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球运动是一项比赛时间长、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因此,根据网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来探讨体能恢复措施,并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为比赛和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赛联推崇的低强度训练体系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对技术完善的有利影响。而在以体能提高为目的的训练中,应以围绕专项做大强度进行。作者提出了大强度训练的诊断体系、方法选择体系以及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散打队赛前实战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实战前后心率值、血乳酸值的变化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该训练过程的负荷强度,可用于评价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同时提示,广东散打队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有待加强,速耐素质的训练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阐释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经典"训练原则的新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足球体能训练中,阐释了“三从一大“这一经典训练原则的新涵义.对科学地进行“三从一大“训练,从难、从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从实战出发训练,制定出具体的内容;对大运动量训练规定了具体的数量;对大强度训练提出了具体的强度标准;并对数量和强度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比例,为足球体能科学化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与营养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建华 《体育科技》2004,25(2):40-41
足球运动强度大 ,消耗体能多 ,根据它的供能特点 ,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 ,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一些与营养有关的问题 ,希望对大学生足球教练员、运动员在合理运用营养措施问题上能给予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曹晖 《中华武术》2020,(3):37-37
一个高质量的中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要得到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当然,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条件,则是解读教材,完成对体能练习内容的巧妙构建。一、"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策略"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顾名思义是以教材当中的体能训练强度整体安排为核心,做好体能训练强度的合理优化。如教材当中涉及到的体能内容强度大,则体能练习的安排要保证低负荷,反之亦然。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旦在体育教学中超出训练负荷,则会产生疲劳感,对中学体育课堂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7.
提高成绩是每一位运动员的目标,而训练无疑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训练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体能,体能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和保障。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有两个关键因素。其一是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 其二是适时适量的恢复。当考虑训练计划时,我们会关注训练方式、运动量、强度、频率和密度等参数。但是训练计划的最大难点足使运动员的机能保持在范围很狭窄的正常疲劳与病理性疲劳之问。达不到丑:常疲劳的训练足无效的,运动员出现了病理性疲劳会适得其反,会损害体能,甚至健康。在理想的情况下,良好设计和控制的训练计划将使运动员通过生理和心理的适应,由一个最初的体能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训练整体地给机体一个刺激,  相似文献   

8.
运动负荷的深层次分析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量主要针对的是个体的能量系统,大运动量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运动员能够储备更多的体能,并提高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的能力。运动强度则主要是针对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大强度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神经系统兴奋域的范围。此外,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也将消耗大量的体能。  相似文献   

9.
<正>体能恢复是中长跑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之后的恢复和运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从原因到解决方案,阐述青少年长跑训练之后体能恢复的相关措施。一、中长跑疲劳产生的原因1.肌肉疲劳。中长跑属于中等强度、持续时间长、运动量大,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为辅的混氧项目,鉴于项目特点,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由于ATP、CP等消耗,肌糖原在无氧条件下产生大量乳酸,使运动员产生疲劳、酸痛等  相似文献   

10.
曹莉  李祥晨 《体育科学》2002,22(2):93-95
设计、开发体能主导类项群训练负荷强度仿真软件,探索运动员个体训练的科学化。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系统分析和软件工程。研究结果和结论:在训练负荷广义信息观的指导下,以及体能主导类项群负荷强度建模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体能主导类项群负荷强度系统的系统仿真软件的原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揭示武术运动项目的特征的训练规律 ,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改进 ,从实战需要出发 ,发展武术运动专项特殊供能系统代谢能力 ,加强专项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减少训练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职业赛事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术竞赛”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竞赛特征,指出当前开展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存在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高水平职业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以及WMA技法无体系,技法使用无章法等问题.提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在继承中国武术竞赛传统特征的基础上,扩充俱乐部,稳定赛制;与武术管理部门合作,多渠道引进和培养高水平职业运动员;以及用规则引导,构建WMA技法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覃明路  沈雪松 《体育科技》2000,(2):23-25,29
髌骨软化症是武术运动员中常见的慢性损伤之一 ,它严重地阻碍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以及运动寿命延长。通过分析在武术训练中产生髌骨软化症的原因 ,提出科学的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防止负荷过于集中 ;有针对性地加强力量训练 ,提高全面身体素质 ,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医务监督是防止产生髌骨软化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术队专业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专业运动员、湖北高校武术运动员新老规则前后的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动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攀登技术高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运动及竞赛中,运动员能否充分发挥其正常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阐述了武术运动员赛前运动员的情绪特征,并针对性地介绍了几种调节情绪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通过从精品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入手,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就我院武术套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武术套路课程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围绕武术运动和速度训练的关系,分别从速度训练对武术运动的重要性、速度训练对武术运动的影响以及武术运动与速度训练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若干看法,以加深对此领域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对武术馆校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原因,从武术馆校选取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并做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损伤部位分布在踝、膝、髋等关节,大腿、小腿及腰部肌群等部位。损伤类型以肌肉拉伤和关节损伤的比重较大。损伤原因主要与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内容、运动负荷、比赛及训练安排有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创新通俗的理解就是对旧事物的破除和新事物的创造。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创新对于当代武术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武术理念创新、武术思维方式创新、武术技术创新、武术教育创新、武术训练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使武术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