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珊珊  陆夏平 《考试周刊》2011,(48):233-235
自我调控行为会损耗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导致随后的自我调控任务的失败。本研究考察负性情绪对资源损耗的影响。被试完成不同的色词Stroop任务,通过情绪人脸图片诱发其积极、消极情绪,最后测量空间工作记忆以检测自我调控资源。结果表明,资源损耗后,与未诱发情绪的被试相比,消极情绪组的空间工作记忆更差,而积极情绪组的工作记忆得到了提升,且未损耗资源组没有这样的差异。因此,个体资源损耗时,负性情绪削弱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索-靶范式探讨大学生在不同情绪条件下对各种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采用3(情绪状态:快乐情绪组、悲伤情绪组、愤怒情绪组)×3(性质:正性情绪图片、中性情绪图片、负性情绪图片)×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正性图片存在线索提示效应,而对负性图片和正性图片出现了线索-靶子范式中常见的返回抑制现象;快乐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正性图片,存在注意解除困难;悲伤和愤怒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负性图片,也存在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学生抑郁状况越来越突出,有必要采取方法进行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情绪。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动作或姿势能够影响认知,以此设计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300份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被试筛选,根据量表评分标准,从中招募标准分数大于或等于40且自愿参与实验被试16名。实验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被试进行实验前后测,再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前后测均值分数由45明显上升到53,p=0.008;实验组前后测均值分数由39降低为35,p=0.034。结论:微笑训练对有抑郁倾向大学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有效缓解了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具身认知理论,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乃至消除抑郁或焦虑问题。方法:结合抑郁和焦虑的主要症状表现,设计3组形体化心理治疗实验:实验1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竖大拇指+微笑+我很棒"的身体动作组合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研究;实验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腹式深呼吸+微笑"的身体组合动作对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研究;实验3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选用瑜伽对女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共同研究。结果:实验1被试前后测抑郁分数明显降低(P<0.01),实验2被试前后测焦虑分数明显降低(t=4.829,P<0.05),实验3前后测数据显示被试在"强迫"、"抑郁"、"敌对"这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0.05),在"躯体"、"人际"、"焦虑"这三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0.01)。结论:3个实验结果都验证了假设,说明形体化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效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方法或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工作记忆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为认知活动提供工作的平台。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工作记忆的影响。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中选取80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大、中、小三个强度运动组和安静组中,被试在运动后立刻进行工作记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大学生工作记忆有不同的影响,小强度运动提高了被试工作记忆的表现,但并不显著;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显著改善被试工作记忆反应;大强度运动会显著降低被试在工作记忆任务上的反应时。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探讨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情绪对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采用自编的《初中生英语阅读测验试卷》和自编情绪自评量表对选取的148名有效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不同情绪会导致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产生波动,正性情绪对他们英语阅读成绩的提升幅度最大;第二,情绪的强度会影响初中生英语测试成绩,情绪强度越大其对阅读测试成绩的影响也就越显著;第三,不同情绪强度会影响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变化,强烈负性情绪会促使他们英语阅读成绩提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对数学空间想象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以4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取自Lang等人的国际标准化感情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LAPS)a包括积极、消极、中性三种图片各104张,作为刺激材料诱发情绪反应,同时采用自编试题A和B考察数学空间想象力.结果: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平均成绩比在中性情绪状态下的被试的平均成绩要高,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数学空间想象力有明显差异.结论:个体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有利于数学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帆  蒋重清  郭庆科 《考试周刊》2010,(14):210-211
本文采用采用教师评定法挑选被试,以偏好组词测验和情绪稳定性量表为实验材料,探讨情绪稳定性与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攻击性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外显的攻击行为,存在着内隐的攻击性倾向:(2)攻击性行为被试比亲社会行为被试更具有内隐攻击性:(3)青少年在情绪稳定性和内隐攻击性上并不存在性别的差异:(4)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受其情绪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在校本科女生40名,分为两组,让被试观看经过评定的能诱发快乐情绪的影片和对情绪状态无显著影响的中性情绪影片,研究在不同情绪下的公平行为.本实验采用2x2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情绪状态为组间变量,5种分配方案(提议者分给被试1元自留9元、分给被试2元自留8元、分给被试3元自留7元、分给被试4元自留6元、分给被试5元自留5元).通过最后通牒任务以被试作为回应者对不同分配建议选择接受或拒绝.研究结果表明,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容易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提议者分给被试1元自留9元的方案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笔者探讨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使用影片短片片段作为情绪诱发材料,采用PANAS量表分析情绪效价;实验分为3个阶段:基线期-实验期-恢复期,记录被试在各个实验阶段的肢体II导联5分钟短时程的心电信号。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可以使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在心迷走神经功能方面,积极情绪组的心迷走神经兴奋性比消极情绪组占优势;男性从不同情绪恢复到放松状态比女性快。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索了高校朋辈辅导员会心团体培训模式,被试为华南某高校学生40名。实验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应用自我和谐量表、情绪智力量表、治疗关系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前后测量,同时使用团体气氛自评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后测量。测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自我和谐、情绪智力、治疗关系态度性条件和团体气氛都有显著的改善。结果说明高校朋辈辅导员会心培训模式能够促进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的形成,提高朋辈辅导员自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262名初二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分进行排序,筛选出104名被试进行实验。实验采取双因素混合设计,高低分被试随机平均分配到两组,分别观看影片诱发积极或消极情绪,再完成自编测试题,对测试得分85分以上(含85)学生对两组测试的完成用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被试情绪控制能力显著强于低分组被试,实验表明父母给予较多情感温暖与理解的初中生拥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警官学院学生在"防非"隔离时期的情绪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形容词检查量表对因"防非"被隔离的部分一年级警官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处于隔离期的警官大学生在四个量表的得分情况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并且以焦虑和抑郁情绪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警官大学生在"防非"隔离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平时.所以在某些特殊时期,更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一致感对情绪记忆的影响。随机选取8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有偿被试参与实验,通过心理一致感量表中文版(SOC-13)对被试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进行测量,并根据问卷得分将被试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情绪记忆通过行为实验测得,实验分为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被试需要对135张图片(A套或B套)进行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在测试阶段,A、B套均会出现,被试需要判断这些图片是否之前出现过的图片,并作出相应的按键反应。结果表明个体对正性刺激和负性刺激的辨别力均大于对中性刺激的辨别力;心理一致感低分组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辨别力比高分组个体更大,且男生对负性刺激的辨别力比女生更大。可见,心理一致感对情绪记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负性刺激上,心理一致感越高对负性情绪的记忆越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被试以趋近、回避两种方式,按指导语调节屏幕上一个象征自己的卡通人物趋近或远离面孔图片,来探索面孔加工时的性别效应。实验通过网络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男女面孔图片,经评定合格后的图片作为本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共分为两个block:在一个block中,被试要完成趋近男性面孔和远离女性面孔的任务;而另一个block的任务是趋近女性面孔和远离男性面孔。实验后要求被试对实验中所出现的刺激图片的面孔吸引力进行7点等级评定,目的是排除实验材料的面孔吸引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反应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试趋近女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趋近男性图片的反应时,而男性被试远离女性图片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远离男性图片的反应时,即男性被试的反应符合"异性相吸"的观点,而女性被试却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63名大学生为被测试对象,采用不同情节的电影片段为情绪诱发材料,选取了表达消极、积极和中性情绪的中文词各40个(共120个)为测量被试注意偏向的实验材料,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在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情绪状态下,对负性、正性和中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个体在悲伤时对负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愉悦时对正性情绪词表现出注意偏向,而平静时对三类情绪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就对情绪做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在学习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考察了在算式以及言语两种不同分心任务情况下,任务对被试情绪分散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为情绪调节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2(算式任务,言语任务)×2(中性情绪,负性情绪)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被试在观看完中性、负性图片后完成一个分心任务,然后进行情绪评级。实验表明,两种分心任务都能够对情绪图片的分散有影响,相比较下,算式任务的分散效应比言语任务更大一些。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任务完成正确率得出,负性情绪不利于被试进行任务判断,在做出判断时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提出,当人们在感觉到压抑、郁闷等负性情绪时,除了可以在户外活动,还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习题或看一些有趣的书,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负性情绪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情绪也通过这些方法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院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孤独感的年级差异,分析各年级学生在应对负性情绪与孤独感时的不同之处.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孤独感量表(UCLA)对410名在校的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案访谈同时进行.结果:1.大三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其他年级(P0.01),大一学生的负性情绪量表分最低(P0.01);2.大四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P0.01).结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和负性情绪存在差异,大三学生更易感到孤独,他们有较多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一些关于疼痛和粗鲁语言关系的行为研究表明使用粗鲁语言会增强情绪,但是有关情绪标注的ERPs研究却得出粗鲁语言可能减弱情绪强度的结论。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ERPs技术,使用粗鲁语言标注的情绪图片作为情绪启动材料,以1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验证使用粗鲁语言进行情绪标注对情绪的增强或减弱作用。结果发现:(1)被试观看没有粗鲁语言标注的情绪图片和观看有粗鲁语言标注的图片时,两者早期LPP波幅上没有显著差异;(2)被试观看有粗鲁语言标注过的图片时,晚期LPP波幅值比观看没有情绪标注的图片值更小。这表明使用粗鲁语言进行情绪标注对被试情绪产生了抑制而不是增强。  相似文献   

20.
安华平 《考试周刊》2013,(3):167-168
本文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情感创伤辅导中的应用效果。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1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为评估工具。团体心理治疗后,被试SCL-90中的各因子、SDS、SAS得分均显著降低,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6周效果仍存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显著缓解了大学生因情感创伤引起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