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本研究对农村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辍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子女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母亲外出务工则会显著增加留守子女初中阶段的辍学概率。此外,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留守子女的初、高中阶段的辍学概率;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子女相比,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留守子女越不容易辍学;家庭子女数和机会成本会提高留守子女初中阶段辍学的概率。因此,为降低农村中学阶段子女辍学率,政府应当增加农村妇女当地就业机会以减少母亲外出的影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子女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并为高中阶段和多子女家庭提供教育补贴。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4717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就读高中类型的差异.结果显示:家庭职业阶层、父母受教育水平、收入、城乡居住地对子女获得优势高中的就读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种家庭背景变量发挥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这两种家庭背景变量对子女就读私立高中的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方向不同,前者发挥的是正向促进作用,后者则是负向作用;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入读优势高中机会发挥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家庭背景因素.这提示职业阶层位置较低但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可充分运用这种优势促使子女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实现下层精英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即将全面脱贫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2018年国内10个贫困县4939户家庭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视角探析贫困地区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因素对子女受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比文化资本的影响更大,而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随着子女受教育阶段的提升而增大;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家庭人均收入及家庭文化资本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在子女受基础教育各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教育承受度是影响贫困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户和父母教育观念等对子女就读小学阶段的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贫困家庭在子女就读小学阶段时额外增加的校外教育支出,使其家庭教育承受度和教育期望均明显降低;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初中阶段家庭人均教育支出的两大显著性因素,但家庭教育承受度、建档立卡家庭、父母教育观念和父母教育期望这四个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中时期,仅有家庭人均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两个因素对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在我国全面脱贫之后,国家仍需继续加大为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良好教育机会的力度,而学生家长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不断提升家庭文化资本,以切实降低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存在差异,基础阶层子女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较易获得入学机会;在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社会阶层差异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最小;当父母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背景时,其子女进入各层次、各类型高等学校的机会均有大幅提升;家庭收入高低对子女是否进入民办性质的院校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山东、河北、广西三省的农村调查数据,分析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对孩子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方面的影响,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教育投资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在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并不存在用“学习设施投资”替代“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的现象,相反,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对子女的学习设施投资和与子女互动时间投入同时增加.研究还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对子女教育投资影响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在子女学习设施投资方面更加偏爱女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趋势逐步增强,城乡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差距的扩大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然而,教育机会只是对某一代人受教育状况的描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情况下,若教育流动性足够强,父代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将向子代的教育机会均等演变。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别从城乡居民和城乡户籍双重视角对我国城乡教育代际传递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父母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受教育水平有显著传递效应,区别在于父亲教育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影响显著,而母亲教育背景对子女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机会影响更大。父亲教育背景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并未有显著的城乡差异,但是母亲教育背景对子女教育影响呈现显著的城乡差异。从城乡居民视角分析,城镇地区母亲学历对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具有显著正影响;从城乡户籍视角来看,母亲教育背景对农村户口子女的小学入学机会影响更大,而对城镇户口子女的大学入学机会影响更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应当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和农村户口受教育者倾斜,增强教育代际流动性;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消除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将有利于在长期内确保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雏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正>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独生子女的增加,使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同时由于农村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不能充分理解,应试教育观念仍然难以避免。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家长开始认识到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家长在孩子受教育方面的支出减少,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逐渐减轻。但是由于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广西壮族农村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我们对广西某县4个乡镇的409名壮族农村儿童(平均年龄为77个月,标准差为3.63)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根据美国研究院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和父母问卷改编而成。结果表明,父母是否在家对儿童入学准备成绩有一定影响。根据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等分组的儿童在入学准备成绩上有显著差异。回归统计分析表明,家庭学习环境、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是预测儿童入学准备成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家庭的教育投入水平和质量受到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子女数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整个社会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社会、个体是三个基本维度。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有利于提升对现代教育投入的认识、改善家庭教育投入的水平与结构、促进教育投入与社会的互动发展,以及推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公共投入存在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支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背景 影响儿童家庭幸福感的因素很多,通常认为儿童的家庭幸福感主要与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有关。但是由于父母自身的局限性,如受教育程度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水平等,导致父母在情感态度、心理、行为、思维判断、观念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完善。尤其是农村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和过失屡见不鲜,父母与子女间时常发生让人不解、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几种普遍存在的农村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并分析每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指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性,父母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性格良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属性。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是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我国教育体系结构失衡问题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是普及高中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从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年限及特点来看,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来看,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普通高中义务教育的实现,依赖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加及三级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依赖于既有成熟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孩子的教育成本,政府和家庭应该怎样分担?家庭应该承担多大比例才合理?正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刘岩代表说,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应由政府提供,非义务教育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在农村,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农民不得不承受了相当多的教育负担。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这也是我国农村消费启动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摘自新华网)教育成…  相似文献   

19.
楚红丽 《教育学报》2008,4(6):87-94
家庭内外影响因素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及其结构的变动。家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家庭总人口数、子女数、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支出状况、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对子女成绩的满意度.外部因素主要有:教育阶段、所处地域(家庭所在地区)。比较城市和县乡村支出的影响因素,城市家庭“支出总额”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结构、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大多受其影响;城市家庭“校外支出”不受子女性别、单亲家庭、家庭总人口数、上半年支出的影响,而县乡村家庭受其影响。这可能说明非城市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受到更多内外环境的制约和约束。  相似文献   

20.
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背景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子女受教育程度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社会资本三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共同对子女受教育程度施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