动负荷越大。结论:在室内运动应充分考虑室内CO2浓度对男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做到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18.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对12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其身体自我特点。结果表明:男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女生;乡村来源学生的身体自我明显优于城镇学生;非体育专业间学生身体自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体育专业学生身体自我明显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每周锻炼时间或次数越多,对学生身体自我的影响越积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