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国民整体健康与素质,关乎国家发展和未来.而现今,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需要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加之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方法与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干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论述科学运动干预青少年体质健康.从科学运动角度对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干预,为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高效促进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认真执行,特别是实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得到了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然而,从近几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数据分析来看,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处于下降趋势。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3.
窦健  李兵 《四川体育科学》2013,(1):134-137,141
本文以高校体育课教学纲要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以华中师范大学一年级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质测试和体育课堂运动干预等研究方法,在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与实施了为期16个周的体育课堂运动干预及干预后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体育课进行运动干预的实验,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其中技术与素质实验综合干预组效果最好。体质测试成绩尤其是爆发力、力量素质有较大提高;身体脂肪率下降,优化了身体形态;肺活量体重指数由及格向良好转变。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校学生近年来体质的测试的情况以及我校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对如何改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进行研究,校方及体育部门如何干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1081-108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 923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为期十二周的阳光长跑干预实验。结果显示:阳光长跑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男、女学生的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 000m/800m指标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每周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阳光长跑干预效果比较理想,各指标均值有所提高;长期、有规律地长跑运动对学生耐力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明显,且随着每周长跑次数的增加耐力水平提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初中学生体质状况,探讨运动营养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效果,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及为期12周的运动营养干预实验。抽取初一40名(男生20名,女生20名)寄宿学生为受试对象,根据体质测试的结果,分为超重肥胖组(男7、女7)、肌肉力量弱组(男6、女6)、心肺功能差组(男7、女7),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进行为期6周的不干预实验和6周采用相应的运动和运动营养食品使用的综合措施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前后形态、体质健康、机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大多数学生出现体质不达标情况,具体表现为近半数学生体重偏低,20%左右的学生超重或肥胖,大多数的学生力量素质和心肺功能较低差;2)通过运动营养干预,超重肥胖、肌肉力量弱及心肺功能差等体质问题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20,(3):50-53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从体质健康情况、体育锻炼情况、运动条件保障等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影响要素进行研究,梳理了体质健康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完善了体质健康发展评价体系,包括3个首层影响要素和17个深层次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豫东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因素,提出豫东地区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勇  吴娜  杨元花 《搏击·武术科学》2013,(11):101-102,106
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相互联络的长效干预机制,研究认为:长效干预机制的建立对于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局面,促进学生体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分析,得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运动中的力量、耐力、速度等指标不断下滑,另外城市学生超重、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不良等情况较多.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青少年运动技能的教育,通过相应的措施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的原则,然后阐述教学实践策略,最...  相似文献   

11.
运用仪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为通过体育心理干预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男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学生在体育锻炼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体质健康力量相关指标与其体育锻炼态度密切相关,行为习惯及主观标准两个体育锻炼态度维度与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得分密切相关;女生各项指标间相关频率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弱体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处方式锻炼和契约式锻炼的方式进行的运动干预对弱体质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方式锻炼和契约式锻炼均能提高该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契约式锻炼明显改善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利于学生主动性锻炼和坚持参与锻炼。实验结果提示:契约式锻炼的运动干预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运动处方应用到教学中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就此国内学者也曾进行了大量运动处方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体质或心理的干预性实验研究.但是,由于实验设计缺少对学生整体体质的客观诊断与评价环节,使运动处方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鉴于此,本文旨在运用帕雷托截集法找出决定学生体质的主要优势指标,实现学生体质总体态势诊断,通过总体差距诊断界定学生体质弱势指标,并依此为根据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实现对学生体质干预性教学来实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辽宁省医药类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的剖析,探讨家庭、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揭示其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旨在为促进干预对策,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并对要素的权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政府层面,及时完善修订学生体质健康指令性文件;学校层面,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文件的执行力度;家庭层面,承担起对孩子体质健康的监护责任;社区层面,提供适合孩子体育锻炼的运动场所和设施;个体层面,提高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广东高校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对提高毕业生健康水平是有效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让某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当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达到正常体重的比例过少,这与体育健康教育内容中缺少控制体重的相关知识有关;今后要重点提高毕业生自我健康诊断,自我开具运动处方,自我实施健康干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8~16岁共184名聋哑学生进行9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体质测试。针对聋哑学生特点及存在问题制定运动处方,并进行实验干预,旨在为增进聋哑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量化指导方案。结果显示:(1)聋哑学生肺活量与普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上无统计学差异。(2)聋哑学生肺活量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观察其进行运动干预前后的身体变化,来探讨运动对其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硕士研究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处方干预研究,旨在丰富运动处方的干预理论,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运用运动处方干预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通过对实验前后锻炼态度、自测健康量表各维度比较,认为运动处方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加社会交往,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自卑心理,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