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工党诞生后镜意向政坛进军,取代自由党进入英国两党制轨道。二战后工党上台执政推行国有化和福利政策,取得很大成就,迫使保守党向工党政策趋同。70年代末,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保守党经先改革,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激活了经济。为摆脱18年在野的困境,工党进行政策革新,从而赢得1997年大选的胜利,重新上台执政,现在是工党向保守党政策趋同。  相似文献   

2.
对加拿大而言,今年10月份的大选主轴,几乎都离不开探讨自由党党领狄安提出的绿色转移、也就是有碳税概念的计划,没想到9月下旬情势迥然不同了,因为移民部一份统计数字曝光,让移民政策成为各党厮杀的新战场。中国移民两年来大跌近四成亚洲移民过去一直是加拿大移民的  相似文献   

3.
1945年英国大选是20世纪英国历史上的重要界标。时值政治巅峰的丘吉尔在大选中被选民抛弃,工党出人意料地执政。这次大选的政治意义在于奠定了战后保守党和工党争雄政坛的格局。工党执政期间极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工党下台后留下的遗产———“福利国家”政策,被历届政府所承继  相似文献   

4.
自从自由党执政以来,澳大利亚移民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已由原来工党推行的家庭团聚优先转移为技术移民优先,以此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所以近年来技术移民的配额在不断增加。2000—2001年度技术类别移民配额占了总配额的50%以上。 新世纪伊始,为使澳大利亚提高国际竞争力,在科技上位于国际前沿水平。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英国大选,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诞生了二战后首个由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共同组建的联合政府.英国联合政府自由、公平、责任的基础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计划反映了联合政府的教育主张,必将影响英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使英国基础教育向着"自由、公平、责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6.
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移民涌入英国,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的反应变化多端,开始是抵制,经过同化和融合,多元文化主义最后发展到反种族主义。但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通过之后及随后的政策变化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及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倒退。1997年,新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新工党政府的言辞多少有点更令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是任何具体的政策或者说特别关注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实践尚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澳大利亚两个主要政党在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上的不同反应,以及双方在之后的22年间如何与中国打交道这一问题上的分歧。这些分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澳大利亚工党与其主要政敌—自由党-乡村党联盟在理念和外交策略上的不同。与自由党-乡村党片面的仇华反共策略不同,工党更加强调与中国保持接触、进行合作的重要性,这为工党日后执政、并进一步发展中澳双边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阶级力量是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党团的大小可以决定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而英国的自由党在失去工人阶、级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后,显得势单力薄。加上政策的失误,工党的崛起,最后,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9.
<正> 英国工党的兴起和自由党的衰落一直是国内外史家的研究重点。多数学者认为,战争使英国各主要政党的状况产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这些变化产生的关键时期。在大战期间,工党摆脱了自由党的束缚而独立的发展,自由党的分裂状况扩大和加深。然而,这些变化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它们的影响又是什么?对此,史学界未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我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工党兴起和自由党衰落的原因,而且对英国政党史和当代英国政治的研究,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冷战时期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起始于二战后工党的上台执政,结束于1992年的英国大选.这一时期的二者关系多次起伏,呈现出主导权由工会转移到工党、关系起伏与工党的政坛沉浮存在相当程度的契合、基本定位由劳工运动盟友疏远为社会伙伴关系、工会由工党发展的推动力量演变为制约力量、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社会状况变化是关键性影响变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1945年大选在英国现代选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战后共识政治的基础,标志着工党政治生命的重大转折。工党在这次大选中的历史性胜利,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英国"新工党"取得大选胜利以来,在"第三条道路"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 "新工党"政府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充分印证了政策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英国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自身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政府角色转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坚持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保育和教育的融合和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等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党第二届任期教育宣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7日,工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在这次竞选中,工党把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5月15日的竞选讲话中说,"和上届任期一样,在第二届任期中,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作为第一位的宏观经济政策.英国的教育和终生学习水平必须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视窗     
《出国与就业》2008,(5):6-9
移民改革案在下议院通过加保守党过关键一关4月9日,周三,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在下议院就移民改革方案顺利通过信任投票。尽管自由党公开指责移民改革提案反移民,全力阻止该提案,下议院还是以201票赞成,68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该议案。自由党移民事务评论员贝维拉克(Maurizio Bevilacqua)表  相似文献   

16.
在五月三日的大选中,保守党取代工党再度掌握政权。前保宋党内阁的科学教育大臣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任命麦克·卡莱尔为科学教育大臣。保守党新内阁的教育政策,根据大选前的选举公约,有下述几点:一、停止工党的导致优秀学校遭到破坏的政策。废除一九七六年教育法的下列条文:①把公立学校和受政府补助学校重新合并为综合制中学的条文。②地方教育当局使  相似文献   

17.
英国联合政府基础教育走向如何,是英国联合政府执政后受到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十三年的工党政府时代所形成的基础教育政策是联合政府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提背景,是英国社会无法选择的;大选中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三党执政理念的对决,尤其是教育理念的争锋,是一个难以判断的关于英  相似文献   

18.
英国工会是英国工党的主要缔造者,没有工会就没有工党。从1900年工党成立到1945年工党在二战后首次大选中获胜,是工党与工会关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二者关系具有总体处于和谐局面、工会居于主导地位、工会推动工党发展、世界大战起促进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工党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具备成长为主流政党和上台执政的条件,甚至是陷入生存危机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工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对工党直接影响看,一战使工党获得管理国家的经历,有了上升为执政党的宏大目标,特别是具备了制定新党章和党纲,完成向现代政党转变的条件。从对工党间接影响看,一战使传统大党自由党加速走向分裂,使选举权进一步向中下层民众拓展,为工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空间。正是工党在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抓住战争带来的这些机遇,实现迅速崛起于英国政坛,跻身于英国两大政党行列。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执政以来的两届任期内,布莱尔领导下的新工党将其“第三条道路”的价值观引入高教改革。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所出现的危机及其改革措施表明: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与新工党执政思想中的建设“全纳社会”、强调对弱者的保护、重视权利与责任平衡及团结与合作的政策取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