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被重视的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加上进入高学历的培养阶段,很多体育类院校把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放在了理论阶段,而忽略了对其专项技能的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作为各个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培养人才数量的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配置日益紧张的教育资源,使得体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有的专业技术技能的锻炼得到保证,通过对我国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的术科开展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走访访问各高校专家学者,找出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术科课程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适当的增加术科课程量,保质保量地设置研究生术科课程,最终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体育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本科后的提升教育。培养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依据调查研究,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与人才培养要求尚存一定差距。从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意义、现状及对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了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民 《冰雪运动》2013,(3):35-38
冰球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隶属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范畴,对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在体育拔尖人才储备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冰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在招生、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导师指导等方面有所差异,同时冰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有本质性的区别。通过对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的分析,认为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方案设置的合理性及实效性、导师的教学与科研态度、实践环节的考核是影响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主导性因素,指出提升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注重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论证与修缮、提高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再学习的能力、完善冰球专业方向实践环节的评估指标等提高我国冰球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和改进现有的冰球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质量,增强冰球专业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与适应力,为改革冰球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师资力量不足成为了影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师资因其专业的特殊性,相比国家的要求还有更大的差距.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推出了教师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这一新的继续教育形式."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是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主要形式.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归纳整理,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多方面对这两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学制的教育。勿庸置疑,我国的教育方针对研究生教育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研究生体育同样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在校研究生已达12万人之多的今天,研究生体育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的研究都很薄弱,特别是在制度上尚缺少得力的保证,所以出现了研究生体育抓的很不够,导致研究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合格率。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体育教研室在总结多年来开展研究生体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快速发展,但因大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几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待于加强和提高。该文从实践能力和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相似文献   

9.
从授权点的地域分布、授权单位的层次类型及招生领域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均衡性,认为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这将影响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建议通过授权单位审批、专业领域设置、发挥研究机构优势等手段,推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专业研究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的脱节是我国体育高级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调查与文献分析,对体育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现实状况与期望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研究生实践能力构成的弱势与优势,为提高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已成为席卷世界的实践.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国际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就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所面临的实际挑战,探讨了促进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措施,旨在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整体转型,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体育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当务之急。分析了现行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了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东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在经历下降过程后趋于平稳,中、小学成为就业的主要流向;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课程设置不契合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研究生自身素质的缺陷成为制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建立研究生供需的预警机制,改革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透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剖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了进行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基本走向作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梅  王玉友  孙丽琴 《精武》2012,(8):31-31,33
本文通过资料分析法、比较法和网络查询等方法,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现状,通过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探索思考,提出课程改进建议,旨在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重新定位,以加强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高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增加体育课程,充分发掘体育课程在研究生健康上的护佑功能,以体育促进全面的“三维健康体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从单纯的学术培养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利用基于因果分析的AHP方法,构建了研究生体育与健康的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研制了研究生体育与健康的计算机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升华,而体育学科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体育教师队伍坚实稳固的来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训练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进行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各所院校对于篮球项目具体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细化,实践和理论结合度较低;课程安排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分析研究体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现状,给出相应的策略,为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建构主义的理论实践——“研究性学习”,进而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高等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