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博 《精武》2014,(36):216-217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作为教学项目也已经在高校课程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跆拳道课程的开设旨在丰富并健全高校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新颖的体育需求,进一步通过跆拳道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各项素质。该文就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的作用与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协助高校跆拳道教学课程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已经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目标。高校在开展跆拳道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训练,进而发现跆拳道课程的魅力,融洽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文主要探讨了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期能够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亚设  庞建戎 《武当》2023,(8):58-60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和重要场所,在推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群体,其人才培养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学重点不仅仅是对学生在理论知识上进行教学,立德树人也同样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时代的变革在对我国教育领域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课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矛盾的涌现都对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体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一部分,对于思政教育也具有独特作用,其中思政教育在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课程中的渗透成为思政教育思路创新的重要途径。由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跆拳道精神为背景,对高校公共体育跆拳道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
跆拳道运动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随着跆拳道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已经被高校学生喜爱。研究高校跆拳道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武汉地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推动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高校跆拳道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指出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跆拳道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当中,切实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力争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的深入实施,同时也能通过实践经验丰富和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跆拳道教学中,很多的老师都有同样的困惑,那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体育课教得生动有趣,怎样让学生可以喜欢上跆拳道课,如何开发学生的兴趣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长期的教学和总结发现,在跆拳道教学中体育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锻炼。合理利用体育游戏的功能,将体育游戏与跆拳道课程相结合,从而辅助跆拳道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跆拳道项目特征,对高校跆拳道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更好地推动跆拳道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邢震宇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4):61-64,73
1995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跆拳道联盟标志着跆拳道正式传入中国。趁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春风,跆拳道于2000年左右逐步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但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等因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省75所普通高校中抽取22所对其跆拳道教学现状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当前浙江省高校跆拳道教学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课程建设较薄弱,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跆拳道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切实提高跆拳道的教学质量等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实践,走访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15所高校及北京利龙跆拳道馆、金基喆跆拳道俱乐部等5所道馆俱乐部,通过对高校和道馆俱乐部的跆拳道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当前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董梅 《新体育》2022,(4):6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跆拳道运动集健身竞技娱乐艺术于一体,成为受到人们青睐的运动项目,随着跆拳道运动在社会的普及推广,全国高校开设跆拳道选修课激活陈旧的教学机制,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高校体育推广跆拳道运动教学对培养学生拼搏精神,锻炼良好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多种原因,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推广存在很多问题,制约跆拳道项目的普及。论述跆拳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提出跆拳道教学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体育世界》2014,(2):97-98
跆拳道作为高校体育的一门新兴课程,它独特的健身性、观赏性、竞技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喜爱,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它作为一个正式的体育课程进行推广。跆拳道和传统的高校体育项目在运动场地和运动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方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跆拳道课程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跆拳道专选课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建议,旨在推动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时代背景和特征,提出通过将高校体育思政教学与项群理论相结合、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与线上教学形式相结合、所选课程与兴趣爱好相结合、所选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相结合、所选课程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促进思政教学向课余体育活动延伸等实践路径,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多样化且富有实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慧 《精武》2013,(24):89-89,91
跆拳道运动作为一项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使学生不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不仅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生体育需求,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局面。高职院校跆拳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跆拳道教学改革提出相关对策,跆拳道运动在高职院校发展更好。  相似文献   

14.
邢震宇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3):70-71,125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文章通过对跆拳道的技术、精神魅力以及练习跆拳道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的论述,并将跆拳道与同类项目(拳击、散打等)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跆拳道运动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建议高校体育课应该积极开设跆拳道课程。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跆拳道运动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道德礼仪,在强身健体和磨砺意志中,促进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该文从高校跆拳道的主要教学内容出发,阐述了跆拳道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并结合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存在问题,从完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合适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对青岛5所高校的体育(院)部领导和学生进行调查,并通过对跆拳道师资、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开设跆拳道课程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青岛市高校基本上具备了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条件,但在师资、场地方面还应继续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跆拳道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深受大家的喜爱,近年来,其在高校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跆拳道课程的开设需要满足师资、场地、教材等多方面硬性条件,这也就引发了对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系列课程的可行性思考。文章以高校非体育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跆拳道在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中开展的可行性,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高校开展跆拳道公共体育选修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善恬 《体育师友》2012,35(5):42-44
通过对跆拳道运动进行价值分析,结合社会重视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时代背景和高校人文精神培养的需求,探讨了高校跆拳道课程教育过程中人文培养的途径和要点,认为:跆拳道课程既具有一般体育的价值,又具有不同于西方体育竞技的文化属性,促进“人文精神培养”教学改革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强化跆拳道精神、形成跆拳道文化氛围、增加人文精神教学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和高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后发现,多数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教学能力较强,而运用基本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偏低,教学综合能力不足,这与高校缺少一个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课程综合性不强、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和教学实践不足等有关.为此,提出了将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课程立体交叉;开设体育教法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模拟教学、教学见习、教育实习3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全程、分段、多次的教学能力培养和实践以及采用"档案袋"式系统与分段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教学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5,(12):1116-1118
研究根据跆拳道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武汉市各大高校跆拳道社团的跆拳道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汉市各大高校跆拳道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