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由政府包办向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当前多数篮球运动员认为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劳资冲突比较严重,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感受颇深,但就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言,篮球运动员对国有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看法的影响更为明显.篮球运动员对劳资冲突的看法对他们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满意度、对职业联赛冲突的总体判断和冲突行为倾向都会产生影响,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由政府包办向职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当前多数篮球运动员认为在我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劳资冲突比较严重,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感受颇深,但就对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言,篮球运动员对国有企业融资的职业俱乐部劳资冲突看法的影响更为明显。篮球运动员对劳资冲突的看法对他们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满意度、对职业联赛冲突的总体判断和冲突行为倾向都会产生影响,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2):152-155,18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分析女性运动员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及其对训练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女性运动员感受或体验到的性别角色冲突水平属于中等偏低,并存在年龄与项目特点差异;2)高冲突组在活力、专注因子平均得分及训练投入总均分上均显著性高于低冲突组,性别角色冲突与活力和专注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性别角色冲突可解释活力总方差的6.2%,对活力因子具有显著性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厘清篮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与球员组织公民行为及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检验组织公民行为在球员冲突与满意度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 年龄层次的336名男子运动员为样本来源,进行球队内部球员冲突量表、球员组织公民行为量表以及球员满意度量表的测试,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球队内部球员冲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4个维度均有显著的解释力( R2 =0. 042、0. 166、0. 195和0. 287, P< 0. 01),对满意度的2个维度的解释力也显著(R2 =0. 049和0. 080, P < 0. 01). 组织公民行为对满意度的2个维度解释力显著(R2 =0. 108和0. 149, P < 0. 001). 当球员之间冲突和组织公民行为同时预测球员满意度时,在加入组织公民行为变量后,球员冲突对满意度2个维度影响的效果均明显下降,其中,对"个人表现"维度的影响虽然下降但仍然显著(ΔR2 =0. 024, P <0. 05),对"球队表现"维度的影响变得不显著(ΔR2 =0. 008,P>0. 05). 结论: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不利于球员做出组织公民行为以及提升球员的满意度,而球员做出的组织公民行为对于提高球员的满意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球员之间的冲突正是通过降低球员的组织公民行为而进一步对满意度形成负面影响的,即组织公民行为在球队内部球员冲突与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是我国运动员培养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为了弄清“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国17个采用“个人—家庭”模式培养运动员的家庭进行深入访谈。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个人—家庭”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培养人”与“培养运动员”的矛盾问题;学习与训练时间的分配问题;教育与竞技体育的衔接问题和一些值得商榷的教育政策问题等。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教育体制和运动员培养体制之间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两种体制之间的冲突,促进我国“个人—家庭” 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培养人”的问题、高等教育的责任问题和教育与体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等。解决教育体制与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冲突问题是促进我国“个人—家庭”运动员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培养运动员对促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摔跤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对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归属、项目类型、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不同归属的运动员对团队效果认识存在差异,并且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运动员信任、团队效果部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LSS量表对参加2002年昆明海埂训练基地集训的全国优秀男子排球队运动员与教练员进行了问卷测试,以了解我国优秀男排教练员领导行为现状,探讨不同类型(年龄、训练年限、场上位置)排球运动员在期望教练员领导行为模式上的认知差异性,并揭示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期望的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实际领导行为之差距,进而了解不同特征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满意程度,为逐步改进与提高我国排球教练员的训练科学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现状,找出不足,探寻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以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为例,运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测量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喜欢的领导行为及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分析领导行为维度指标与运动员特征、教练员特征以及比赛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接受程度不同;年龄、执教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显著;不同成绩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维度的满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SS量表对参加2002年昆明海埂训练基地集训的全国优秀男子排球队运动员进行了问卷测试,以深入研究排球教练员的领导行为现状,分析与揭示我国甲级男排运动员期望的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实际领导行为之差距,进而了解不同特征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满意程度,为逐步改进与提高我国排球教练员的训练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方法:以参与2015年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队伍的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我国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关系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判断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回收后的有效问卷320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教练员领导行为与团队效能显著正相关,教练员专制行为与团队效能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教练员的训练与指导行为以及奖励行为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团队绩效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感受最深.研究结论:运动员对于教练的训练与指导行为、奖励行为最为关注,这两部分是提升团队效能最重要的部分,而教练员的专制行为则是运动员认为对于团队效能最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运动员视角,探讨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对917名运动员进行调查,通过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公平感知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均显著负向影响公平感知、自我效能感与训练绩效;公平感知均可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与训练绩效;自我效能感可显著正向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绩效;公平感知与自我效能感在教练员不当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训练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均具有中介效应,且均为部分中介;公平感知与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结论:在教练员训练或执教过程中,呵斥、谩骂、忽视、不公平等不当领导行为会对运动员的训练绩效产生不利影响,且当运动员具有较强公平感知心理时,其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将会受到影响,继而会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决策理论和动机理论为指导,采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通过接发球动机冲突框架效应的调查和贴近实战的3×3组混合实验,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动机冲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积极性语言表述接发球情景时,运动员表现出风险规避偏好;用消极性语言表述接发球情景时,运动员表现出风险寻求偏好,产生了接发球框架效应。同时,框架效应还存在个体差异。其次,趋避动机冲突影响接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比赛分领先时,避大于趋的接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比分落后时,趋大于避的接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攻击性等等。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发球动机冲突情景下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中国高校篮球教练员不同领导行为类型与运动员训练满意度,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领导行为、组织承诺与训练满意度的关系,并检验组织承诺对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训练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教练员领导行为、组织承诺与训练满意度各维度间分别具有直接效应、中介效应与总效应;同时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篮球教练员应建立运动员个人愿景与目标奖励机制,并通过组织内部气氛的提升达到教练、组织、运动员三者间的相互激励,进而帮助球队朝共同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道德认同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测查法,以300名某体校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道德认同和运动道德推脱分别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并采用Bootstrap法探讨运动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1)大学生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水平总体偏低,对抗类项目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明显高于非对抗类项目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道德推脱水平;2)道德认同与运动道德推脱、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负相关,运动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3)运动道德推脱是道德认同影响攻击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其中,运动道德推脱在道德认同与身体攻击、愤怒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花样游泳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性格特征和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采用量表测试法对江苏省81 名花样游泳运动员进行数据采集. 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检验. 结果表明:(1)花样游泳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多个维度可显著预测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2)不同领导行为可显著预测运动员的不同性格特征;(3)运动员性格特征的不同维度在教练员领导行为和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间,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侵害运动员权利的行为进行调查与法律分析,认为在竞技体育中侵害运动员权利的行为比较普遍。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我国“依法治体”方针,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应在竞技体育中加强法制化建设,重视对运动员的权利保护和权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高水平运动训练教练员激励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我国高水平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对教练员的期望激励、目标设置激励、情感激励、正激励与负激励、训练激励等多种激励行为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感受到的激励方面比教练员明显的偏少,运动员比教练员感受更少的期望,教练员认为自己经常对运动员提出具体的有一定难度的目标,然而这并没有被运动员所感受到。教练员在训练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与关注,然而在关心运动员生活、学习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练员在负激励方面使用得过多。运动员感受到教练员有更多的威胁、打骂和批评,而教练员则比运动员感受到更多的耐心与称赞。教练员需要在激励行为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以促进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产权视野下我国职业体育运动员与俱乐部劳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利益目标和劳资冲突2个方面分析职业体育运动员与俱乐部劳资关系的产权基础。探讨产权界定不清晰对我国职业体育运动员与俱乐部劳资关系的影响。认为不清晰的权利难以执行和实现双方的利益,从而引起劳资双方关系的不协调。从产权制度方面提出我国职业体育运动员与俱乐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上海市学校篮球教练(初中、高中、大学)领导行为与运动员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台湾学者所修订的中文版运动领导量表(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 Chelladurai,1994),采用相关分析、单因子多变量变异数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299名13岁以上的上海市初中、高中及大学的篮球运动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要想提高篮球运动员和篮球队的成绩,以及篮球运动员的满意度,教练应当在实际的运动情景中多采用"训练与指导行为"和"社会支持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不同项目女运动员月经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项目女运动员月经状况及其对月经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共选择女运动员424名和健康女大学生441人,根据月经史筛查月经紊乱。利用自编K-A-B问卷调查运动员及大学生对月经的知识、态度、应对行为等。结果:运动员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晚于对照组(p<0.001),瘦体重依赖组晚于非瘦体重依赖组(p<0.05);运动员闭经发生率显组高于对照组(p<0.001),瘦体重依赖组显著高于非瘦体重依赖组(p<0.001);运动员各种月经紊乱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重依赖组更是高达64.7%;瘦体重依赖组月经问题实际检出率最高,但对其严重性的自我认知最低。结论:瘦体重依赖组月经紊乱、闭经等问题较严重,求医行为与运动员对健康问题的自我认知有关。建议在女子运动队开展月经问题相关知识的传播和健康行为干预,提高女运动员对月经问题的自我识别能力、引导和强化其积极应对行为,积极预防和纠正运动员月经紊乱和闭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