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操作及观察能力。分苹果,导新课师: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led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2个。(师板书:2个。)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几个?生:每人1个。(师板书:1个。)师: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个Z生:每人得半个。(师板书:半个。)师:半个怎样用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点评:教师从分苹果的实例中,说明需要引进新的数——分数…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课件)在队日活动中,小强和小红一组。
  师:他俩带了哪些食品?(生: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怎样分比较公平呢?(生: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教学过程】一、见字联想,引出“平均分”师:看到“分”字,你想到了什么?生1:人民币的单位“分”。生2:分开。生3:分一分。生4:分东西。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东西,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师:其实在这些分的过程中,蕴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的学习就从分东西开始。  相似文献   

4.
片断:理解“平均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动手分物体,你对平均分有哪些认识?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生:平均分的结果要每份同样多。生:如果每份结果不一样就不是平均分。师:说得多好啊!现在老师再给你10颗糖,不告诉你分的份数,你会把它平均分吗?生:会!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生分完后)谁愿意带着你的练习纸上讲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分的。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5颗。(见图1)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都是2颗。(见图2)图1图2图3师:同学们,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是!师:…  相似文献   

5.
【活动设计】一、认识“平均分”师:同学们会分物品吗?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按照你准备分的份数,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圆片,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⑴分的份数,可能出现1~6份;⑵每份的个数,可能出现相等和不相等两种情况。教师让学生把“分”圆片的情况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用吹塑纸教具贴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每份的个数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观察每份“分”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分法,每一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有的分法,每一份圆片的个数不相等。师…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用好教材师:(课件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能帮他们俩把东西分一分吗?谁先来分4个苹果?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2个苹果。师:2瓶水呢?生:……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又分得多少呢?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课件演示)是这样分吗?用手指指一指蛋糕的一半在哪里?师:看来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流各自的想…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生活引入播放一段广告视频。提问:从数学的角度看,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分数)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们平均分东西时产生了分数。(板书:平均分)2.回顾旧知师:(出示教材图)三年级上册,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了分数;三年级下册,我们把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也得到了分数。你觉得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板书:分)  相似文献   

8.
用好教材片断一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情境图)师: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演示分的过程)师:2瓶水呢?(生答略)师: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生:平均分。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2个同学吗?(生:能)每人分得多少?生2: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蛋糕的一半是多少?(生答略)师: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交…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10.
案例二:认识分数 1.由“平均分”引入分数。 师:将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2个)将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1瓶)将1块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生:半块)  相似文献   

11.
【片断】师:(拿起一张圆形纸卡)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月饼,你能表示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1:(用剪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把一个月饼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师: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做法和说法吗?生2:老师,我认为他剪成的两半有大有小。所以,他手里举的一半不一定是这个月饼的12。师:你能剪出这个月饼的12吗?(生2先把圆形纸片对折,再用剪刀沿折痕剪开)生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师:小朋友,你们同意谁的分法?……(全体学生折纸操作,师板书:平均分)师:通过刚才的操作,谁能把12表示的意思再来说一说。生3:把…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师:同学们!还记得昨天全班42名同。学春游活动中,到肯德基店去干了什么?生:(齐答)每人吃了l份肯德基套餐。?师:每份肯德基套餐的价钱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38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智慧老人带来了12根香蕉让我们二(5)班的同学平均分一分,大家愿意吗?生:愿意。(板书课题:分香蕉)师:好,请大家拿出12个学具代替香蕉,按照自己的想法,合理地平均分一分,看看谁分得又快又好。二、独立操作,汇报交流师:刚才大家分得很认真,谁先说一说自己平均分的方法?生:我分成2份,每份6根。师:请你说得更完整一些,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一、观察主题图,感知平均分师:(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分西瓜。生:有的小朋友在分月饼。生:盘子里的苹果被分成了两半。生:鸽子的食槽有分成3份的,有分成4份的。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说说是怎么分的吗?生:都是平均分的。(板书:平均分)二、教学21,理解21的含义师:这块月饼,我们应该怎样平均分?用自己手里的圆试一试。生:我把圆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就把它平均分成了2份。教师请两位学生演示平均分。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能用一个整数表示吗?教学21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三算”教材第六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师:把6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饼?(生:每份是3个饼。)把2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饼?(生:每份是1个饼。)这两道题中,每份饼的个数是用什么数表示的?(生:整数。)如果要把...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结尾设计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来说一句话吗?生1:一个苹果把它平均分成3份,一份可以说成1/3。生2: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  相似文献   

17.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邹珺 《四川教育》2008,(2):70-71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学生“啪——啪”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师: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学生“啪”一下以整齐的掌声回答)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第八单元。【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复习引新师:(课件出示1阴)认识吗?说一说你对它的理解。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它的若干份之一。师:如果这个方框表示2,  相似文献   

20.
【第088题】有题为:“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到若干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多数学生说可以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2个、3个、4个或6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可以分在1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分在1个盘子里根本没有分,所以不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