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校长竞聘制度,可打破校长的终身任期制,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同时又可以改变学校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这样可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引入校长岗位竞争机制,实现校长职务的"新陈代谢",是校长这一岗位能产生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校长竞聘制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制度在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这项制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受到人为因素(如"请客"、"送礼"、"领导暗示"等)的干扰,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2.
竞聘制显然不是新生事物了,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尝试。然而,江苏省徐州市历时3年的大面积的校长竞聘制改革,仍然吸引了记者关注的目光。据我们初步了解,徐州市已有2700多所中小学实行了校长竞聘制,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0%以上。通过竞聘,400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师走上校长或副校长岗位,原任的200多名正校长和660多名副校长落聘。临去徐州前,一位朋友向我们表达了他的疑虑:像苏北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校长竞聘的成效如何,恐怕很难说。他的疑虑不无道理,但记者仍有理由期待:也许,与一些发达地区的竞聘制改革比…  相似文献   

3.
竞聘制显然不是新生事物了,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尝试。然而,江苏省徐州市历时3年、大面积的校长竞聘制改革,仍然吸引了记者关注的目光。据我们初步了解,徐州市已有2700多所中小学实行了校长竞聘制,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0%以上。通过竞聘,4000多名学校中层干部和教师走上校长或副校长岗位,原任的200多名正校长和660多名副校长落聘。 临去徐州前,一位朋友向我们表达了他的疑虑:像苏北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校长竞聘的成效如何,恐怕很难说。他的疑虑不无道理,但记者仍有理由期待:也许,与一些发达地区的竞聘改革比较起来,徐州并不是做得最好的,但对全国更多地方来说,它可能更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 带着这样的期待,记者一行踏上了徐州这片历史文化蕴积深厚的土地。正值仲春时节,一路上柔风拂面,弥望的是千树万树雪白的梨花,让人心中忍不住充满欢畅。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徐州市是个人口大市,也是生源大市。全市900万人口,有中小学校3000多所,中小学生近200万人,教职工10万余人。由于地处江苏省最北部,经济建设相对苏南、苏中滞后,因而教育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紧紧地围绕“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这个题目做文章,在城乡2700所中小学校推行校长竞聘制改革。“一枝摇,百枝动”,这项工作激发了教育活力,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大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5.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度,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积极探索竞争聘任的路子,但个别高校仍存在着思想认识、岗位设置、量化考核、配套政策等未到位问题。为此,应做好思想工作,为实行竞聘制减震减压;科学设置岗位为实行竞聘制打好基础;实行聘约管理,从制度上规范竞聘制;加强岗位考核;巩固深化竞聘制;呼唤配套措施为实行竞聘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万玮 《上海教育》2006,(5A):45-46
首期的“当代校长”讨论了关于“校长角色”的问题,引起读的较大反晌。这期的话题是由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所引发——“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客观上讲,凡是走上校长岗位的,其内心都会憧憬着成为一名“好校长”,可“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呢?[编按]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作为岗位职务的校长职业即职务校长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挑战,职业化校长应运而生。实现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实现由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换,这是建立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客观要求,必将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川 《四川教育》2005,(5):12-13
非专业化校长只能盲目追随教育发展,只有专业化校长才能引领和推动教育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专业化校长。校长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宏观层面,追求的是教育的大智慧和大境界。校长专业化,关键在一个“化”字。“化”是一个质量互变的过程。校长专业化就是指校长内在的知识技能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即校长在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气质等方面的持续发展过程。就像医生有处方权、教师对学生有教育权一样,校长的专业自主权,意味着校长对学校的事务有决定权。要给校长“松绑”、“放权”,让学校能够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促使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避免其拥权自重,无所顾忌。要使未曾作过校长的人能担任这项工作,使在这个岗位上的校长日有所进,成为优秀的校长以至学校教育专家或教育家,“专业化”的这个“化”就是学习,就是是实践,就是实践后的反思总结,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就是“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9.
竞聘     
马飞 《湖南教育》2005,(21):42-44
八月,江南农村,天气炎热无比,让人心烦气躁。“双抢”早已结束,农民都松了一口气,但身为“半边户”、家中种了责任田的圳上小学刘大年老师,却又要面临着一年一度的教师岗位竞聘。他一大早就赶往学区,参加为期一周的“教师暑假培训及岗位竞聘大会”。刘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且教学有方,教学成绩好,备受学生、家长尊敬,但听了学区牛主任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后,心里较往年紧张了三分:今年下学期可能会被调到最偏远的岩下教学点任教。因为他今年上期教的三年级数学,不幸被县教育局质量监测抽考抽中,虽说在全镇统考中排名第一,但在县局抽考中却排名十…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点明了校长在学校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校长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通过校长岗位的工作实践,我有了这样的体会:校长应当是学校有思想的行动者,校长应当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教师成长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11.
公司以前是干部任命制,在生产初期稳定了员工队伍,但在生产线的急剧扩张时期,逐渐暴露了它固有的弊端,尤其是干部的后备资源受到了限制。为此公司首先从2000年开始采用聘任制,打破干部任命终身制。2002年4月试行干部岗位竞聘制度。岗位竞聘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应聘一视同仁,竞聘条件、竞聘岗位数量、竞聘程序、竞聘结果全部公开。岗  相似文献   

12.
做个好校长     
首期的“当代校长”讨论了关于“校长角色”的问题,引起读者的较大反响。这期的话题是由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所引发——“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客观上讲,凡是走上校长岗位的,其内心都会憧憬着成为一名“好校长”,可“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校长不等于“老板” 现在,许多教师乃至中层干部都把校长称作“老板”,这种“老板式”“校长负责制”严重扭曲了教师管理的“促进、改善、提高”的本质。其实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全权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主人”与“法人”是什么关系?校长应是教师权益的“代官人”。换言之,校长应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行使权力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根据制度的规定办事,并接受教代会负责对自己拟定的条件、计划及重大事项进行质疑、审议和民主评议,使教职工通过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过程制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许多教师乃至中层干部都把校长称作“老板”,而教代会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内部的矛盾、问题一大堆。这些“老板式”“校长负责制”严重扭曲了教师管理的“促进、改善、提高”的本质。其实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全权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主人”与“法人”是什么关系?校长应是教师权益的“代言人”。换言之,校长应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行使权力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根据制度的规定办事,并接受教代会负责对自己拟定的条件、计划及重大事项进行质疑、审议和民主评议,使职工通过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过程制度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在校长的岗位上,曾经一度为学校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感到困惑:校长“有为而治”,凡事事必躬亲,能够有效地调节、监控学校的发展进程和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确立校长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提高校长决策的执行力,使校长容易将自己心中的“学校发展蓝图”付诸于管理实践,做到学校政令的畅通无阻。但是,“有为而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6.
校长岗位竞聘面试时,领导问我的题目是:"为什么说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个有思想的校长?"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校长才是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又一直在思考: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经过几年的实践,多次的培训,我渐渐地领悟到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校长,首先要做到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江西师范大学日前作出规定,有能力的助教可竞聘教授岗位,低职高聘。今后该校的教授要按档次享受不同的待遇,即晋档聘任。具体规定:教授以下职称都可竞聘副教授甚至教授岗位,并且享受相应级别的岗位津贴。同时该校还将教授和副教授岗位设置成一、二、三类,通过专家评审,根据个人业绩情  相似文献   

18.
兆麟小学位于我区东北角,生源较差,师资平平。然而,近几年来该校却业绩斐然:全国教育情报先进单位、“九五”期间省科研先进单位、省大课间操先进学校、大连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体育特色学校、区德育示范学校、区模范学校等等。总之,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并以“情·知教学”的实验享誉全市。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能够带出一所好学校。”凡到过兆麟小学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浓浓的情、切切的意。该校班子个顶个地精明强干,教师齐刷刷地敬业进取。这优良校风的形成,该校的校长当然功不可没。刘凤英校长,是在竞聘校长时…  相似文献   

19.
王洪伟 《江苏教育》2007,(17):55-55
从国家对校长的管理制度改革来看,中国的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校长是在目前校长选拔、任用、评价制度下被“相中”而配置在某所学校的管理者。其主要心态是组织上“要我干”。一个“薄弱学校”或者“一般学校”的校长,其成长为“好校长”的路径是经上级“配置”到“重点学校”去,而重点学校的“好校长”“配置”到“薄弱学校”或“一般学校”有时会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20.
一、建好校长队伍是关键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广大教育管理者的共识。所以选好、用好中小学校长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近几年我县开展教育人事三项改革,对中学和学区校长,包括局直学校校长实行公开竞聘。公选的校长绝大多数成熟稳练,敢闯敢干,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深受师生拥戴和社会好评。因此,校长岗位都应实行公开竞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