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从事少儿体操训练工作19年,先后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13名优秀苗子,多名运动员在上海市、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得佳绩。其中,队员谭思欣2008年入选中国体操队,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上获得团体和平衡木2枚金牌;在2010年8月的首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女子平衡木和自由体操2枚金牌、全能和高低杠银牌。当今,女子体操技术日新月异,如何更快、更好地培养和挖掘出优秀的体操"苗子",是摆在每个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广东省汕头市一所重点小学,是汕头市体校体操班训练点。从73年就开始了体操的基础训练,多年来,我校为各级体工队、体校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有体操名将李春阳,花样游泳名将吴纯兰,跳水名将肖燕娟,池美兰……等。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回顾多年基础训练的工作实践,本人认为,作为一个基层训练点,要为祖国培养、输送后备人才。基础训练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如何从学龄前儿童进行启。  相似文献   

3.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操选手李宁一举夺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三枚金牌,团体、跳马两枚 银牌和个人全能 铜牌,成为本届 奥运会获得奖牌 最多的运动员。 李宁1963 年3月10日出 生在广西,8岁开 始练习体操。在17年体操生 涯中,先后参加过第21、22、 23、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 6、7届世界杯体操赛,第23、 24届奥运会等8次世界级大 赛,共夺得13枚金牌。特别是 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中一人独 得六枚金牌,创造了中国运动 员参加世界大赛的最佳成 绩。李宁是中国体操运动员中 获得金牌最多的人。 除此…  相似文献   

4.
在1983年的欧洲体操锦标赛和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俄罗斯体操天才比洛泽尔采夫各获得了4枚金牌。被世人称为“令人惊奇的男孩”。1985年。获得了欧洲体操锦标赛6枚金牌和1枚银牌,并获得”世界最优秀体操运动员“的荣誉称号。但就是在这一年.因为一次车祸.他的双腿严重受伤。  相似文献   

5.
1948年,第14届伦敦奥运会上,男子体操乃是北欧芬兰和中欧瑞士两国运动员争雄.除匈牙利人拿走自由体操金牌外,芬兰获得四项冠军,其中鞍马由三名芬兰运动员并列第一,在奥运会体操史上是唯一的一次;瑞士夺得三项桂冠.不过,标志一个国家体操水平的团体冠军赛,由芬兰运动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登上了奥运会授奖台.1952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代表团首次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苏联男子体操选手在应届奥运会上一举赢得男子8个项目中的团体和个人全能五枚金牌.获取四枚金牌的31岁维·朱卡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观察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的比赛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析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对进一步提高其运动成绩,为国家一线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员,备战2008年奥运会,进行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女队曾输送了程菲、李珊珊、黄秋爽等一批世界顶尖的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从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女队管理理念、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经验,旨在为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杨岳山,今年十三岁,在1978年全国体操锦标中,获得鞍马决赛第二名。杨岳山75年6月十岁调入体操队半训半读。一年半以后,从1977年2月起,随队正式训练,前后一共3年多。进队前曾在东城区业余体校体操班进行了两年业余训练,在技巧、鞍马等项上有一定基础。训练的指导思想: 当前,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不断提前,动作难度不断发展,对于体操运动员灵巧、速度、力量、控制身体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从1953年第一次举行全国性的体操比赛到今天已经过去31年了。我做为31年前的一名老体操运动员、第一任国家体操队队长,看到今天我国体操运动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男子体操队夺得了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回忆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的往事,心情异常激动。这是我国几代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共同奋斗所取得的啊。  相似文献   

10.
体操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操运动员必须完成十分复杂的高难动作,而且必须把高难动作完成得十分准确、优美,才能在比赛中获得高分。这就要求体操运动员必须具备超人的素质,在优秀体操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中,有些是经过后天训练可以改进的,而有的是后天不能改变的。所以,选材的好坏,直接决定运动员能否向高水平发展,能否成为一名优秀出色的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操已跨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1981年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获得了男子团体第三名。在强手云集的1982年第六届体操世界杯赛中,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李宁和童非,战胜了21届世界锦标赛全能冠、亚军苏联的科罗廖夫和马库茨等强手,分别获得个人全能冠、亚军。李宁还获得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和单杠五个单项第一,独得六枚金牌,创造了体操史上的奇迹,震撼世界体坛。正  相似文献   

12.
从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雅典奥运会我国男子实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全能决赛前8名运动员及各单项决赛前3名运动员的成绩,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研究。笔者认为,中国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有望实现4枚金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血循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CF-Ⅱ型心血管功能智能检诊议,对我国136名优秀体操运动员,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从心脏功能、血管功能、末梢和内脏循环功能比较了优秀体操运动员和对照组之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别。为高级体操运动员选材、训练水平的综合评定等提供了血循环动力学指标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美国体操运动飞快地发展起来,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一流的运动员托马斯曾经夺得过单项世界冠军称号。他在22岁时就获得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和个人全能第六名。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又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和自由体操、单杠两项冠军。捷克体操专家阿·巴兹杰尔曾经在1978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收集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训练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体操动作概念的模态构成问题,辩证地分析了外源概念与内源概念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介绍了建立体操动作概念的新方法、新手段;根据运动员向教练员输送信息的不同途径,简述了检验动作概念的三种典型方式。  相似文献   

16.
女子体操选材点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6年以来,我先后为区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十七名运动员,她们大部份在区体操队,有三名在区技巧队,四名在艺术体操队,三名在区跳水队。其中四人调入国家体操集训队,一人调入国家跳水集训队。在这些运动员中,近年曾有七人,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名次。业余体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队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从奥运会看中国体育的战略走向,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多学科进入体育训练的今天,笔者认为“唯物辩证法”依然是解决训练科学化的主要理论之一。因为一切科学训练手段和方法都要靠教练员来决择并指导运动员去实践,以及运动员的主动配合,才能转化为成果。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文化科学知识在体操训练中的作用分析研究,探讨体操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能动结合问题。二、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访问了国内部分知名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共36名,征求了他们的看法。 2、用“问卷法”和“谈话法”调查了北京、上海、武汉和沈阳体院运动学校体操班;黑龙江省体操队;省体育场、哈尔滨、大庆、牡丹江和佳木斯等重点业余体校体操班共135名运动员(其中运动健将17名)的文化学习及与训练有关的一些情况,即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当代体操项目的技术发展日趋高难,日趋年青化、日趋儿童化。体操运动员起步年龄也日趋渐小,学龄前4至5岁就已开始练习体操,女子12至15岁,男子16至18岁就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体操训练周期长、成材率不高,过早的职业化,不利于体操事业的发展和人材的培养,体操项目的这一特点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我国男、女体操健儿在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 ,勇夺男子团体冠军和女子团体第 3名 ,并在单项决赛中又夺得 3枚金牌、1枚银牌和 3枚铜牌。竞技体操是奥运会金牌较多的项目之一 ,是我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拳头”项目 ,对确保我国第 2集团领先地位做出过较大贡献。本文通过研究世界各体操强国运动员在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 1999,天津 )中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 ,并结合近几年主要国际赛事 ,综合分析当今世界体操发展格局、我国在整体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实力 ,以及我们的主要差距 ,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2 研究方法2 .1 观察…  相似文献   

20.
王彩云 《辽宁体育科技》2013,35(1):40-41,56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操队一共获得了4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继续位居体操奖牌榜的首位;中国体操男团成功夺冠,但在个人全能项目上却无竞争力;男子体操已经不是中国队一家独大,欧美各国的单项选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