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期间,被封控在宿舍的大学生运动锻炼与状态性焦虑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人口学资料分析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状态性焦虑量表(S-AI)对上海市内某所应用研究型高校1682名大学生运动锻炼和状态性焦虑的基本特征展开调查。研究结果:(1)运动量与状态性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性(r=-0.107,P<0.001)。(2)性别方面:男生运动量高于女生运动量(t=4.406,P<0.01),女生的状态性焦虑水平高于男生(t=-2.977,P<0.01)。(3)年级方面:大二学生运动量高于大一学生运动量(t=-4.453,P<0.01),状态性焦虑水平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4)专业方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运动量和状态性焦虑水平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5)在线健身方式方面:参与网红直播课的大学生运动量明显高于参与校线体育课的大学生(t=3.998,P<0.01),且状态性焦虑水平也显著低于参与校线体育课的大学生(t=-2.050,P<0.05)。结论:疫情期间,封控在宿舍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等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计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手机依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处于中低等水平,主要表现为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短、运动频率较低、运动量较少;男生体育活动等级明显高于女生,文科生体育活动等级显著低于理科生。(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深;男生手机成瘾倾向显著低于女生,文科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理科生。(3)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体育活动等级的手机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从无运动量到中等运动量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中等运动量与大运动量之间无明显差异。(4)除突显行为外,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体育活动等级均能显著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其中,性别指标显著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体育活动等级显著负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轻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且中等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意向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评价一般,体育情感得分高于其他;不同年级和性别对体育态度的各个纬度和总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大4与其他年级在体育态度总分和体育认知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态度各纬度之间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体育态度总分、体育情感与体测成绩非常显著正相关.建议: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培养体育情感,重视高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汉族、土家族男大学生最大有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族和土家族男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心肺功能水平。以PWC_(170)值推算VO_(2max)发现,汉族男大学生身高、体重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体脂%和去脂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PWC_(170)值两民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WC_(170)推算VO_(2max),绝对值汉族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相对值两民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69岁人群血压以及不同BMI、腰围、腰臀比水平等与血压值和高血压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取52614例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人组、老年人组调查资料,统计年龄、性别、城乡种类、BMI、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体质评分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血压值与年龄、性别、城乡种类、BMI、腰围、腰臀比、体质评分关系密切(P<0.01);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子的血压值显著高于女子(P<0.01);乡村居民的血压值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P<0.01),城市体力劳动者血压值高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P<0.01);体质未合格组的血压值高于体质合格、良好、优秀组(P<0.01);以BMI分类人群的血压值依次是肥胖﹥超重﹥正常﹥偏轻(P<0.01);腰围超标和腰臀比超标人群的血压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高血压总检出率为17.4%,男性为20.53%,女性为14.44%,男子的检出率高于女子(P<0.01);在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之间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腰围和腰臀比超标者检出率高于正常者(P<0.01);在不同体质等级之间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压值随年龄、体重增长,并呈现明显的性别、体型、体质等级、城乡差异;高血压检出率与性别、体重、体型、体质有密切关系,控制体重和腰围,增强体质,是非药物降低血压值、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运动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不同运动习惯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差异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按照是否有运动习惯,将30名尼古丁依赖男大学生分为有运动习惯组(HE组)和无运动习惯组(n-HE组),使用斯滕伯格范式和Go/NoGo范式测量其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HE组的工作记忆和抑制能力显著好于n-HE组(P<0.05)。2)HE组肠道微生物中β-变形菌纲、丹毒丝菌纲、伯克氏菌目、产碱杆菌科和萨特氏菌属等丰度显著高于n-HE组(P<0.05),埃希氏菌属作为有害菌在n-HE组丰度高于HE组(P<0.05)。3)代谢组学分析表明,HE组γ-氨基丁酸和乙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n-HE组(P<0.05),n-HE组肌氨酸和鞘氨醇含量显著高于HE组(P<0.05)。4)肠道菌群中产碱杆菌科与认知功能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普雷沃氏菌科、拟杆菌科、孪生菌科等与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0.05);代谢物中吡哌酸、吲哚与认知功能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体育院校大学生诚信现状,以558名体育院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检验和比较了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业成绩学生之间考试诚信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存在诚信水平的显著差异;大学男生诚信水平要显著低于女生;学科学生诚信水平显著高于术科学生;学业成绩优秀学生诚信水平显著高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深圳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514份问卷调查以及体质检测的统计数据,对深圳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体质达标现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深圳大学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体质得分测试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男子体质综合得分较差组与优良组在强迫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女子体质综合得分较差组与优良组在焦虑强迫因子得分上和偏执强迫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某些方面的心理因素对体质水平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不同项目对女大学生骨密度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及探讨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法国产UBIS5000型定量超声仪和韩国产Biospace InBody 3.0体成分仪对校羽毛球队、武术队、篮球队、定向队、健美操队和游泳队共计56名女大学生进行左跟骨骨密度和体成分(去脂体重,体脂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①篮球项目的女大学生跟骨BUA与其他项目(除羽毛球外)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跟骨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羽毛球项目跟骨BUA和SOS与游泳和武术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健美操项目跟骨BUA与游泳、SOS与武术和游泳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项目去脂体重以篮球项目最高,武术项目最低。体脂率以游泳项目最高,羽毛球项目最低;③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女大学生跟骨BUA,SOS与BMI、去脂体重、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P<0.01);BUA与体脂率存在低度负相关(-0.29,P<0.05);SOS与体脂率无相关关系。结论:①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跟骨骨密度(BUA)和骨强度(SOS)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以力量性项目和冲击性项目对提高骨密度最有帮助,参与篮球、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的大学生骨密度相对较高。②不同运动对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结合大学生去脂体重与骨密度的关系,建议女大学生在身体成分上应增加和改善去脂体重量以达到增进机体骨密度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剖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症状,探究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1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手机成瘾量表测试;通过将270名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分成8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开展持续8周的运动干预实验;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对羽毛球运动经历与非注意盲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羽毛球运动是否能够减少大学生非注意盲现象的发生。方法:研究选取符合要求的羽毛球专项大学生20名作为羽毛球专项组,非体育专业无规律运动习惯的普通大学生2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动态和静态非注意盲两项测试。结果:在静态非注意盲任务上,两组被试主任务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在关键试次中对新异刺激的觉察率(25%)与普通大学生(1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动态非注意盲任务上,两组被试主任务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在关键试次中对新异刺激的觉察率(30%)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5%)(P<0.05)。结论:羽毛球运动经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态非注意盲现象的产生,但无法减少静态非注意盲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问卷》对柔道运动员和一般大学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类型的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之间男柔道运动员与男大学生均无显著差异,女柔道运动员双性化人数与女大学生相比呈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柔道运动员在双性化和恰当定型两种类型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等级柔道运动员在性别角色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调查昆明市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心理活力状态的现状,分析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昆明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一般,总体来说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是很好;二、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指数成正相关,体育锻炼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认知活力、情绪活力、行为活力、动机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指数越高其心理活力越高,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活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晚期运动预适应保护效应中大鼠心肌αPKC表达和分布的变化,探讨该变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力竭组(EE组)、晚期运动预适应组(LEP组)和晚期运动预适应+力竭组(LEP+EE组)。采用一次间歇性大强度跑台运动建立运动预适应动物模型,采用一次力竭跑台运动建立力竭动物模型。运用蛋白质印迹法,定量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PKC和p-αPKC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检测大鼠心肌细胞αPKC和p-αPKC的分布。结果 1)蛋白质印迹。①αPKC:与C组比较,EE组和LEP组αPK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E组比较,LEP+EE组显著降低(P<0.05)。②p-αPKC:与C组比较,EE组p-αPK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E组比较,LEP+EE组显著降低(P<0.05)。2)免疫组织化学。①αPKC: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以颗粒状弥散分布在胞质中或聚集在闰盘处;各组差异在于颜色有深有浅,颗粒或大或小。②p-αPKC:免疫阳性产物呈棕黄色,C组和LEP+EE组分布在胞质中;除上述现象外,EE组有细胞膜聚集和核染现象,LEP组出现细胞膜聚集现象。结论αPKC参与了LEP效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在该作用中αPKC表现为表达水平和激活水平均下调与定位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拓展训练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在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毕业后走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拓展训练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推动自身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体育专业舞蹈生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从自我觉察、自我调控、觉察他人、自我激励和人际关系5个方面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舞蹈大2、大3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3和大2学生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2)大3学生在自我激励和人际关系比大2的好,但在其他3方面均比大2的略低;(3)男生和女生在以上前3个方面的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4)男生在自我觉察与自我调控两方面的能力均比女生好,但在觉察他人方面的能力却低于女生。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其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可能的原因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与大学生全人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92%。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年级的低、中、高运动强度和频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全人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2.55,SD=0.43),其中女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职业、智力、情感、精神、身体健康维度均高于男大学生,两者在财务、社会、环境健康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四年级最低。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全人健康模型中得分最高的维度。在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上全人健康得分最高,低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高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低。由此可知,引入国外全人健康测量工具,用来评估我国大学生群体,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相关变量的检定与研究假设相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人健康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和特质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著性差异。所调查的大学生的特质焦虑与留英学生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国内学生明显高于留英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