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校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参与到学校教育的整体活动中并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是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领域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俄罗斯学校心理教育的新近发展为背景,重点探讨了俄罗斯学校心理教育中的“教育者模式”,并具体分析其教育目标和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开设心理课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方式和专业化途径,然而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各初中学校的心理教育课开展得非常不平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机械化、学科化等问题.为使整个心理教育工作体系更加成熟、完备,山东省威海市城里中学立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操作,对实践做了系统梳理和工作反思,力图构建符合初中实际需要的心理教育课类型、目标、原则、内容与评价机制,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成熟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主要就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作出理性分析和匡正,以防心理教育本质被曲解和“异化”。  相似文献   

4.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缺少统一的教材与课程标准,成为令班主任、心理教师头疼的难题,怎样的课可以称得上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思考,从以下三个"走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心理辅导课有时也叫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心理辅导课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因此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近几年,除了心理辅导教师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也渐渐开始尝试开展心理辅导课。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误区及其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主要就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作出理性分析和匡正,以防心理教育本质被曲解和"异化".  相似文献   

7.
应俄罗斯教科院喀山职业教育与心理研究院之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派出的以高宝立研究员为团长的教育访问考察团,于2007年9月17-28日对俄罗斯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和教育科研等进行了考察。出访期间,考察团先后访问了俄罗斯教科院、喀山职业教育与心理研究院、喀山大学、埃拉布格师范大学、喀山市第三十九中学和第二中学、喀山市儿童活动中心、埃拉布格文科学校、圣彼得堡传统文化艺术学校、圣彼得堡一六一中学、戈日烈瓷器厂和戈日烈工艺学院等;  相似文献   

8.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高中,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所谓"三个融合"即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学校教学的融合,为此,学校确定了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以此进行国家课题"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的实践探索,特设两个心育特色班进行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严格来讲,心理教育属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其实,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最初是规定在中小学这个范围,其服务对象也是中小学。大学心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较中小学要晚,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从一开始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实践中得到了高度重视。虽然说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较为系统、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但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科学形式的心理教育都是舶来品,这又为学校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们对心理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还存在不少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科学的认识论、系统论为理论依据,提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将心理教育、生理教育与伦理教育进行"三理"整合;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进行"三课"整合;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三教"整合的教育模式,把这"三个"整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并将其统筹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体现独特性,又体现互补性,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