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机能能力及神经类型分布特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八一女排运动员大脑的机能能力和机能特性及神经类型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女排选手的适应性大脑皮质机能活动特征和项目的适宜性神经类型,为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了神经类型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导引保健功”提高中老年妇女神经、心脏机能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31名练习“导引保健功”的中老年妇女3个月前后,神经、心脏机能指标的测试分析,论证了该功法提高人体神经、心脏机能的方法及原因,为指导人们更好地练习“导引保健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老年迪斯科健美操对人体机能形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老人迪斯科健美操锻炼对人体机能、形态的影响,我们对坚持健美操练习四个月的30名离退休干部(男14人平均年龄61.5岁,女16人平均年龄56.6岁)进行了10项形态机能检查,其中16人作了STI测定,结果表明这种迪斯科健美操有助于增进老人身心健康,对延迟神经、心血管系统及运动器官的衰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论述了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了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以及它在调节心理、健脑、改善心血管机能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给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记忆、认知和运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动记忆领域中,注意机能、认知表征、表象过程和信息编码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从组织结构、言语标记、心理表象,心理练习和预选动作等5个方面,论述了从认知角度探讨运动记忆问题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现代运动记忆研究与经典记忆研究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学习的“突触强化”学说为理论前提,从神经信息的角度,探讨运动技能学习的微观机制。认为:在个体的神经系统发育中,突触的形成有赖神经信息的传递运作;成熟突触是相对神经信息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特殊的形态结构分化;突触可塑是其结构与机能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在神经信息导通状态下的、由“可塑”向“特定”方向发展的不可逆的有序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根据瑜伽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利用运动处方的科学理论,制定出符合高校体育专业男生的瑜伽运动处方,在课余时间对高校体育专业男生进行为期18周,每周5次的瑜伽练习,实验表明:高校体育专业男生进行瑜伽运动处方的练习能有效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并能良好地控制心理,达到理想比赛心理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对参加力量练习和有氧练习的100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前后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的对比测试与量表评定,探讨不同运动形式对男生体质影响的差异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男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相比,力量练习对于男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影响最多,而有氧练习尽管对男生体质有影响,但是和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体育锻炼中,男生更加适合以力量练习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选用18~20日龄昆明种同源小鼠,经配对,随机分配于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练习8周后,同时处死两组小鼠,分别在大脑半球躯体运动区、脊髓腰骶膨大处取材。Nissl法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运动组的大脑皮质运动区V层锥体细胞核仁大于对照组(P<0.01);脊髓前角细胞胞核、核仁也大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10.
气功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是经后天人工训练所诱发的人体潜在能力.本文对气功初步进行了生理学基础分析:用生理状态归纳了气功过程的简要模式,论述了慢而细长的腹式呼吸型式的生理学和生物学意义,初探了气功意念和入静状态时大脑皮质所处的“特殊激化状态”的生理机制.并用控制论和运动观点分析气功的机理及效应.气功的实质是神经中枢机能的调节过程,气功在由意念入静状态到归复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机体获得了祛疾、强身、抗衰老、机体年轻化等效益.气功为人体生理学探讨和研究人体机体小宇宙的复杂机能,激发人体潜在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球类运动员的耐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供能因素,以及机能性和生物力学性的节省化。"生物供能因素"不仅指所有运动供能系统的可能性,而且指在完成练习过程中保障生成和恢复能量的机体所有机能系统(呼吸、心血管、血液循环和植物性系统)的可能性。对运动员呼吸系统产生综合性作用的"新呼吸"牌练习器是值得关注的。"新呼吸"牌练习器对运动员机能可能性(呼吸、心血管系统等)的作用程度取决于同时使用身体、生物力学和生理因素。这些因素是:1)可调节的对呼出气量的机械阻力;2)对呼出气量的低频率振动;3)完成高强度身体练习。使用练习器可以提高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作用的强度和针对性,从而为完善运动员有氧和糖酵解运动供能系统建立前提。  相似文献   

12.
“闭眼投篮”练习方法教学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运动技能是在多种感受机能的参与下完成的,在视觉、听觉、位觉、触觉、本体感觉中,本体感觉是运动技术形成的基础。在我院篮球专项班学生在教学中增加“闭眼投篮”的练习,运用“闭眼投篮”练习与传统的投篮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有助于迅速掌握投篮基本技术、技巧,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而且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运动负荷强度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运动负荷是指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手段与方法,以及比赛对运动员机体与心理所施加的刺激表现出来的,运动训练作为一种“应激状态”而对运动员身心产生影响,因此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维度,二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而心理负荷的客观表现过程就是生理负荷的增加。运动训练是一个身体形态和机能与外部特定行为和活动相互适应的过程,外部行为与内部机能状态的矛盾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而内部机能状态的改变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因此,运动负荷本质上是一个生理学的概念,它的评价应当立足于内部机能状态的改变,即“内部指标”,而不能单纯依赖于“外部指标”,即外部行为和活动的强度;本文还就目前的运动负荷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科学的运动负荷评价应当涵盖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两个方面,以客观的生理指标作为依据,而且能够反映运动负荷的构成特定和变化特定,并具有在运动训练中推广和应用的其他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东北大秧歌对老年人体质状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扭秧歌是一项具有较强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运动,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和社会现实情况分析,东北秧歌动作简练、韵味浓厚、节奏欢快,易于为群众所接受,是一项全身性运动.扭秧歌时肩、肘、腕、髋、膝、踝和躯干各个环节都参与运动,对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增加肌肉力量,促进骨的合成代谢及提高身体机能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伴随着欢快的节奏扭秧歌,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扩大老年人社会交流,减轻孤独与寂寞感.根据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设计出相应的秧歌练习运动处方,并对研究对象实施为期1年的监测,对秧歌练习前后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秧歌练习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及其因素,从而为广泛深入开展老年秧歌活动提供科学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教学实验法,研究连续强制信号在跨栏跑教学中的作用,栏上方横杆为强制信号,连续运用在跨几个栏的完整练习中。实验证明,栏上方横杆下连续过栏练习能有效预防跳栏、过栏停顿等错误动作的出现,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跨栏跑技术的掌握,这表明,在某些运动技术教学中,连续强制信号的合理运用能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群众喜好的一项体育运动。武术中某些拳种健身却病的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曾于1956、1978年先后两次研究过武术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北京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1959),梁永汉等(1981),曾对练习太极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中年女教师瑜伽运动锻炼效果进行研究。针对目前高校中年女教师健身运动的现状和生理特点,以河北师范大学中年女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一个学期的以瑜伽运动组合为练习内容的教学实验,对运动干预前后女教师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瑜伽运动对改善和提高中年女教师身体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超声多普勒仪、视深度测定仪、闪光融合阈值测定仪、神经过程测定仪以及遥测心率计,测试了48名18—20岁男性受试者在安静时相、接受水平旋转刺激时相、旋转后的恢复时相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视功能指标和神经肌肉系统机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反应速度和肌肉运动速度。受试者接受水平旋转刺激后其反射时和运动时都明显延长。此外,水平旋转刺激对心功能具有正变时效应和正变力效应影响,使其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升主动脉血流加速度峰值显著提高。旋转刺激后受试者视功能指标有轻微的变化。实验未发现球类、散打、径赛等项目对前庭功能稳定性有良性促进作用。实验表明,旋转刺激对机体神经过程和植物性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提示与之有关的运动项目应对前庭功能稳定性训练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女大学生健美教学中实施交叉性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单一乏味纯力量练习的传统健美课教学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没有改善作用,还导致了女大学生耐力素质明显下降;交叉性运动处方健美教学能有效的帮助女大学生消除身体脂肪、塑造完美体型,明显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提高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用实验等方法探讨不同的学习材料呈现方式和练习方案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束后即刻测试运动技能成绩显示,练习方案在学习材料呈现方式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显著,传统讲解附图示结合传统练习附自解组的运动技能操作成绩最优;一周后运动技能操作成绩保持测试显示,学习材料呈现方式在练习方案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显著,传统练习附自解组结合传统讲解附图示组的运动技能成绩保持优于其他组。结论: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者的自我解释和附以图示的技术讲解对运动技能学习绩效将产生积极影响,传统讲解附图示结合传统练习附自我解释将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绩效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