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从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及参考书、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试改革等五方面,详细论述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适应"大材料"专业学生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后续材料专业课的学习及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通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探讨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策略,对进一步提高材料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材料专业学生工程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材料失效分析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为此,本文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雨课堂互联网式智慧教学工具应用到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表明,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是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更好地培养学生铁路桥梁与施工维护领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对该课程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在综合分析现行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是21世纪支柱产业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国内外材料专业教学中都得到很大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比国内与国外该课程主流教材的内容设计和课程教学形式的设计,并结合在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对该课程的调研及旁听情况,探讨了国内外在课程教学策略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该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作了较大改革,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准确,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体系,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提升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构建学业指导、创新创业训练、工程师资格认证、学科竞赛和实验教学相贯通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研究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材料是21世纪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生态环境材料课程对增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生态环境材料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的《功能材料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激发学生对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主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国际化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力图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实践。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专业.2014年起武汉理工大学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试点学院,制定了更高的培养目标.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文章对比了武汉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3.
对功能材料专业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三部分知识整合,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中。简要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认真剖析了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重要措施,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胶体与表面化学"作为石油工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被石油工程学院推荐为重点建设及改革的课程之一。主讲该课的三位教师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该课的实践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积极性,并对该课程的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才培养模式包含三大要素:课程设置、教法运用、人才培养评价。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产业需求与发展为导向,拟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为例,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融入工程专业教学新理念、拓展专业建设新内涵并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打造专业教学新队伍、增建专业实验新平台和实习新基地、塑造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新课堂的专业综合改革具体措施,通过改革实践让相关学生、教师、学校、企业以及社会最大化受益。  相似文献   

16.
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文阐述了该课程(群)在实践性、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桥梁检测与维护是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桥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学生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更好得培养学生在桥梁检测、桥梁维护等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必要对该课程做进一步的改革。在综合分析现有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卓越实践和创新能力、宽广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与创新思维的实验项目,并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和要求独立开展并完成,是影响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该文探索了材料综合实验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引入创新性实验项目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并就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合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橡胶工艺学》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及课程教学实践,针对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鱼类遗传育种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缺失等问题,从2013年起,我们在该课程改革中开展了实践案例教学法和"课程+基地+企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结果表明,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强化了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