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希海 《精武》2012,(13):70-7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艳 《体育世界》2014,(10):135-137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现状提出课内健康知识传授与课外科学的体育锻炼相结合模式的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带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兴趣、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个体主观指标,经济状况、教育、锻炼经历等对学生体质健康也具有较大影响。提出变革人才评价标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兴趣、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个体主观指标,经济状况、教育、锻炼经历等对学生体质健康也具有较大影响。提出变革人才评价标准、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旨在探讨未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发展思路。结论认为: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着评价目的不够明确和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两个问题。提出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目的、完善指标体系的途径和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健康教育、学生体检和学校体育教育三者相结合的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现状,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发展促进,需要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家庭培养工作和社会引导工作的协调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培养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同时要将相关政策执行落实到位,使每一位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参与者都能够参与教育环节之中,形成一个全社会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工作模式做出分析,包括加强高校体质测试中心硬件、软件建设;测试计划的合理安排;根据上报数据对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后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质测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应对措施,包括积极引用智能型体质测试仪、合理安排数据上报时间及加强对《标准》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34所高校新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调查与分析,以期找出新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学校校学生的体质情况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3年5年间笔者所在学校小学生体质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社会、教育及家庭等方面,笔者并就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针对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和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对主要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注和重视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对策,以期为学生体质与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与高中体育课程的比较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庄弼 《体育学刊》2007,14(3):5-8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已接近大学的体育课程,原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应建立在高中毕业生体育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将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学习内容越来越向就业和终身体育发展;体育教学的任务将由学生体育俱乐部完成;学生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将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理论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集中传授大量有关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体育人文、运动常识等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有效地改变大学生淡漠的体育观念和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文化素养.但纵观以往高校体育改革,多注重技术教学而忽视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为此,研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What is PE?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socially constructed activity that forms one component of a wider physical culture that includes sport and health/physical activity . The terms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in school contexts, where sport and health continue to shape what is understood by the term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discourses shaping pre-service primary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the nature and purpos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within an Irish con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understandings. A 10-minute writing task prompted by the question ‘what is physical education?’ was completed by a sampl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n=544, age range 18–46, 8.8% male) from two colleges of education, prior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mponent of thei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Content analysis involved an initial text frequency search to create categories which were collapsed into three broad area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physical education—spor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 design allowed access to pre-servi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s reflected their own school experiences and were framed within health and sport ideolog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lthough acknowledge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life physical education was perceived as a break from academic subjects where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was to learn sports and activities to stay fit and healthy. While the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nature of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and the changing discourses around competition and team games are encouraging the dominant discours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ntinue to reflect the dominant aspects of wider physical culture in Ireland. The capac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move beyond reproducing dominant sport and health ideologies provid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teacher education contexts, to challenge dominant discourses and recreate understanding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uture action.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受体育价值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判断,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学生的价值取向服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体育的价值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相融合,树立综合素质健康教育观;社会体育价值和个人体育价值取向相容,多元化交叉融合发展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朱伟  李莉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401-402,405
通过分析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阐述3种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提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健康体育为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我们的大学生不仅身体健康、素质全面,而且可以得到一种享用终身的体育锻炼方法,保障身心的长期健康。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的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将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对比法,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体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很好的改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陈栋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50-252
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在不断地高速发展,高校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变得更为重要与突出。体育教学是增进高校学生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具有着现实、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是国内各高校相对投入比较薄弱的环节,针对体育专业院校来说,他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项学习。然而,对于综合类大学中的体育学院来讲,他们却是把重点放在学生们理论知识的教育上,轻视学生们的专项发展。因此,此文的主旨是通过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各高校日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一点参考,并有利于学生们品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体育教育事业呈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健康教育基本内涵的阐释,以及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及课程名称的思考认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夸大了体育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而没有给健康教育以应有的独立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缺乏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性认识,并且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造成了广大体育教师的极大困惑,不利于体育课程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索提高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从不同侧面来推动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开展丰富的课余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