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节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内劲站桩功的医疗作用“内劲一指禅”站桩功系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马步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点是有棱有角,不追求意和静,男女老幼皆可学习,易学,易懂,效果快,不易出偏差。在站桩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架式站得越低越能产生“内劲”。武术称为暴发力。骨骼肌肉都要保持相应的支撑力和收缩作用,这样就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适应血液循环的重新分配,血的流量加快,肢端血容量增加,练功  相似文献   

2.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3.
杨兆麟 《武当》2010,(8):38-38,39
桩者,乃立木于地下也。桩功则是指习练者形同木桩,按某一特定的姿势立身于地面所进行的训练。桩功通常是站桩功的简称,它是武术与气功的重要训练方法。在少林拳和太极拳中,有蹲马步的桩功训练,形意拳有三体桩,大成拳则把站桩功作为重要的基础功法。此外,无论养生气功,还是硬气功,多数都是在桩功的状况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正> 功理浅释气功古称导引、吐纳、按跷、行气等,是中国古代健身、养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祖国传统医学相关紧密,是一种进行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人们通常把气功分为动功,静功两大类。动功在练功时以动为主,以静为辅,通过呼吸锻炼,意念的集中和运用,有特定含义的肢体动作等练习方法,调节和增强身体各部的生理功能,提高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静功则是通过静坐、站桩、调身、调息、调心等  相似文献   

5.
一、正常疲劳与非正常疲劳现象的原因内劲马步站桩(下文简称站桩)是练功者练气、聚气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站桩时肘,膝、踝,需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上虚下实(动作要领详见87年《体育与气功》杂志第二期),因而下肢必然承受一定的力度,骨骼肌呈收缩状态,外静内动,血液循环加快,除肾上腺素和甲状腺分泌增多以外,人体产生热量也将成比例增加如轻体力劳动者平均每小时每  相似文献   

6.
当前拳术界有两种现象,一种只强调站桩,认为走架是对实战技击的束缚;另一种是走架中热衷于一招一式,桩功不认真去站,忽视了整劲的锻炼。下面依据个人体会谈谈拳术习武中站桩及走架两者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站桩即在松静自然的前提下,通过调形、调气、调意,去拙力以求得整劲。调形要做到头似顶非顶、沉肩  相似文献   

7.
“钓鱼也是一种气功锻炼”,这是我近两年学习气功理论和在垂钓中体会到的。气功的功理功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涵养道德,默念意识(即调心),调整呼吸(即调息),引动形体(即调形)。”调身、调息、调心是气功的三要素。而垂钓活动的全过程,是完全符合气功的功理功法的,也符合气功锻炼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大成拳试力     
王红宇 《武当》2003,(12):34-35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传统武术劲的系统训练方法及科学原理;方法:在对传统武术站桩练劲进行科学创新再指导6名运动员训练;结果:接受站桩训练的学员训练100小时后全身主要肌肉均建立一种反射,此反射能在特定的姿势下被激活,并且此反射被激活后使肌肉贮存弹性势能而增加出拳、出腿的速度和力量;结论:传统武术劲是符合现代生理学的一门科学的运动技术,它的原理就是人体在紧张性牵张反射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建立的一个高级的运动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0.
赵继锋 《精武》2006,(4):44-45
大成拳的站桩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肢体间架基本不动,同时配以适当的意念活动,而达到改变身体素质的一种运动方式。初习站桩,要求定形定意。此阶段的训练目的,通俗地讲,就是解决由“不通”到“通”的问题,即通过站桩训练去掉人体后天形成的僵、拙、滞劲,而求得拳术所需的体质,这是大成拳的入门训练。此阶段的练习, 学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站桩时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切不可别出心裁,就像小学生写字一样,一定要横平竖直,只有先合乎规矩,日后才能脱离规矩;其次,站桩不久就会有肌肉酸痛、四肢不适等不良反应,此时一定要坚持继续锻炼,切不可知难而退;再者就是站桩时的意念问题,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其实这时站桩的最基本意念就是不忘桩功要求,如头顶脚踩、肩撑肘横、撑三抱七等,做到即可,暂时可不必做诸如淋浴、踩棉、矛盾等假设意念,待站桩有一定基础后,再选择去做一些适合自己的假设意念活动,而不要一开始站桩就执着于意念活动的训练。进行站桩训练时,要使全身处处畅通,不使有滞塞处,就像用水管浇水,不能使水管有折叠而导致水流不通。王芗斋先生所说的“臂半圆,腋半虚”正有此意。圆与瘪相对,虚与实(紧)相应,即要浑身大小关节都含似曲非直之意,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凝神静意,守空洞保清虚。  相似文献   

11.
一、武术套路中静力性动作的力量训练 静力性动作是指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使人体保持某一特定位置或对抗固定不动的阻力练习形式称为静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能更有效地提高肌肉的张力与神经细胞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龙 《武当》2015,(1):16-19
(接上期)二、中三法中三法乃出劲三法,系身法所在,也是走劲化劲的关键。即旋腰、转胯、气转黄庭,贯彻始终。凡练武之人,必然要经历练力、发力与用力三个阶段。劲的本质是力,本文在这里用"力"字,完全是从俗之说。练力是练腰腿手臂掌指的基本之力,是积蓄能量的阶段。主要功法有伏地通臂、二指禅、铁牛耕地、卧虎劲、翻杠子、翻袋子和石锁功、铁砂掌及铁拳功等等。单坠练腿力,卧虎功练臂力,二指禅练指力,铁牛耕地功练腰臂指腕力。要想功力深厚,非得站桩以培养筋骨之力。通过站桩,使肌肉放松以获得沉劲,使全身形成牢固的整体"屋架"结构,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3.
刍议气功与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中西方早期体育形式入手,阐明古希腊之“体操”中国之“导引”的健身运动都类似于今天的徒手体操。而“导引”一词是今天气功的另一种名称,主要的作用是调身、调息、调心。明确气功具有体育的特征,确定体育部门对气功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组织体育工作者对气功的科学形究与认识,以体育锻炼的一般卫生原则认识、解释、引导气功,消除有神论思想对气功发展的不良影响,焕发气功作为传统民族体育形式的勃勃生机,使气功在体育科学的领域中健康发展。通过新闻立体化的宣传,更多的消除练功中的唯心认识,增强唯物的观念,使气功真正能在全民健身运动中起到愉悦身心、健全体魄、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仁杰 《精武》2003,(1):46-46
真劲就是大成拳的自然力,或者称内劲,浑元劲,自然真劲的主要培育方法就是站桩。  相似文献   

15.
关于站桩     
张方 《精武》2011,(1):39-39
萧天石先生在《道海玄微》之中有论曰:"南宫列仙派之站桩功法,属辅助道法中的气功门,乃一种初入道之基本功法,如武林中之以站桩功为基本功者然。"又云:“练站桩功,其效且可增强丹田(下腹)势力,脑力灵性、体内养分及筋络活力,故武术家谓:‘练三年太极拳,不如练一年站桩功。”  相似文献   

16.
健身气功调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里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调身、调吸、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简称三调.养生也称摄生,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健身气功调身、调吸、调心的特点出发,运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探讨健身气功调养方法.研究证明,健身气功三调内涵丰富,对于调养身心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7):33-34
“试力”又称之为“摸劲”、“找劲”,是大成拳七步功法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芗斋老人曾说:“此项练习是练拳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由此可见,其在大成拳系列功法训练中的重要性。“试力”是在桩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在静止不动的站桩状态求出了力(内劲)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项训练。在此所指的力,主要指筋骨之力,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筋骨主要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主要靠筋骨的力量才得以站立和行走,四肢才能屈伸。  相似文献   

18.
孙宏建  李照山 《武当》2006,(7):24-25
王芗斋先生强调: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大成拳之所以把桩功放在首位,就是因为站桩能获取技击所需要的力量体系,尤其是站技击桩,则可达到培养锻炼“内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2)静力性力量训练强化肌肉力量的训练静力性的训练方法也是强化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它是持重物在肌肉坚强用力时其长度不发生变化的力量练习,也就是对于不动的固定物,采取姿势和关节角度不变的、集中发挥力量的方法。发展静力性的肌肉力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侠门站桩功     
李国兴 《武当》2007,(5):33-35
站桩功在我国传统武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集内家拳学为一体的王芗斋先生,便是以桩功为母创立了大成拳,并以桩功修持为核心功法,以求取一切所需之内劲。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站桩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