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有效、科学的训练监控,为运动员在赛场争金夺银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含义、内容与意义,我国近几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科学监控的变化特点,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3个方面对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训练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监控的意识,还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监控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合理制定各训练时期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真正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男子比赛的现象进行分析,探析了现象中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中国男子体操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明飞  程燕  赵京慧 《游泳》2021,(1):89-95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数据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日本游泳队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具体手段与方法,为中国游泳队提供参考。主要结论:1备战优点:日本游泳队备战奥运会资金到位、训练条件优越,目标明确,突出重点,保障优势项目和队员;加强国际交流,适当出国高原集训和比赛,并有意选择与同项目的竞争对手近距离训练,让队员了解偶像和对手,加强比赛夺冠的信心;出国高原集训持续时间为2-4周,并随后通过国内外比赛来检验集训成果。2备战存在问题:日本游泳队没有保障好奥运顶级选手的训练及比赛,导致优秀运动员产生严重的伤病,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选拔标准过高;整体比赛安排不合理,比赛次数多,强度大;日本队兴奋剂管理有漏洞。  相似文献   

4.
国际乒联对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比赛规程和团体赛赛制进行了重大修改,体现了其"变中求生"的思想.这些变革对运动员和教练员以及乒乓球运动管理机构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奥运会新赛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备战奥运会的战略战术、技术政策、基础训练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第5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与巴西队的攻防技战术打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巴西女子足球队的优势和特点以及两队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期为中国女足更好地备战奥运会和世界杯等重大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业余少年乒乓球比赛(南方赛区)于7月10-16日在上海市宝山区举行。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的69支代表队参加了男女团体比赛。这次比赛代表了南方赛区10-13岁优秀选手的最高水平,是检验我国备战2008奥运会后备力量的一次大练兵。比赛规模之大、水平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无遮挡发球规则实施后的第一次全国业余少年比赛。本文试图对比赛中的新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晏  周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98-100,129
为更好的备战2008年奥运会竞走比赛,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调查法对影响2004年奥运会我国竞走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竞走运动员有很强的实力,奥运会比赛成绩不理想与赛前训练针对性差、竞技状态调整不好、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比赛失利系多方面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我国蹦床项目重点运动员十运会比赛的技术调研得出: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应实施男女“并驾齐驱”的备战方略;我国男子重点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在世界强手面前已毫不逊色,其差距主要在于动作质量及成套动作稳定性;我国女子重点运动员在动作质量与成套难度上与世界强手均有一定差距。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为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使命,还提出相应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陶武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1):66-67,71
九运会后,中国体操队将进入雅典奥运会备战期。本届全运会体操比赛,实际上是实施新规则后对中国体操实力的一个全面检阅。悉尼奥运会后,体操管理中心定出了雅典奥运会的基本目标。从九运会比赛的水平来看,完成比赛目标的可能性很大,但女子水平滑坡,弱项仍弱的痼疾仍在,要在新规则的引导下进一步调整选材和训练思路,全力备战雅典奥运会。  相似文献   

10.
重视训练学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天天临近,各支国家集训队的备战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影响备战的相关因素方方面面,怎样才能使备战训练工作的效益和成果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每一支队伍认真深思的。一、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需要理论指导近几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的辉煌战绩可喜可贺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的不足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我们队伍中的一些项目十几年来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世界锦标赛、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比赛,其他小的比赛就更不用说了,有些队伍甚至长期在国外训练,但水平仍然上不去。如果究其原因,难道还能说锻炼机会少,实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射击与射箭运动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岩 《体育与科学》2004,25(4):52-55
本文对我国射击与射箭运动发展中的3个热点问题: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备战奥运会科研工作、“外脑”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些观点可供国家队备战奥运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备战与征战奥运会中有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助于我国奥运选手在未来奥运会上取得理想运动成绩,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备战与征战奥运会过程中有待思考与解决的3个问题:国家队教练组组构与功能、运动竞赛中“黑马现象”与“黑马心理”以及经验训练与科学训练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国家队教练组应是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高素质团队;比赛中出现的“黑马”主要源于其“心理”;现阶段,经验训练对金牌贡献率大于所谓的“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女排参加的历届世界大赛,在不同的比赛阶段、面对不同的对手,所抱有的比赛心态,总结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大赛的经验得失,帮助现阶段中国女排重新树立自信心,以期待能为伦敦奥运会的备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21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成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有14名速度滑冰运动员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仅收获1枚女子500m铜牌,其他参赛项目成绩平平,与上一届冬奥会相比没有取得突破,遗憾收官。综述了第21届冬奥会速度滑冰的成绩,理性分析了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第21届冬奥会上的表现,男、女短距离项目的得与失,女子长距离、男子速滑项目落后的局面;展望我国速度滑冰项目未来发展,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速度滑冰项目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建立速度滑冰后备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综合素质等发展思路,为谋划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备战周期的重要任务和在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上实现速滑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子手球队在第28届奥运会获得较好成绩。研究运用观察统计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组织实施和方法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奥运会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探讨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的特点及效果,为提高我国女子手球技战术训练水平和其它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备战大赛的技战术训练安排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以提高比赛能力为宗旨,技战术训练安排层次清楚、针对性强;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比赛成绩与赛后技术统计结果基本适应,体现了技战术的要求和原则,初步形成了快速、灵活的技战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第21届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参赛技术动作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冬  王猛 《冰雪运动》2009,31(5):54-56
为备战2010年冬奥会,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7~20届冬奥会中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决赛技术动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获取奖牌需要掌握主流难度系数的动作组合,获取金牌需要掌握最高难度系数的动作组合,动作完成质量应达到90%以上。指出第21届冬奥会女子决赛动作组合难度系数均数还将上升,波动范围降低,为冬奥会备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中国女子冰壶队冲击2014年索契冬奥会,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2年世锦赛失误、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及潜在障碍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新老交替,频繁调整阵容,缺乏系统训练及健全联赛,后备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导致中国女子冰壶队比赛成绩大幅滑坡,并提出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技战术水平仍处于世界前列,国家的大力支持使中国女子冰壶队冲击冬奥会得到有力保障,只要中国女子冰壶队重视并解决好现有问题,冲击2014年索契冬奥会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谭伟东 《冰雪运动》2008,30(6):40-45
通过客观地分析中国女子冰壶队本次世锦赛备战期间及比赛中在队伍组建、管理、训练和准备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指出在深研项目规律、技战术、伤病预防及竞赛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训练环境,利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手段来监控训练工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参加国际级高水平的冰壶比赛,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系统指导训练,快速提高竞技能力,规范国家队运动员的奖励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等意见和建议,旨在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奥运备战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亚冬会前中韩两国速度滑冰实力对比与训练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韩两国联赛参赛运动员与比赛成绩的分析,为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比赛安排以及研究韩国速度滑冰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两国的联赛成绩表明,女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中国优于韩国,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韩国优于中国;韩国速度滑冰队伍建设出现新的动向,韩国更多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转投到速滑比赛中。认为我国以年度训练周期指导运动员训练的模式,制约了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这类4年为一届的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提出借鉴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速度轮滑国家队整合式的训练模式,主动寻求新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1,33(1):46-49
亚洲冬季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及影响参赛各国的比赛成绩,也决定着对冬奥会新增比赛项目的贡献程度,探索亚冬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发展趋势,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积极参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具有重要意义。第7届亚冬会共有69个比赛项目,比第6届亚冬增加了22项,总体看比赛项目设置朝有利于主办国取得优异成绩的方向发展,特色项目的设置有利于成为冬奥会新的比赛项目,但大量增加滑雪比赛项目对亚洲国家发展冬奥会优势项目群体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