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课程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必然引发理论与实践创新,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是以团队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具有多元特色,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有较为热烈的参与,它不仅强调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结合河北理工大学体育课程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从理论假设前提、课程目标、全球-本土-区域-校本化、问题判断四个方向展开理论讨论,旨在为校本体育课程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守龙 《体育科研》2011,32(4):5-11
随着奥林匹克赛事和职业赛事的系统化、多样化、高频次、价值高等发展趋势,竞赛组织更加周密,竞赛制度更加完备,竞赛管理更加科学,竞赛市场更加拓展,竞赛效益渗透广泛。通过对当代竞赛体系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北京奥运会周期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即复合型团队逐步取代单一教练模式;动态恢复才能更好地超量恢复;文化软实力也是竞技硬实力;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创新(新理念:"Sport Is Movment"——运动实质是动作模式;新模式:动作准备——程序化准备活动;新认识:从核心训练到核心柱训练;新体系:功能性训练体系;新流程——体能训练过程设计与训练);注重创新实战训练模式;建立程序化参赛模式。  相似文献   

3.
Sport概念在德国的研究与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Sport概念在德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详细列举了Sport概念在德国实际应用的情况,以此说明在德国Sport概念的内涵已经扩大,在实际应用中Sport已经成为一个总概念,并根据德国的情况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与比较影响中外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西方关于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的研究,包含Oakley and Green、Digel、Green and Houlihan与UK Sport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梁晓龙、鲍明晓、张林关于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的研究,比较分析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中以UK Sport研究成果最为成熟。而梁晓龙等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内容不但包括了UK Sport所提出的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更有对外联络体系、反兴奋剂体系及激励奖励体系。梁晓龙等的12项举国体制"基本体系"与UK Sport 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从其内涵看都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两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与重叠。  相似文献   

5.
对Joy Standeven与Paul De Knop《体育旅游》(Sport Tourism)进行翻译和研究,对其主要内容、学术成就与存在不足进行评析。《体育旅游》一书对我国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际比较体育与运动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Physical Educationand Sport,ISCPES)20l1年学术会议于2011年6月8~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体育教育与运动:面临挑战和今后发展方向(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Challengesand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7.
论Sport不是体育——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学术权威性的工具书.它对Sport和physical Education 从性质、结构、功能和历史过程等作了界定和说明,确定两者是两码事.既不能用Sport包涵PE,也不能用PE代替Sport,必须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西德东德F1ieger—RevueFunkamateurHalld BallKicker—Sportmagazin足球运动员一体育杂志Leicht—athlet 田径运动员Medizill 11nd Sport 医学与体育Neue FuRbalI WOChe 新足球周刊Sehwimlllspo rt 游泳运动De r Rad Spo rtler 臼行车运动员T11 eoI-i e tlnd Praxis d c r KO rDerkUltur 体育理论与实践Turnen DDR 东德休操SportechO 体育之声D¨lt sch es Tu rn(_1] 西德休操Der Deut SChP Sch、vinln】Sport西德游泳运动Deut sche Sctltitzeittlng德意志射击杂志Deut SChe r Tisch tennissport 西德乒乓球运动Eu rop…  相似文献   

9.
此次改装的原型车是2014款Sport 4门牧马人,之所以选择较为低配的Sport车型,是因为如此彻底的改装对于高性能配置来说是完全浪费。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副司长潘志琛任团长,天津、河北、山东、浙江、四川、内蒙、辽宁、湖南、湖北、江西、广东、云南、陕西等十三个省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长组成的中国竞技体育处长代表团,于2003年11月5日至15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代表团在澳期间考察了昆士兰州政府体育发展局(Qeenstund Acadeny of Sport)、悉尼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南威尔士州(New South Wales)扭斯体育学院(New Institute of Sport)、堪培拉市足球协会、堪培拉国家体育学院(Australian Institut of Sport)、维多利亚体育学院(Victralian Instutite of Sport)等,听  相似文献   

11.
谢坚 《体育与科学》2004,25(2):16-18
本文以张洪潭博士的专著《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为线索,论及体育理论的现状与改革,提出体育基本理论的概念,认为体育基本理论包括两大基本组块,即体育教学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还包括体育思辨理论和体育规范理论两个附加组块,简要陈述了各理论组块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与逐步完善,对当前体育产生几乎全方位的冲击,引起体育的重大变革,体育理论研究也必然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和大的发展。理论的发展要依靠深刻的理论研究。畅通理论研究,实现理论革新,是体育腾飞的关键。笔者对体育理论研究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体育理论研究方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理论的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体育问题研究与体育理论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多维理论视角有市民社会理论视角、法团主义理论视角、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合法性理论视角等.结果认为,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研究在研究背景、讨论框架和价值预设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在中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框架内、在肯定体育非营利组织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但由于各种理论视角来源于不同的学术脉络,其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的理论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提出:教师在给学生上运动技能及素质课时,应注意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渗透。同时还提出大学体育应适当增加理论课时,重视体育理论考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竞技体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 ,在对竞技体育理论发展特点认识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有关理论体系构建的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 ,作为竞技体育理论构建工作的一种尝试。此竞技体育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 ,不但包容了当前竞技体育理论的各种理论 ,而且明晰了竞技体育知识向竞技体育理论转换的过程 ,同时也对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未形成部分作出了一定预见 ,从中可以洞察竞技体育理论的发展趋势以及探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由Л.П.马特维也夫为代表的前苏联学者们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训练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以便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阐述了形成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训练大周期作为形成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形成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分析了近年来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出现某些不同的看法;同时分析了全年多周期方案的特点,阐述了现代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体育课程论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跨学科的体育课程目标;②运动文化教育的设想;③"移动学校"的设想;④提出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研究的5大领城;⑤研究和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做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与文本研究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自创刊30年来所刊发与运动训练学专业领域相关的692篇论文进行梳理,评述运动训练学专业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与未来走向,论述典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讨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模式,旨在为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提升运动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uma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s a central virtue in sport and in human life generally. Despite its importance, it is an overlooked virtue in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virtue theory. The phenomenon of human resilience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recently in other quarters, however. There is a large and instructive empiric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 resilience, but connections to virtue theory are rarely drawn and there is no agreement about what the concept refers to.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and explain how it fits into and supports a traditional Aristotelian conception of virtue. It shows how resilience figures centrally in sport and can extend and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virtue and success in sport and of sport's internal values. The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nature of resilience in sport can also help us to understand better sport's contributions to human culture and well-being.  相似文献   

20.
"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一位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新经验,力求上好每一节体育理论课,并能使学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