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结合习武历程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道德人格在习武中的重要性及习武对道德人格的形成进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塑造与培养道德人格的方法,并有机地结合了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传统武术文化对习武者意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在结合自身的习武历程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意志力在习武中的重要性及习武对意志品质的磨炼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塑造与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且有机结合了具体的武术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阐述,以期为习武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杨俊  赵旎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47-48,52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大学生习练武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习武动机。文章进一步对大学生习武动机的激发、培养与大学生习武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方面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自古习武便有习武先习德的说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阐述习练形意拳对人的习武品性形成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塑造形意拳习练者的习武品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术底蕴深厚的甘肃省天水市农村武术为调查对象,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由于诸原因引起的习武人群减少、习武氛围淡化等现状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使武术传统文化在广大农村更好地普及和开展,为全民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对沈阳市四大公园常年坚持习武的中老年人相关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辩证的方法论证习武与人类寿命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的健身功能是毫无疑义的,习武与长寿的基本关系,与习武规律、习武方法、交手伤力有关;人的寿命长短与武术水平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作为保健手段的太极拳将成为21世纪群众体育的新时尚,结合高科技的应用,太极拳的保健功能会得到充分释放,并与人的寿命联系更加密切,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武术运动自身的特征、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等方面,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必须从武术自身的特征出发,用武术自身的特点、优势来吸引学生学习武术;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做好表率来引导学生学习武术;贯彻"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方法出发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环境和竞争的气氛来培养大学生习武兴趣。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武术教学模式在对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激发学生习武兴趣及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用与功效性评价方面的情况,得出结论: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相结合是较好的武术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武术理论认知水平、习武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用功效性有较高评价;适度增加武术教学中实战对抗练习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的学习规律与高校武术教学现象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古今武术学习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着重分析了传统与现代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的特点与差异,研究认为:现代习武规律是对传统习武程序的继承与发展,但现代的武术教学中对它的价值把握不够全面,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古今武术学习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着重分析了传统与现代习武的基本程序及规律的特点与差异,研究认为:现代习武规律是对传统习武程序的继承与发展,但现代的武术教学中对它的价值把握不够全面,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缺乏系统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为武术教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域武术文化是指通常由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中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痕迹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既包括人民主体在武术实践活动的对象性结果,也包括人民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武术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综述,得出人在武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当代学者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结合武术文化实践,运用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阐释武术文化的视觉特性。认为武术套路的视觉特殊在于:在武术套路表演过程中,观众的“看”与自我的“看”形成了视觉文化的运作“场”;传统武术的“内视”———武术对“形—气—心”一体三相的内视自觉,体现了“一人天,合内外”的大生命洪流;武术套路对技击实践的思维超越及对技击意境的精神表达,参与并形成了语言。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武术套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套路结构的内涵和当下普通高校教学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结论认为:武术套路结构的本质是指攻防运动过程在演练场地上的轨迹化;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课教学弊端主要集中在忽视拳脚、架势练习的质量,片面强调布局的空间层次性;改革方向为:“优化难度、注重练法,突出技击、强调单式”——走培养健身武术与终生体育意识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高校武术课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并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学生基本功差失去习武兴趣;武术教学方法单一;武术课教材滞后,忽视武术理论教学。建议采取优化武术师资队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小组单位练习、完善武术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提高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美学视角对武术套路中的形、神、韵及相互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证明了形、神、韵是体现武术套路运动之美的重要方面,而武术套路运动之美又贵在形、神、韵三方面的结合。文章就此提出静势定眼,动势随眼等训练方法,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训练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解析中国武术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透过习练中国武术的过程,感悟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成人"的学问。该文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的方法,以哲学为理论支撑,从生命哲学的视野出发,剖析中国武术如何使人"成人"的过程。得出:"乃文乃武"是中国武术的"成人"圣图,"武以文养"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策略,"武以成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道路,"武以达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结果,通过习练武术的过程,使习武者从生理上的"人"达到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人。研究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是一门"成人"的深厚学问,习武者通过对中国武术的不断修习,能够逐渐达到由感知到内省、由身体到品行,内化为内在人格的养成,人生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解析中国武术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透过习练中国武术的过程,感悟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成人"的学问。该文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的方法,以哲学为理论支撑,从生命哲学的视野出发,剖析中国武术如何使人"成人"的过程。得出:"乃文乃武"是中国武术的"成人"圣图,"武以文养"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策略,"武以成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道路,"武以达人"是中国武术的"成人"结果,通过习练武术的过程,使习武者从生理上的"人"达到具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人。研究最后指出:中国武术是一门"成人"的深厚学问,习武者通过对中国武术的不断修习,能够逐渐达到由感知到内省、由身体到品行,内化为内在人格的养成,人生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哲学思辨的方法,探索新时期武术审美教育的当代使命与实践方略。研究认为:新时期武术审美教育肩负着弘扬中华审美文化、提升民族素质和民族体育价值品级的文化使命。武术审美教育应立足于武术审美文化理论,涵盖武术技艺、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内涵。通过武术教学、影视、竞技等路径渗透武术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培育高尚的艺术素养以及对武术之美的鉴赏力、创造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融入日常生活中武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武术的艺术生成过程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生成于人类日常生活的艺术,艺术的武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武术不但能够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需求,更主要的是与日常生活的相互融合可以促进武术的未来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各方面发展迅速,在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习武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在发生着不同的改变,那么,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受到影响的程度与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否存在着关系呢武德作为武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让习武者了解到武术的真正内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蔡龙云先生在多年对武术的研究,并构成其特有的武术思想体系作为研究根本,深入了解蔡龙云武德思想对当代习武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