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自"扬州会议"后,从课标研制、目标设计、课程实施、成效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当前课改中值得借鉴。20世纪90年代,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对我们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但也存在着一些反思的问题。通过研究理清问题,找出成因,为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
董欢  孔凯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42-144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始于2001年,截止到目前已经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年,在这期间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有很大突破,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等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争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既是教育创新的过程,又是教育探索的过程,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整体上看,体育课程改革主流与方向都是正确的,虽然遭遇过挫折,但是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本文主要回顾了基础教育体系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分析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新课程体育师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理念,以及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对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改革如何走出一奈新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建设之路等若干问题做出探讨,且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夏素青 《考试周刊》2009,(18):13-14
本文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全面开发的基本思路,以及开发的主要途径,为学校的体育教育与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学生互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教学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健康与体育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的改革是盲目的改革。改革是一种充满变数的复杂探究过程,是有风险的活动。因此,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对象是学校教育系统或其中的某些要素,比如制度、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中,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换;通过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浅谈新课标下教师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发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互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多承担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师院校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予以关注,“应对基础教育新课改”“接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成为热门话题。应对基础教育课改,接受挑战,这样的说法有些被动含义和简单化,实际上高师(或整个教师教育系统)与基础教育课改之间存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高师院校一方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促成者,另一方面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受动者。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场声势浩大的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体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改革思潮不断涌现,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力图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取向就是诸多改革思路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的改革是盲目的改革。改革是一种充满变数的复杂探究过程,是有风险的活动。因此,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对象是学校教育系统或其中的某些要素,比如制度、目的、方法、内容和环境等,一切改变最终都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闫梁 《成才之路》2009,(36):54-54
一段时期以来,呼唤建立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成了体育教育界的共同心愿。然而多年的努力我们并没有看到“可量化的”“科学的”标准出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各门学科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全新的评价理念与之相适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确定评价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唯物史观的发展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遵循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和问题:如课程改革中的“形式化”问题、教师培训问题、评价问题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高等院校体育本科教育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体育课程标准来思考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深化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技能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评价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关注差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主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如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走过18年的历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赤峰市初中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内容与实施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市初中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分类与探讨,得出对应的结论,进而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建言献策,同时力求对赤峰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科学有效地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放眼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审视学生生存、发展和将来贡献社会的需要 ,慎思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弊端 ,明辨教学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距离 ,国家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国家教委在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以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策略。“这次改革 ,对课程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实行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和健康……”①按2000年8月6日送…  相似文献   

19.
一、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转变教育改革应当以课程改革为先导和主旋律。但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课程的指导思想及思维方式改革尤其具有决定意义。对当代学校体育课程而言,更为重要的改革则在于体育课程对其体育文化母体态度的转变。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是机械认同,还是批判匐新;是作为体育文化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体育文化的“主体”存在;是静态的“复制”体育文化,还是动态的“生成”体育文化,不同的选择表示着截然不同的体育课程范式。因而,从这一层次来看,我们对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及理论探究亟待反思。首先,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发展与体育文化之间仅仅呈现出“工具——实体”性关系,即课程仅仅是作为体育文化的工具而存在,或仅仅是作为发挥体育文化的某项生物功能而存在,  相似文献   

20.
张梅 《新疆教育》2012,(2):128-12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校体育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