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州聋哑学生选择的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主要有田径、篮球、游戏、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锻炼项目;湘西州聋哑学生的身体自尊各维度指标得分均在各分量表的平均分以上,说明聋哑学生身体自尊意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聋哑学生课堂体育参与内容与身体自尊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郑州师范学院和中州大学的聋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聋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活动量与身体自尊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聋哑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存在性别差异,且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存在差异,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存在很大的关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高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中女生的身体自尊显著低于男生;不同锻炼时间对高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对改善高中生身体自尊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264名高中生身体自尊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状况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各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身体自尊状况显著高于女生。(2)高中生中男生的身体自尊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高一年级女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女生,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确定云南省城乡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计算处理,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云南省城乡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的公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的素质、体育媒介、体育课、家庭状况、体育文化氛围.对各干预因素进行为检验,找出各干预因素在干预不同类别高中生体育行为上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青少年身体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对北京市中、小学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与自尊、人格的关系进行研究.共测量北京市中、小学生403人(男186,女217),小学生共138人(男62,女76,年龄12.23±0.982岁).初中生共157人(男64,女93,年龄14.58±0.663岁),高中生共108人(男60,女48,年龄17.78±0.828岁).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锻炼组显著高于非锻炼组,而初中、高中阶段受试者的自尊水平在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锻炼组与非锻炼组之间,在人格维度上存在一致与差异,锻炼组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更积极.结论:1)身体锻炼可能是影响小学生的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2)身体锻炼可能对青少年的人格因素有积极效应;3)青少年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影响身体锻炼对自尊、人格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湘西州聋哑体育教育是湖南特殊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聋哑体育教育有与普通教育完全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对促进聋哑学生建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快乐体育"的体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提高其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和体现个人价值等起着特殊作用,同时促进特殊学校体育的发展。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及文化分析等方法针对湖湘文化对聋哑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认为影响主要表现在:伟人体育思想对湘西特殊学校聋哑体育教育的促进发展、地理环境和民族风俗对湘西聋哑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湖湘文化的精神力量对湘西聋哑竞技体育的鼓舞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李庆贺 《体育科技》2012,(4):100-102,120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对影响高中生体育行为外部干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运用因子分析理论确定了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部干预因素公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教师、体育课、体育媒介、体育设施、体育氛围。并借助社会学、行为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对各因子的变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聋哑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社会支持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相关关系,有助于有效开展聋哑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其社会适应方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福建省三所市级聋哑学校的聋哑生共180名,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社会支持及社会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聋哑青少年体力活动量以低体力活动水平为主,其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得分不高;听力等级高低与聋哑青少年体力活动量、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得分显著性差异结论:聋哑青少年体力活动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社会适应之间都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体育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学生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力、耐力与速度是确保高中生中长跑成绩提升的三个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教学,还要注意对中长跑中训练要点的教学,否则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的中长跑训练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根据目前高中生的中长跑的教学现状,详细介绍训练要点,希望以此促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中长跑训练,推动学生中长跑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宁波市特殊教育学校中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论述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特殊学校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结合宁波的体育教育的发展实际,同时依据聋哑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在一定教学情景下适合聋哑学生的各种体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多重选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自尊、运动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间的关系。对浙江省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工具采用结构式问卷,以团体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有效样本共计1456名,所得资料以两组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男生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高于女生,而女生的社会自尊高于男生,BMI过轻者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和社会自尊均高于正常者,正常者高于过重者;2)男生的规律运动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规律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都显著高于无规律运动者;3)男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的比率高于女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均高于独自运动者。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   总被引:75,自引:6,他引:69  
徐霞  姚家新 《体育科学》2001,21(2):78-81
研究通过对498名中国大学生的自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身体自尊是组成中国大学生自尊的重要成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引进的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PSPP)进行了修订,旨在为研究我国大学生身体自尊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对194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修订后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和运动技能、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4个分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在结构效度上有一些疑问仍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4.
王景贤 《体育科技》2010,31(3):83-85
通过对12000名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以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2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其中412名体质特殊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科学锻炼(运动处方)可以有效的提高体质弱势群体(肥胖人群)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水平,同时其各项体能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再次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的身心健康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析,为进一步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武汉市洪山区初中生的身体锻炼、身体自尊等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男初中生与女初中生的身体自尊差异不显著,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时间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身体自尊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跆拳道项目对少年儿童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前后进行身体自尊问卷的调查,分析跆拳道项目的学习对少年儿童身体自尊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跆拳道教学班的儿童与对照班相比,其身体自尊水平在外貌、身体活动、速度、柔韧、耐力、身体自我价值、整体自尊等七个维度上有明显提高,说明跆拳道练习可以促进儿童身体自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学年的合作学习体操教学,体育专业大学男生的成员自尊、内部集体自尊、外部集体自尊和集体认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因此体操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集体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