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氧运动及葛根素补充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了有氧运动及葛根素干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脂高糖饲料+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可以形成类似于人类Ⅱ型糖尿病特征的大鼠模型;2、有氧运动与葛根素干预能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糖、脂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表明通过有氧运动和营养干预的手段治疗Ⅱ型糖尿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8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进行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n=40),另一组为对照组(n=47).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得分(MDNS)及神经病变生活质量(NQOL)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来说,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感觉症状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社会关系评分、具体生活质量评分、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以及MQOL总评分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NQOL).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12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的差异,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14人)、抗阻训练组(13人)、对照组(15人),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进行每周3次、共12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运动后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结果:12周运动干预后,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空腹血糖、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均下降(P<0.05),但抗阻训练组运动后非空腹血糖、HbA1c降低的程度(分别为38%和21%)要大于有氧运动组(分别为26%和9%)(P<0.01),两组安静心率和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所有指标的变化不明显.结论: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但抗阻训练对运动后非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的改善要优于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4.
毛芝海  齐玉刚 《精武》2012,(29):20-20,22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中老年糖尿病人的血脂及体适能影响。方法:对42名Ⅱ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偏高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锻炼后,再进行体适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有氧运动对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良好效果。结论:有氧运动可以做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苏州市城市社区41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形态及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变化的研究,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调节作用。运用运动处方干预法,将4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组(21人)和对照组(20人)。运动组予以16周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不组织运动。得出结果与运动前比较,经16周有氧运动干预,受试者BMI、WHR明显下降;血清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DL值明显升高;血清FPG、FINS、及HOMA—IR显著性降低。得到结论,16周的有氧运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型具有修饰作用;对血脂、血糖代谢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使胰岛素抵抗水平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在膳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干预过程中的Apelin变化及其对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对T2DM大鼠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在测定大鼠血压的同时,测定空腹血清apelin、一氧化氮(NO)和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 (1)与正常大鼠相比,T2DM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浆TXB_2含量显著升高,而血清apelin、NO含量显著降低;(2)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T2DM大鼠SBP、DBP和血浆TXB_2含量显著降低,血清Apelin和NO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1)随着T2DM的发展,apelin、NO生成减少,TXA_2生成增多,从而导致血压的显著升高。(2)长期有氧运动可抑制TXA_2生成,促进apelin和NO生成,对防止T2DM大鼠血压的升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静  刘欣  王晶晶 《体育科研》2015,(4):70-74-79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运动疗法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氧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并推广,但抗阻运动的作用却未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肌糖原合成、线粒体功能、脂质积聚、心理健康等几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建立2型糖尿病科学、全面的运动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目前研究显示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合理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加强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提高机体氧化代谢功能.通过分析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影响机制及干预作用,以期为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了解有氧运动对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随机选择42名确诊为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半年,对照组服用黛力新。实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二组II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实验后两组之间个别因子有差异,总分无差异,在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等得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且主观评价与心理感受优于药物治疗。结果与分析在实验前多数患者有躯体症状如心慌、失眠、多梦等,对照组在服用黛力新1~3d后症状即消除;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恢复慢,一般在1个月后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其与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高脂喂养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模型组(D)和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运动组(DE)大鼠进行不负重游泳运动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HDL-C、LDL-C和主动脉AGEs、Hyp、SOD、MDA及Col Ⅰ、Col Ⅳ、FN表达的变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相比,糖尿病模型组(D)的血液GLU、GHb、GSP、Insulin、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I、Col Ⅳ、FN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液HDL-C和主动脉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D)相比,糖尿病运动组(DE)的血液GLU、GHb、GSP、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AGEs、Hyp、MDA含量和Col Ⅰ、Col Ⅳ、FN表达显著降低(P<0.01),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间质胶原沉积的现象,这可能与运动降低血糖、主动脉AGEs含量和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有氧运动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成模16周后有氧运动组大鼠进行12周跑台运动。之后所有成活大鼠分别利用心率变异性评估大鼠的电生理特性,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标记迷走神经)和酪氨酸羟化酶(TH,标记交感神经)阳性神经纤维及其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心肌ChAT和TH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及mRNA明显降低(P<0.01),SDNN、LF、HF等指标均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LF/HF比例显著增加。有氧运动干预后糖尿病大鼠心肌内ChAT和TH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仍低于对照组,但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且ChAT/TH神经纤维比例显著增加,LF/HF比例降低。结论:有氧运动可降低持续高血糖状态对大鼠心脏交感、迷走神经的损伤,增加迷走神经支配比例,恢复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从而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n=10)、糖尿病组(DM,n=8)、糖尿病运动组(DS,n=8)。DS组大鼠以25 m/min、30 min/天、6天/周持续运动8周。实验结束时,分别测FBG、GSP、Ins、BUN、Scr及UA含量;光镜观测肾脏的形态结构并计算肾小球形状因子。结果:UA无显著性变化;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Glu、GSP、BUN、Scr及形状因子显著增高(P<0.05),Ins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系膜增生、间隙增宽、基底膜增厚;DS大鼠除Ins显著增高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下降,肾小球形态结构明显改善。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肾小球形态结构和功能,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21世纪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北京市大约有8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大约有76万人属于2型糖尿病。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增强体质。开发糖尿病运动处方、开展运动处方对降低血糖的影响的研究对治疗糖尿病,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证实,按照低强度、长时间、周期性、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为主要锻炼内容的运动处方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并且不会使血糖升高,对于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游泳运动锻炼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8),喂以标准普通饲料。19只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n=9)和糖尿病运动锻炼组(DME组,n=10)。13周后检测大鼠FINS、FBG水平和血清musclin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增加,DM组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显著高于C组大鼠;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空腹血糖水平较DM组显著降低;DME组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要显著低于DM组大鼠。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含量升高,提示其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长期的有氧运动锻炼降低了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usclin的含量,从而改善了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09-513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价有氧运动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以运动干预前后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MSSD标准化均值差(SMD),频域指标HF、LF、LF/HF标准化均值差(SMD)为统计量,检索1975至2019年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回归分析、亚组分析和数据合并。结果共涉及9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共包含101例患者,进行数据合并后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有自主神经病变)MSSD,SMD=1.40(95%CI=0.70,2.09),Z=3.95,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无自主神经病变)MSSD,SMD=0.19(95%CI=-0.28,0.65),Z=0.80,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HF值SMD=0.65(95%CI=0.03,1.28),Z=2.04,p=0.04<0.05。Ⅱ型糖尿病患者LF值SMD=0.70(95%CI=0.02,1.37),Z=2.02,p=0.04<0.05。Ⅱ型糖尿病患者LF/HF值SMD=-0.05(95%CI=-0.38,0.28),Z=0.28,p>0.05。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迷走神经的活动,而对心交感神经的活动并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AMPK活性和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8),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4只在喂饲高糖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然后将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4组:DM对照组(DM,n=9)、DM+运动锻炼组(DME,n=10)、DM+膳食控制组(DMD,n=10)、DM+运动锻炼+膳食控制组(DMED,n=10)。DM组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高糖饲料,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采用每天进行60 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次;膳食控制采用与DM组等量的标准普通饲料。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FPG、FINS、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结果 (1)与C组相比,DM组大鼠FPG显著升高(P<0.01),FINS显著降低(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DM组相比,DME组FPG显著性降(P<0.05),FINS虽有上升,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DMD组FINS显著升高(P<0.05),但FPG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糖尿病大鼠FPG、FINS均无显著性交互作用。(2)与C组相比,DM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均显著性下降(P<0.01,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DM组相比,DME组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DMD组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均无显著性交互作用。结论 (1)研究成功复制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有氧运动锻炼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2)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AMPK含量和活性显著降低,有氧运动锻炼不仅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AMPK含量,而且可显著增加AMPK活性,对改善2型糖尿病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膳食控制对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后人体红细胞形态及变形、积聚能力的变化.在受试者以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小时后,采其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TK)、聚集指数(RCA);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测出运动后红细胞压积、变形指数、聚集指数显著增高;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状变为单侧凹陷边缘肿胀的Ⅰ型口形红细胞或凹陷加深另一侧隆起似礼帽状的Ⅱ型口形红细胞.认为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可使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压积增高,红细胞失去正常形态,变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导致有氧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验间歇和持续有氧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从而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ortDisc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间歇与持续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与效应大小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97名被试;2)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有效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BMI、有氧适能和疲劳、幸福感等身心健康指标;3)两者在改善HbA1c%(P=0.04)、总胆固醇(P=0.00)、收缩压(P=0.00)和有氧适能(P=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至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有氧适能的干预效应更优,而长于12周、5次/周、大于30 min/次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对总胆固醇可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应。结论: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相较于持续训练,间歇训练能更有效降低HbA1c%、总胆固醇、收缩压、提高有氧适能,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是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较为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耐力及速度型训练者有氧运动VO_2动力学反应特点及其与心血管机能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VO_2半时反应时间、氧亏、血乳酸、血压的变化皆为有训练者小于无训练者,耐力训练者小于速度训练者,LVET的增加则有相反趋势。提示恒定负荷运动时,VO_2动力学反应与训练适应及心功能有关,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状态的影响,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并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SPF级雄性SD大鼠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DMC)10只,糖尿病运动1组(DME1)、糖尿病运动2组(DME2)、糖尿病运动3组(DME3)各11只。运动组大鼠分别在跑台上进行10、15和20 m/min的有氧运动,1 h/d,5 d/周,持续运动6周。实验第6周末检测糖代谢相关指标、血清与肝脏游离脂肪酸,以及反映炎症状态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对各指标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各运动组FBG均出现极显著性下降(P<0.01);DME1、DME2组GSP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ME3组FINS的上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DME1、DME2与DME3组间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DME1、DME2组IRI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而DME3组却显示上升(P>0.05),并且显著性或极显著性高于DME1、DME2组(P<0.05、P<0.01);各运动组肝脏TNF-α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只有DME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rson相关性分析,肝脏TNF-α与FPG、IRI正相关。结果说明:6周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肝脏TNF-α含量,改善肝脏炎症状态,同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缓解糖尿病的发展。其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