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市体校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对损伤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技术掌握的不精确,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等,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沈阳市体校体操运动员训练时避免踝关节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幼儿基本体操评分规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基本体操规则对幼儿体操活动的开展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是指导性文件。要求以规范化的基本体操动作为主的技艺风格.突出了对动作质量、规格、音乐、编排等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基本体操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头部方位变化是体操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技术因素,头部技术运用得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动作的姿态美,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体操动作技术的正确形成。通过教学实验和数据分析,了解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头部变化,揭示了头部方位变化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前体操运动向着难新美的方向发展。由于难度的加大和创新动作的不断出现,要想完成这些复杂而惊险的动作,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练员在训练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常常看到运动员做一套动作既干净利落,又轻飘优美,动作惊险而扣人心弦。特别是他们的下法落地又高又飘又稳,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但是,也有在做下法时,因为落地不好而影响动作质量,甚至使膝关节和踝关节受到损伤。因此,研究体操稳定性的训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双脚同时做起跳动作后,其高度值达不到技术动作所需的要求,这与膝关节伸肌(股四头肌)和踝关节屈肌(小腿三头肌)在爆发式发力瞬间达不到高度地协调一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体操教学中,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示范,对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体操技术教学规律,从心理学和运动生理学角度,对示范在体操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理论分析,阐述示范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体操教学中学生产生的惧怕心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正确掌握体操的动作技术,是体操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就体操教学中惧怕心理的排除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体操动作结构出发,设计出训练机器。在机器的约束制下可防止错误动作重复,体会正确肌肉和时空感觉,使正确的动作技术得到强化,短缩动力定型时间,提高动作质量,节省练习者的体力,并防止损伤事故出现,提高练习者的胆量。同时可节省教练员的体力和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9.
论体操技术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体操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体操技术内容是由复杂动作技术结构系统组成,动作每个阶段运用的技术和支持它们的技术细节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导致动作优劣程度;体操动作有先进技术、正确技术、弥补技术和错误技术等4种表现形式,有其自己的特征;体操技术本质就是它的技术结构内容和表现形式,没有技术结构内容,就没有技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体操动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竟争更加激烈.对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发展力量素质不仅有助于各项目成绩的提高,也可减少慢性损伤的发生,还有利于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稳定.可见,有效的力量训练是掌握体操技术的前提与基础.一、力量训练的方式(一)力量练习与专项动作结合体操力量练习中,应尽可能采用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方式、时空感觉等方面与专项技术动作比较相似或相同的动作进行训练.也就是说,要结合体操动作,特别是接近比赛的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这除了能使用力的肌肉群一致以外,更主要的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这种方法有利于转化为完成某一难度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排球教学中腕关节的损伤具有一定的规律,它与排球项日、动作类型、运动修养和季节都有关系.研究认为,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增强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对腕关节的保护措施,是当前防止腕关节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High impact forces during gymnastic landing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the high rate of injuries. Lower limb joint flexion is currently limited within gymnastic rules, yet might be an avenue for reduced force absorp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lower limb flexion during three gymnastic landings was related to forc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ings were also explored. Twenty-one elite women's artistic gymnasts performed three common gymnastic techniques: drop landing (DL), front and back somersaults. Ankle, knee, and hip angles, and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vGRF) magnitude and time to peak], were measur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analysis and force platform. The DL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peak vGRF, greater time to peak vGRF and larger lower limb flexion ranges than landing from either somersault. Peak vGRF and time to peak vGRF were inversely related. Peak vGRF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gymnasts who landed with greater hip flexion, and time to peak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nkle, knee, and hip flexion. Increased range of lower limb flex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during gymnastic landings to increase time to peak vGRF and reduce high impact force. For this purpose, judging criteria limitations on lower limb flexion should be re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了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学事故产生的原因,总结出一些预防措施,旨在为减少和预防体操教学中的教学事故提供参考,建构课堂教学的安全平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篮球运动中踝关节发生伤害的原因,对踝关节损伤具有显著性影响有三个变量,培养正确的技术习惯,提高踝关节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力量是减少该部位损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与国外体操强国相比,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退役年龄小,运动寿命短,严重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伤病、事业心、基本技术的扎实性等是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2008年奥运会集训队队员、湖南、广东、广西、北京等省市52名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11—16岁)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对运动损伤的性质、致伤因素、运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运动员的损伤与启蒙训练的年龄、训练年限和项目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能为我国女子体操队备战08年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核心内容。以运动技能迁移机制的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技术链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结合专项体能训练实践,探寻了难度动作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的融合关系以及专项运动素质的形成路径,丰富了竞技健美操专项体能训练理论。  相似文献   

18.
论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运动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信息运动及运用的研究,揭示了信息是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要素以及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运动的结构模型。认为在竞技体操技术创新过程各个阶段之间,以及创新过程与外部环境之间都不断地进行着信息交换,信息的运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  相似文献   

19.
从动作结构、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体操动作的非常规性、复杂性和艺术性,并通过文献法、思辩法等方法探讨体操动作教学过程的实娱性、教学程序的严谨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组织的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