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建红 《成才之路》2013,(29):21-21
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生命的成长,无论是人格建树,还是智慧生成,是在其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和自我建构的。课堂教学不是告诉,也不是给予,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在知识的积累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积淀做人底蕴。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成长服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语文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和谐的生态王国。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有句名言:“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展个性,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意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什么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能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就是因为他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法中最能充分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我们通过音像资料进行教学时深切感受到的。音乐教育应该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人格,发展个性。音乐学习属于主观心灵的感悟,在学习与实践中都需要情感的介入,可以说,情感在音乐学习中无处不在,是引导学习方法的要素。它以趣味、愿…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多种人才,尤其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靠划一要求的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指出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会发现:我们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多种人才,尤其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靠划一要求的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指出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发现:我们的作文指导过多地强调立什么中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划一,毋宁展个性。”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在作文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写作上给学生开辟出一条绿色的净土和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王岚 《四川教育》2009,(12):15-15
孔子教学生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蔡元培先生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坦言道出了发展个性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班级环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个性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我的主张】学校——深度走进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地方很喜欢爱尔兰大诗人叶芝的两句小诗: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我认为一所理想的学校一定是一个能够深度走进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地方。走进学生生命的学校,一定要有核心价值。我的核心价值观是:1.教育大于教学。蔡元培先生早在近百年前就提出: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吕叔湘先生则将教育比作农业: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学生会自然生长。他们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告诉我们教育是"属人的"而非"人属的",与其斤斤计较于分数、夸大数字管理的效能,不如实实在在地唤醒学生的向学之心,点燃学生的向善之志。学校要做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让学生远离浮躁静心读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准备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方法得当,策略优化;学生用最少的时问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得到最优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场所。而低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偏离教学目标、违背教学规律、忽视学生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而产生的诸多违背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话语     
《天津教育》2008,(1):3-3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谈到教育,蔡元培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夕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指出的;“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作文就会发现:我们的作文指导过多地强调立什么中心,选什么材料和规定文章的结构、体裁等。学生在没有感情冲动,也没有写作欲望的情形下动笔,挖空心思,找一点材料来填补教师定下的作文思路和模式。写成的文章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写不出新意的文章来。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生呢?…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义下的大学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堂教学“无生命”现象值得关注。产生“无生命”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相互之间隔离。从课程实施的本质来看,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创造、“再设计”的过程,是师生对生命成长的一种追求,大学课堂教学本应具有生命的意义。生命意义下的大学课堂教学设计,其实际的运行模式应该是由学生、教学内容、教育目标三因素组成的循环式结构。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多元交流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充满灵性,充斥着智慧、灵感的碰撞。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只是根据上课前预设教案进行知识的复制,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灵性和他们在课堂上所闪现的个性的火花,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形成这么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并使二者和谐共存、相互转化,使课堂充满活力与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识,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同时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学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应主要满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知识的后现代意叉要求课堂具有人文性、开放性、批判性,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实践的研究者.教学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意义实践与实现的活动,是一种学术活动,必须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5.
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型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生命的课堂"应是学生心灵舒展、个性张扬、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应是学生建构、生产新知的肥田沃土,应成为师生"诗意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6.
<正>课堂教学民主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积极、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观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认知与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展现,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我们之所以提倡教学民主,一方面,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另一方面,这是由现代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与合作的过程,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揭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为科学,并由此带来新的教育理念,这便是语文教育的理想:第一,实现语文文本(包括教材)的人文性——对人的尊重,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关心人的生活,张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发展;第二,把语文课堂甚至是语文课程(教材、教师、学生构成的“生态环境”)营造成生命活动展示场、生命对话场,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成为师生生命活力展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生命化教学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的交往互动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根基,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24):117-118
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师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升华。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德育课程,在培育和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实现其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不断追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将生命化教学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前中学政治教学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康红 《宁夏教育》2005,(7):85-86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学质量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努力创设一种使学生心情愉快、有强烈的求知欲、积极探求知识的课堂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