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艺术体操发展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也称韵律体操,它是一项起源于19世纪初的女子运动项目,曾是体操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学校体育一种手段。到本世纪中叶,从体操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女子运动项目,除了继续作为学校女子体育手段外,还作为竞技运动项目。在西欧,从艺术体操的产生至今,一直称为韵律体操;在东欧,则以韵律体操与艺术体操混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而称为艺术体操并沿用至今,国际体操联合会定名为“韵律运动体操”。  相似文献   

2.
艺术体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运动。它于五十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在美国、英国、法国及其它西方国家人们把它称为“现代韵律操”;在日本则称它为“新体操”。不管人们怎样对其命名,但是它的内容及特点却是相同的,即运动员(集体或个人)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和谐的乐曲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因此,它成为当代女子独有的一竞技运动项目。艺术体操于十九世纪末起源欧洲,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被列为竞技运动项目。在1948年、1952年和1956年的三届奥运会的竞技体操比赛中,已有个人和团体器械操,这是艺术体操在国际比赛中的最初形式。这一运动项目在1963年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承认为女子比赛项目,并在布达佩斯举行了第一届艺术  相似文献   

3.
与国外体操强国相比,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退役年龄小,运动寿命短,严重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伤病、事业心、基本技术的扎实性等是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女子竞技体操是“年轻化”较为突出的运动项目,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相比,如今不但训练过程提前,训练进程加快,而且运动员更换周期缩短。为了防止队伍出现青黄不接,保证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我们要抓紧抓好后备力量,特别是年青尖子队员的培养。这是关键所在。与此同时,还要抓好大年龄组队员的训练,延长运动寿命。如何延长运动寿命是目前女子体操训练中一个急需介决的问题。了介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体操运动员的年轻化已成为训练工作中的一个突出课题。14岁的科马内奇,获得蒙特利尔奥运会全能和两个单项冠军后,震动了世界体坛。有的外国人甚至认为“体操是少年的运动”。目前许多国家的训练都在“小”上下功夫。然而,国际体坛上有许多人对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日趋“儿童化”表示担忧。对于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年轻化问题,自21届奥  相似文献   

6.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是儿童少年优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内容。爆发力是体操专项运动素质之一,在高难度的体操动作的创新中,它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实验,概率统计和信访等方法。对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主要肌群爆发力的特点,如组成爆发力的力量和速度的关系,主要肌群爆发力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体操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最近,观看了1978年10月在法国举行的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部分录相,对照近年来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女子体操的高低杠项目,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低杠已经摘掉了落后项目的“帽子”在女子四个项目中,高低杠曾经是我国的落后项目。近两年来,由“八一”女子队开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闯出了一条路子,特别是在下法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占了一定的优势。我国的优秀选手,如马艳红、何秀敏、朱政、刘亚军的整套动作,无论是难度和质量都  相似文献   

8.
谈“踏跳”     
支撑跳跃是体操运动组成部份,也是体操教学与训练重要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支撑跳跃是比较困难的项目,特别是女子表现更为突出,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技术“踏跳”掌握不好则是重要原因。本文就“踏跳”分为上板和起跳两部份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唐朝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体育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古代体操在汉代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又一个兴盛时期。其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并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女子体操运动较前代有显著发展。挖掘和整理唐代体操宝藏,对于探索和研究我国古代体操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唐代的技巧  唐代的技巧动作,以前称为《百戏》中的“叠案”,在唐朝作为《散乐》中的“盘舞”、“筋斗”,在继承汉、魏传统的基础上,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及外国技巧,有很大发展,如分单人、双…  相似文献   

10.
在体操发展的历史上,体操规则总是对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规则既是裁判员评分的依据,也是教练员创编动作的依据,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操运动的发展方向。每次的奥运周期以后,体操规则为了能适应国际体操运动的变化和发展,都要进行不断地变动、修改和更新,修改后的《1997~2000》年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规则》将引导女子体操技术朝着“高难、高质、多变、优美”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各项动作及创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第1种到第皿种比赛,从创新动作的加分,到连接技术的加分和难度组别要求以及技术动作规格…  相似文献   

11.
1 历史和现状在40年代,旧中国的体操运动十分落后。解放初期,男子体操项目只有单杠、双杠、技巧(垫上运动)、跳箱等四项。运动员人数少,技术水平相当于我国老三级体操运动员的水平,女子体操尚未得到发展。当时体操落地动作的技术结构是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平举,两膝左右分开,两脚跟并拢,两脚掌稍分开成50度角,前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女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个性的重要性。当前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一些初露锋茫的年青选手,不仅以掌握高难绝招动作而闻名,更以“超人稳定”而获得胜利,战胜(或击败)一个个有经验、有名望的世界优秀选手。运动实践表明“超人稳定”是体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随着女子体操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促使规则不断修改和体操技术的不断创新在体操教学训练中也产生了新的特点:教  相似文献   

13.
对90年代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思民  王健 《体育科学》2001,21(1):35-38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现场观察、个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90年代体操规则的演变、近10年来世界体操锦标赛、奥运会的成套动作及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表现出规则对技术发展的制约性、格局的相对稳定性、技术发展的难度递增性、连接的创新性、动作完成的艺术性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延伸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霍尔金娜的成就对我国女子体操训练的几点启示:因材施"训"、辩证施"训";培养运动员始终保持活泼向上的心态;严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体形;科学的保护与脱保、力保运动员健康成长;强化艺术训练、加强艺术修养;不断强化运动员的专业思想;努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方能促进我国女子体操培养与训练最优化,进一步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最大化发挥体操高级人才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及其实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体操女子评分规则是为了更有利于体操运动的发展而制定的。规则与技术是相互推动和相互影响的。规则视为技术发展之“激素”,技术的发展又“刺激”规则不断修改与补充,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规则的总精神和内容应能体现出项目发展水平,同时又要高于现有水平,展现出项目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女子体操运动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当今世界女子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世界女子体操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我国女子体操近几年的成绩和实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沿,下辖五县两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人口340万,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江门市体育有着“体操之城”美誉、曾培养出不少世界冠军,江门市队员代表国家从76年至1984年参加第二至第六届世界中学生体操锦标赛、夺取金牌31枚。多次取得男、女子团体冠军。江门曾赞誉为世界体操冠军的“摇篮”。台山县素有“排球之乡”、“全国排球半台山”的美誉。江门体校也曾培养输送出国家女子篮球主力队员洗丽清、国家男篮青年队员李卓民、他们均以灵活、快速多变准确的风格风靡全国。江门也曾培养出田径好手。著名跳远纪录创造者黄智梧、女子亚洲跳远冠军新会县的黄东活,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一人独得短跑四项金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在从事女子体操普修技术课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对球类班高个女生体操普修技术教学,除贯彻体操教学原则之外,还需要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体育系82级女生篮球专业班19人,平均身高为1.74米,平均体重为130斤。这是我院建院以来,女生篮球专业班中身材高体重最突出的班,其中最高达1.81米。体育系普修女子体操大纲,所规定的动作已接近三级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水平。该班要在两年学习中,完成体操普修课大纲所规定技术、素质要求,是有其相当难度。另外,该班大部分学生从未接受过体操练习,体操基础差。在普修女子体操大纲规定的“手倒立”,除2人能完成,  相似文献   

19.
女子体操训练习练启蒙年龄,在不同的年代,有过不同的看法。本文立足于九十年代体操发展的水平、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体操教学训练大纲的要求、运动员初出成绩的年龄出发,分析探讨女子体操启蒙训练的最佳年龄。  相似文献   

20.
在女子竞技体操四个项目中,高低杠的比赛历来被称作为“女子体操之王的竞争”,这是个最能代表水平、最具惊险性且最受观众欢迎的项目。目前我国女子体操项目中,高低杠技术水平最高,处于鼎盛时期,这与我国体操界一贯重视这个项目的技术发展是分不开的。在1994年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三届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