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新时期的角色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由“经师”型向“人师”型转变;由“管理型”向“学者型”、“研究型”转变;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发达国家正有机地整合教师的职前培养教育和在职进修教育,从终身教育的观点出发,在延长职前教育年限的同时,努力把握在职教师的进修教育,旨在提高教师的资格水平和素质能力。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教师教育进行改革的根本转变是由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变为以认知科学和质量研究为基础。教师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teacherastechnician)变成为专家的教师(teacherasprofesional),教师教育由过去的训练模式(training)演变成开发模式(development)。在大多数州,教师必须具备学士学位,接受4或5年的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如何优化教师的科研素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从原因、要求和对策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的定向培养模式向开放的非定向培养模式的转变,为确保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准.教育部师范司特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研究”,以便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资质和教育质量的考核认定。课题由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主持,课题组成员有夏惠贤、高耀民、夏正江、岳龙、李生兰等。本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编按]  相似文献   

5.
胡江霞 《培训与研究》2001,18(1):60-63,68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者。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特殊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教师职能转变的趋势,提出了由“经师”向“人师”,由“学科教师”向“一专多能教师”、由“执行型教师”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基本主张,为教师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提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一体化以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总目标,以教师教育的纵向各阶段和横向各方面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实际运作为达成目标。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大学为本位的模式;二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本位的模式,简称校本模式;三是以大学和中小学相结合为本位的模式。每种模式一般包括观念一体化、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方法一体化等具体层面,其中观念一体化、目标一体化是基础层面,本文仅以“校本”模式中的观念一体化和目标一体化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问题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综合性大学为发挥多学科优势,适应教师教育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要求,在教师教育上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子,有必要深入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提倡教师教育模式的多样化;(2)必须把教师教育深度融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中;(3)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必须加强政府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蕉岭广播电视大学三年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实践和体会,研究探索山区电大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这个课题,找出转变途径和经验标准。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21世纪,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由传递知识的“搬运工”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转变;由单纯的书本知识的复制向创造力的激发转变;由专业浅显的教书匠向“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转变;由领导和管理向学生的合作转变。班主任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工作艺术性是摆在所有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的定向培养模式向开放的非定向培养模式的转变,为确保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准,教育部师范司特委托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研究”,以便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资质和教育质量的考核认定。《幼儿教师教育资质标准(高等专科层次)》即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本刊将该成果全文予以刊发,以供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特殊师范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 ,这是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使然。但是随着社会变迁 ,特殊教育的发展 ,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标志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并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师教育理念蕴含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教师教育终身化发展的内涵,并从培养目标、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对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提出理想要求。中国高师院校在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适应开放性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师教育特色,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使高师教育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教学、制定双语教师能力评定标准和培训体系,从教师、学生和管理多角度出发,"因校制宜"地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波  张萍 《教育科学》2007,23(6):16-20
国外的研究显示教师同伴互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同伴互助的质量和效果是影响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教师同伴互助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目标、特点、组织结构和实施四个方面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想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选择教师培养模式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师资供求状况及学校自身的基础。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普通本科高师院校宜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应积极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具备条件的地方向一级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self-studies by beginning teacher educators examining their experience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to teacher educator.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becoming a teacher educator involves several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tasks: examining beliefs and values grounded in personal biography, including those associated with being a former schoolteacher; navigating the complex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s in which they work; and developing a personal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that enables construction of a new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a teacher educator. This research provides beginning teacher educators with a reference point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t also provides teacher education faculty and administrators with key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 transition from teacher to teacher educator can be supported and enhanced with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7.
战后美国“高师改大”的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喆 《教育学报》2006,2(4):65-69
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师范学院改为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的原因,探讨了美国综合大学或学院如何举办教师教育的路径。提出质量的提高是教师教育永恒的主题;综合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师范性是师范院校综合化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发展的方向,教师资格证制度及提高教师的地位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中小学教师培训受社会转型期经济原因的影响,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下降。对此,俄罗斯教育部门从法律、制度、教育、培训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保证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教育课程的精神关注:文化·伦理·智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知识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师知识结构"研究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两大主题。本文梳理了这两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教师知识研究对于教师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