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传承有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文章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的本质和武术文化的传承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认为:武术文化的“原点”是具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人体动作是武术文化的“物的载体”;把武术动作运动下去是传承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科学》2014,(3):83-87
采用思辨研究的范式,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研究。认为: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与延承,武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过程;武术教育的演进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武术教育主题各异;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文化层次主要涵盖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可以导致武术传承和武术本身的异化;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使青少年传承本土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主题.在描述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化视野对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提出思考.研究认为:青少年是传承武术文化的主体;我国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传承路径单一是影响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化理论,提出应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以及同辈团体等多方面拓展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使得武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4.
当代武术的三重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地、发展地分析了武术在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使命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武术应该承担的三重使命,即文化的使命、教育的使命、科学的使命.首先,在文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时代,武术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文化内涵的文化载体,应当担当起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使命,并为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诠释中国的和平崛起贡献一份力量.其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大潮中,武术应该针对目前广大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核,真正承担起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命.最后,在经历了科学精神洗礼后的21世纪武术,应继续加深微观层面的细化研究,同时也不能忽视宏观层面的整体研究,使武术作为东方独有的健身方法真正承担起人类科学健身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李俊卿  郭兰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3-574,590
中国武术蕴涵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圆为美是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普遍遵循的原则.通过研究表明圆是武术的哲学理论基础;圆在武术动作中广泛地存在和应用,提出圆美艺术现象是武术动作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动作美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有机构成,关东少数民族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丰富,渗透到关东少数民族生产、娱乐、宗教、礼教等各个层面.结合文化学、史学、社会学及武术文化等方面的理论,从武术文化形态的器与具、术与艺、教与礼3个层面着手,对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特征进行探讨.从历史悠远的梏矢石即磐、厚重古朴的辽宁式青铜短剑,到兼具实用与娱乐属性的关东"跋里速戏""曲折多战斗之容"的满族扬烈舞,论证关东各民族注重实用、粗犷豪放、尚武好战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模拟征战场景、祈求神灵护佑的萨满文化及祭祀与修武紧密结合的"大射之礼",则真正地使关东武术由"术"入"礼".丰富关东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内涵,推进关东武术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全球化视角,针对学校武术的教材内容单调呆板化、专职教师缺乏、体育化模式等现状,提出了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反思当今青少年的文化心理倾向,着重阐述了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以突出民族性、强调德育教育、传承民族精神为重点;加强学校武术教育就是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四个支柱"视角下武术当代发展的教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视角,对武术发展教育的使命进行审视.认为:人性教育使人们找回失落多年的人的主体性,人性教育是21世纪教育使命的回归;教育的四个支柱为武术当代发展行使其教育使命提供指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依然是武术教育不可动摇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提取核心元素,时于武术行使教育使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技击性和文化性是支撑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针对武术技击性的探索较多,然而,在武术文化性的研究方面却显的比较欠缺。为此,文章从文化学的视角对武术文化性进行把握;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广义武术文化的层次进行区分;从历史性、国度性、民族性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等,是当前探索武术文化性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家需要”对武术发展的驱动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马克思关于"需要"的理论入手,指出国家对武术的需要程度决定了武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历史上的武术之所以在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一花独秀,是因为其发展受到了国家机器的推动,如古代与军事技术紧密相连,近代与尚武精神直接相关.21世纪武术发展除了竞技武术的出路外,更应该对内顺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大潮,将重心转向武术教育,通过彻底改革武术教育体系,将其打造成"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途径;对外立足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展示"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的实际需要,力争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实践的具体载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临近,人们都在思考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走向,但无庸置疑的是,国家已经全面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0年来有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大城市群众体育已经进入到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适时梳理,总结探讨运行机制,是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模式进行科学归纳,提出群众体育管理的基本思路,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学习型社会,满足21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符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功能的特点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体育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对普通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构成的要素和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及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与商业相结合,利用商业手段支持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奥运会组委会通过经营与奥运会相关的商品获得巨额收入,为奥运会提供资金保障,而成功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近5届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对各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众传媒与群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相关性,探讨大众传媒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为群众羽毛球运动的服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跃林 《体育科技》2004,25(2):77-78
结合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 ,围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资料统计和解剖生理和力学分析,探索出速滑队员膝部损伤的有关规律,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论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罗智勇 《体育科技》2002,23(1):62-64
多媒体优化组合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 ,是以体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原理为指导 ,使传统的教育观点、内容、方法、手段及其结构向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转变 ,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对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动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排球扣球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其目的是规范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扣球技术动作,提高扣球的质量和效果,丰富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排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30年风雨沧桑,我们一路走来。今天,在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举办之际,我们迎来了江苏省体育科研所三十年所庆的日子。30年流金岁月,经过老中青几代人手手相传的努力,一个设备先进,队伍精良,充满生机的研究所已经崛起。30年,在历史的长河仅是短暂的瞬间,但我们全所同仁怀着一颗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