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谢灵运与谢眺同为东晋谢氏大族的后裔,都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然而由于他们成长道路、性格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诗风也不尽相同,大谢山水诗尚巧繁富,绮丽清新,小谢山水诗和谐含蓄,清新流丽。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歌的创作,无论是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思想情感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既是二谢不同个性特征在诗歌中的外现,也是二谢所处时代、生活经历不同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同时谢朓一方面学习谢灵运山水诗歌的创作,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如在诗歌中多抒发个人情感,而非谈玄悟理;以清新笔调抒情写景取代谢灵运的用典,显得自然而又清新。  相似文献   

3.
谢脁与谢混的渊源关系不仅体现在两人诗歌都以写秀丽的山水诗见长,而且还体现在诗风的清新自然上。谢脁的山水诗既有清新明丽的一面,也有警策有力的一面,并对鲍照的山水诗有所继承和发展。谢诗工于发端,而往往末篇多踬。结合钟嵘的审美理想和时代风气,笔者认为钟嵘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相似文献   

4.
张说和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是二谢到盛唐王孟山水诗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他们创作了大量内容充实、风格清健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二谢山水诗的表现艺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凄婉抒愤”和“委婉深秀”,为盛唐山水诗形成风骨与词采相结合的理想风貌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二张身兼政坛领袖与文坛领袖双重身份,以“一代文宗”的地位引导着山水诗的发展方向。他们以通达、全面、合乎当时文学发展潮流的文学思想纠正了初唐以来的理论偏颇,昭示了未来文学的新气象。他们还以卓杰的眼光提拔了大批优秀诗人,其中就有后来成为盛唐山水诗创作大家的王维和孟浩然。因此,二张对盛唐山水诗的繁荣具有直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诗肇自谢灵运 ,但促使其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却是谢。理由主要有三 :一是谢山水诗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 ,情景开始融合 ;二是注重对景物的剪裁 ,突出其动态及主要特征 ,景物描写简淡而情味 ;三是语言自然清新 ,讲求对仗、音韵和谐 ,给唐代律诗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谢月兆,是继谢灵运之后,南朝山水诗的又一个突出代表.他对大谢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新风格.本文试从情感、结构及语言三方面对二人加以比较,以论述小谢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新变.  相似文献   

7.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8.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9.
谢朓是我国山水诗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山水诗在他的手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谢朓山水诗的抒情具有三个特点:情景交融的境界;独特的抒情模式;悲欣交集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隋炀帝非明君,但却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他的写景、纪游等山水诗意境优美、边塞诗风骨雄健,其诗歌兼具北方文学雄放豪健和南方文学清新柔美的特征,具有独特的美质,体现了隋代南北诗风交融的实绩,同时也预示了未来诗歌发展的方向,“导唐人之先路”(谢无量语)。  相似文献   

11.
山水诗三题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而完整的山水诗出现在曹操的诗中,到大、小谢之时山水诗臻于兴盛,因此说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欠准确;山水诗与玄言诗的关系并不是截然分明的前者脱胎于后者,而是相互影响;大谢的山水诗形成有政治失意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其佛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谢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山水诗上。其山水诗完全摆脱了玄言的尾巴,善把忧都的感情与清亮的山水相融合。并且把自然山水与其仕宦生活、城市风景融为一体,开拓了山水诗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谢朓是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山水诗人,其山水诗创作深受后者的影响。但是,谢朓诗才高明,能在继承灵运的基础上,融汇自己的个性、经历和时代精神,既学习前人,又有所超越。尤其是其诗自觉运用声律,对句整齐,体式严格,体现了永明体的诗风,又能挣脱以诗谈玄说佛的束缚,独具清婉流美之风格,对后代山水诗创作亦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王给的田园山水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异有同。由于人生经历、性格修养等方面的原因,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元描写田园风光,风格是真率自然、语淡味浓;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为主要描写对象,诗风清新逸致,诗中有画。但王维对陶渊明的学习,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受挫后都逃往自然的生活,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内容上都以自然为主要描写对象,语言朴素明畅,意境独特。  相似文献   

15.
晋宋之际,在玄言诗之后,出现了山水诗,谢灵运被公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在谢灵运以前,山水诗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到了南齐的谢眺,山水诗有了新的发展。谢灵运、谢眺人称“大谢”、  相似文献   

16.
谢胱山水诗意象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它们向我们昭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点和思想意蕴。 谢诗风,云意象着眼于高远的宇宙空间,把诗歌题材推向了一个高蹈于尘世之外的旷远境界。谢诗暮、夜意象则显示了他内心隐晦,曲折的痛苦。“香草”类意象则是一种暗示的象征性描述,它们基本上沿续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象征意蕴,让山水诗增添了一份高洁之气。谢胱的思归表面是一种“赏心”,内层却是对“赏心”的疏离。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在思想上崇尚玄学,在行为上违反礼教,对陶和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在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创作上开创了历史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与王维山水诗的恬静不同,孟浩然的山水诗带有鲜明的个人感情色彩,他以清新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描写自然,抒写胸襟,每首诗都创造出一个“有我”之真境界,形成了融清新幽美的自然与真挚淡泊的情怀于一体的山水诗风格。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山水诗以其清新隽永,富于韵味,历来被尊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代表。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五言诗体为其大宗,其他七言、杂言诗歌也有一定数量。对其为数较少的七言山水诗从诗体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王维对传统山水诗有开拓之功,对后世的山水诗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的不同从而阐释谢朓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