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以同课异构《手拉手》合唱教学为例,从情境教学的多样性、重难点把握的准确性、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和比对,在"同课"的"异构"中,阐述不同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形式所带来的高效课堂呈现。  相似文献   

2.
陈小花 《考试周刊》2014,(92):58-58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从而提供不同的课堂呈现模式。同课异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同一课程不同的教学构成和过程,在现实的教学中,同课异构主要运用于探究和研究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对比,探究出更适合学生,并且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的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方式。本文就此探讨了同课异构这一方式在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勇于探索,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构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就是有效方法之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2009年以来,我校全面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此谈谈音乐课程中同课异构活动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课例研讨是指以发生在课堂中的典型的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学研究和讨论。根据执教者、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的不同,课例引领呈现出多种丰富的形态,有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异课同构、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异课同构、多人异课异构。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课例研讨、专业引领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在当下很多教学研讨活动中,常常看到"同课异构"的研讨方式。所谓的"同课异构",即由不同的教师就相同的课题,在同一个教学研讨活动中,用课堂表达各自不同的设计与思考。作为"观众",我曾多次参加过"同课异构"活动,观摩了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时的精彩纷呈;作为上课教师,我也曾和别老师一同进行过"同课异构"。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未曾经历过的人是难以体会得到的。不过,作为广大的一线教师,参加这样的"同课异构"活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是几个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通过各种教学构想来进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间"背靠背"的教学设计——"手拉手"的集体备课——"面对面"的教学交流,达到认知优化与重组的建构过程。但同课异构在信息技术课堂并未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活动的观察与思考,寻求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从慧 《考试周刊》2011,(12):115-115
作者经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亲身参与、自我观摩、专家研讨等多角度认识同课异构的新鲜火花:异样的风采,同样的精彩;精彩的课堂源于细节。对于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着重关注课前的导入、课中的操练和课后的作业设计三个细节,从而演绎出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课例研讨是指以发生在课堂中的典型的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学研究和讨论。根据执教者、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的不同,课例引领呈现出多种丰富的形态,有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异课同构、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异课同构、多人异课异构。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课例研  相似文献   

9.
"同课异构"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了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上课反思、听课反思、剖课评课后反思,开阔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飞 《江西教育》2009,(9):11-12
从外在形态看,同课异构表现在相同的课程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突出了教师教学个性的迥然不同:从内在本质看,同课异构揭示出不同思维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流程,彰显了教师教学智慧的灵活变通:从课堂实际看,同课异构凸显出教学行为可以有因时、因地、因事、因人等因素所导致的不可重复性,体现了教师教学设想的丰富多样。所以,同课异物折射出教学状况的纷繁驳杂,探讨同课异构便成为一种有效的比较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抓手,同课异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抓手。同课异构设计是以"认""同"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异",将"认同"与"解异"结合起来的研究过程。"认""同"是教学文本和教学理念",解""异"的是课堂导入、课堂精讲和课堂操练。好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设计数量、设计标准、研讨跟进和教师相互倾听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摘要: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是指同一种教学内容由几个老师或者是以老师连续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上课,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老师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知识交流,探讨教学艺术,分析教学难点。同课异构在其他学科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地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同课异构尚未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同课异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受教师、学生、文本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实施者或者同一教学实施者着眼点不同,课堂自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同课异构不是刻意追求的产物,而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自然结果。正所谓"着眼不同,皆为风景"。下面主要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浅谈同课异构中"异构"的不同风景。  相似文献   

14.
马静  孙静 《孩子天地》2017,(5):120-121
同课异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高中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同课异构的重视,根据实际学情组织课堂,不断尝试和改进,促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求异思维,对比不同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同课异构"下的"异构"进行分析与探究,并结合中职学校不同专业英语课堂的学情现状,分析"同课异构"下的"异构"改进更适合中职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它能规避无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也是教师提升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不论是在公开课,还是在评优课中都出现了"同课异构"的形式,即不同选手选择同一课题上课。去年,我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市、区两级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对"同课异构"这种形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一、"同课异构"的特点1."同课异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异构"就是要求异彩纷呈,突出个体独特风格。在区级评优课中,我们选择的课题是"我国的外交政策",尽管8位选手在课堂环节的设计、基本知识的讲授等方面基本相似,但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风格,甚至教学手段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相同的授课内容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与构思。‘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是指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来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种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一般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探究"同课异构"的教研价值自然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同课异构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  相似文献   

19.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思考,以不同的结构来设计,展示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流程。它能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打开教师的思路。同课异构应精心创设情境,以大纲为方向,以课本为抓手,凸显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探究,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宋彦 《山东教育》2012,(29):20-21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的课例不同的构想,可以是一个人的,可以是两个人的。从教学理论上来讲,"同课异构"追求执教人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设计上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教研方式上来讲,"同课异构"能够促进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育效果。这里讲的是我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是基于我的一次区级教学展示课,这节课讲的是九年级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如果依照常态课汇报,最起码对不起来听课的老师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