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将体医融合推向了热潮,加快推进体医融合势在必行。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我国"体医结合"现状,剖析了健康中国视角下"体医融合"的内涵及特征,并分别从"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三方面着手,探索体医融合的发展模式。目前体医结合向体医融合的发展存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政策资金等障碍,提出: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为"体医融合"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为研究体医融合发展的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激励作用,运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财税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体医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对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及其政策经验进行具体比较。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财税宏观政策与体医融合服务具有紧密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在体医融合进程中,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的国际经验,立足中国体医融合的现实国情,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构建政府主导推进,市场供给为主,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的体医融合财税激励模式,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医融合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医融合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讨当前人们对体医融合的服务需求和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思路。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来了解合肥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体医融合服务需求;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来研究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因素以及发展思路。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离退休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对体医融合表现出更强烈的服务需求;人们最渴望的服务对象为体医复合型人才;服务内容以运动处方和体质监测为主;服务模式以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模式和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为主。在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体医融合观念淡薄、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组织及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体医融合对"运动三性"的改善效果不显著以及体医复合型人才不足等成为制约体医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理念政策创新、多部门协同、跨行业资源融合、传统医学和竞技体育成果应用于体医融合中以及因地制宜创新体医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等体医融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体医融合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途径。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及当前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体医融合在体医融合政策及跨部门间合作、发展思路及服务模式、试点形式及服务范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数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体医融合理念及顶层设计、体医融合机制、支撑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还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重塑理念,完善顶层设计;转变职能,构建体医融合机制;强化供给,健全支撑服务体系;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布局,实施系列工程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傅丽琴 《体育风尚》2020,(1):231-231
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日渐多样与细化。为此,提出基于多维视角下的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将体育行业的跨界发展分为内外两部分研究,分析了市场的大规模需求量和资源共享趋势等内部因素,推动体育行业的跨界融合的发展动力,并分析了政府单位的支持及相关技术的革新为体育行业跨界融合的发展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多维视角对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我国在大众健康保障问题上,将以“治病为中心”转为“健康为中心”,“体医融合”则是保障大众健康的有效途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医融合”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正是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实践中已初见成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医院健康指导中心”、“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等模式已初具成型;同时也存在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协作不足,专业体医人才的缺失,配套实体产业的迟滞等问题;由此提出:创建“体医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体医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探索多渠道的“体医融合”模式,优化体育与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等符合国情的“体医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体医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并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体医融合工作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全民健康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社区体医融合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体质、促进健康关口前移;减轻社区居民负担、节省医疗卫生成本;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凝聚全民健身共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进体育强国目标。在我国多个城市的社区体医融合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形成有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社区医体结合、社区政企合作和社区政校企联动等服务模式,但仍面临新体医融合理念欠缺、体制机制与政策资金设施等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为此,建议推广居家健身计划,转变体医融合观念,深化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人才、资金和设施等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陈燕 《新体育》2022,(2):99-101
2016年10月,在我国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明确要求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纲要的发布,为我国人民健康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育进行创新改革有着切实发展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高校体医融合发展的具体概念为切入点,对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策略,旨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本文对天津市、山东省、河南省体医融合开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体医融合政策法规缺失、体育与医疗部门协作不足、专业体医人才缺失等问题。为了深化体医融合发展,建议:增加政府的主导性,完善体医融合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完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体化体医融合体系;构建“分层管理”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健康处方库的建设等。以此构建体医融合实施路径,推动体医融合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体医融合供给模式的供需两者还缺乏必要的联系,未能形成有效的民众诉求表达机制和反馈通路。理论分析表明,体医融合服务供给存在体医融合资源市场化配置失衡、体医融合服务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体医融合的行业协作壁垒严重、民众诉求表达机制不畅等现实困境。研究认为,着手从推动体医融合"双轨并行"的资源配置模式、整合"非医疗健康干预"模式、加强体医融合的行业协作共生、畅通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这有助于针对性的实现"自上而下"的体医融合服务供给,并实现监测民众体医融合诉求的动态变化和诉求趋势;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民众诉求之间的合理均衡满足。  相似文献   

11.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总体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不尽人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在学校体育中得到开展,这对于丰富学校体育内容,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对陕西省建设农村“小康体育”的实践进行科学分析,认为新世纪陕西省农村体育工作向着更健康方向发展,全民健身工程稳步前进,人民生活透视出基本具备建设陕西省农村小康体育的条件;资金、组织建设、思想重视程度等依然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体育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过多地运用运动训练的手段。通过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异同的比较 ,指出体育教学应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要以科学为指导 ,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一文中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通过叙述生命体育的基本概念及在新课程中的应用,为今后学校生命体育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出发,确立了老年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课程目标;在借鉴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人口学等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对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置;强调今后老年体育专业课程开展将面临教师队伍短缺和教材匮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今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的设立及老年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试论体育强国与体育本质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提出"体育强国"概念的时代背景以及内涵和外延入手,指出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慎重把握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契合,需要以人为本制度的支撑和保障,认为建设一个公正、客观、普适的评估标准和社会体育发展指标是很必要的先行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电影的结合既丰富了电影文化又传播和普及了体育知识,这样人们在余暇时间即看到了电影又接受了体育电影给人的教育和启示,从而潜移默化的爱上了体育运动,使体育进入了自己的生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电影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体育电影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体育电影对社会体育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由体育美学的视角审视阳光体育,从"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阳光体育"的游戏运动美,"阳光体育"的精神品格美,"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等方面,研究探讨"阳光体育"的体育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非营利性体育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活动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身心的发展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性组织。具有正规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性、志愿参与性等基本特征。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具有加速转型时期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化进程、有效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娱乐需求、更好的促进社区居民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建立社区体育发展的新模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育仲裁是国际体育领域解决体育纠纷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仲裁的受案范围进行论证。首先,对体育仲裁及体育仲裁权的来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体育仲裁适用范围的内涵及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体育仲裁的适用条件主要是体育纠纷必须发生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或与竞技体育活动相关的事务中;体育纠纷应具有可仲裁性;体育纠纷当事人应具有处理体育纠纷案件的民事实体权利;体育纠纷当事人必须具有仲裁协议;强制适用体育仲裁解决的体育纠纷。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对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的具体适用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