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有着密切地联系 ,它们已将学校体育有效地纳入到了社会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法分析研究了欧美国家和日本的社区体育 ,找出我国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 ,促进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概念体育”的提出、沿革与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析,并从课程改革需求的角度解读“概念体育”的实质与内涵。研究认为,借鉴美国“概念体育”教学理论的经验,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角色进行调整,坚持运动实践和活动教育,但重点转向“运动的人本价值”而非运动技能本身,使学生明了“运动对人和人的生存与生活如同氧气一样不可或缺”,努力实现体育课程与科学的高度融合,构建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使学校体育价值长远有效,才能使学校体育教育迈上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3.
1.借鉴:国外体育教学的横向对比(1)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2)体育课程目标国别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美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培养身心健全发展、富有责任感的新1代是当今日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制约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形态“:主治体育论”“、运动文化论”、“快乐体育论”等。韩国强调以“快乐的学校”“、欢乐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教育改革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以有效地协助学生“个性发展”为指导思想。俄罗斯的“全面发展”和“集体主义”是其教育的核心思想,它的体育教学指导思…  相似文献   

4.
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肖焕禹 《体育科学》1999,19(6):17-19
为借鉴其他国家学校体育改革经验,研究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保健体育审议会和教育课程审议会关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在对日本学校体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日本学校体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和提高学生体力、运动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为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实行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明确了体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而通过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传承”、“借鉴”、“本土化”、“跨越式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受“政策导向”、“社会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师范教育”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制约;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当前学校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并指出只有明确了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学校体育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学校"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爱玲 《体育学刊》2006,13(2):104-107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加拿大学校体育中有着广泛影响的“高质量的日常体育活动计划”的思想基础和目标、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内容和特点、评价模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认为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很有借鉴意义,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学校体育主要目的研究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倾向,“体质教育”学术观点违背定义原则,由于以上两种主流观点的缺位认识导致了学校体育中的体育课程难以承担起学生体质逐年下滑的重任.认为运动文化的传承应当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主体和首要目的,否则体育课程将失去与其他课程对话的基础.“技术健身教学论”思想应归为学校体育主要目的之争中、“温和派”认为的技术健身教学论的观点可为运动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冯霞  尹博 《体育学刊》2004,11(4):4-6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蕴涵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其文化价值、教育内容和素材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中国学校体育应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体育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了清晰体育中身体知研究的可能性,对日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结论如下。(1)体育领域关注身体知,主要是为了宣扬学校教育中体育的独特价值;学校教育关注身体知,则是为了批判此前学校教育的弊端。(2)研究取向上,可归为三类:广义的运动学习与运动教育论、以身体知为焦点的文化论、揭示身体知的结构及机能的机制论。(3)身体知的机制论研究方面,现象学意义上的相关研究,突出强调身体知在运动学习中的始源特征,主要探讨了其发生、发展与传承的机制,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提高运动学习的实效性动机,重视借助数学描述把内在知觉言语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综合卢梭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卢梭的体育哲学观与学校体育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卢梭学校体育观的主线是“自然本能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本能是自然给予的,但社会环境却使人类的自然本能退化了,而体育是防止人类本能退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卢梭的“自然”并不是简单指向大自然,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远离城市的乡村,而是直接指向了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人心的返璞归真。其次,认为不宜把卢梭的体育思想归纳为“自然体育”或“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否则容易与美国威廉士的“自然体育”产生混淆。第三,卢梭根据青少年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身体先于精神发展的学校体育观。第四,解放人为枷锁,回归大自然才能练就最好的本领等。在从此基础上提出了卢梭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区别卢梭自然本能论与威廉士的自然体育;重申儿童身体教育在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特殊意义;结合大自然资源进行体育锻炼;控欲节食对现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可以增加人体抵抗力、培养意志力、减少对医院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炳森 《体育学刊》2005,12(3):89-91
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上位概念,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方面课程目标为依据,包括体质教学思想、运动技术教学思想、健康(含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奥林匹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Background: Physical education (PE) can be considered the centrepiece of school physical literacy (PL) programs, but ineffective lessons or an absence of PE across the public primary school system has raised concern.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acceptability and impact of teacher delivery of PE as part of a multicomponent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Literacy (PEPL) approach, designed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ers’ provision of PE and PL opportunities within a cluster of suburban primary schools.

Method: Within a pragmatic randomised cluster-based trial with mixed methods, a PEPL coach was appointed to seven schools for one school year, with another seven schools continuing their usual practice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ach’s role was to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ly develop classroom teachers to teach PE and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that develop PL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environment. Focusing on Grade 5 teachers, the implementation, acceptability and teacher impact were assessed using direct observations of PE teaching style, a daily log kept by the coach and interviews with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Results: The PEPL coach visited each school on average once a week for the 33 available weeks of the school year. There were several positive effects for teachers and schools. With no classroom teacher initially taking PE or classroom physical activity breaks, all seven teachers regularly introduced a PE lesson and activity breaks into their weekly schedule. PE class instructional time increased (intervention; +4.8 vs. control; ?3.5 min/lesson; β?=?1.69; SE?=?0.76; p?=?.05), with lessons of greater duration (intervention; +8.6 vs. control +1.9 min/lesson; β?=?1.14, SE?=?0.58, p?=?.05) and moderate and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increased 5.7 min in intervention classes (p?<?.05). The PEPL coach introduced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ies before and after school and linked the schools with a national sports coaching scheme. Interviews indicated that the PEPL approach was both valued and well-accepted by staff, that classroom teacher confidence to teach PE increased and that principals perceived a shift toward a school ‘culture’ of physical activity.

Conclusions: Well-received by classroom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the PEPL approach resulted in classroom teachers introducing both PE and activity breaks into their weekly teaching program and schools were linked to external sport coaching programs. These effects suggest that the PEPL approach enhanc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literacy in this suburban primary school setting.

Trial registration: Australian New Zealand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identifier: ACTRN12615000066583.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改革也势在必行.我们从9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几年来我校专项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特点及上好专项体育课的条件、措施,以此探索和深化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为今后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期推动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分析法,在全面回顾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经历了初建-探索-停滞-恢复-发展-规范6个发展阶段;继续教育机制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继续教育目标由提高学历层次向提升质量转变,继续教育内容由纵向学科性向横向综合性转变,继续教育模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继续教育机构由进修学校、教育学院为主向更高层次转变,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新理念与体育学习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纲要中确立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传统的体育课程完全不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健康第一”和健康整体现理念、终身体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理念等四种基本理念,它们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必然带来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加强体育学习指导,对于新一轮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互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确的体育理论可能有益于体育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体育理论必然有损于体育实践的发展。但正确的体育理论对实践作用也绝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对应的关系,而是多层次的。体育实践工作者对体育理论的掌握不应是技术性的、道德上的,而应是精神上的融合和价值上的统一。只有这样,实践主体才能自觉地对自己隐蔽在行为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与批判,在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视野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体育理论才能变成实践者自觉的行动。要提升体育教学的理论品质,提高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就有必要对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指导实践的功能及制约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不同体育教学理论在对极其丰富、复杂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便进一步促使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24个省48所普通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状况不容乐观,落后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学历结构偏低,科研意识不足,科研能力不高,工作压力大。多数学校在对待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等方面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等,建议多渠道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中学体育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美两国大、中学体育衔接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各训练层次的衔接作了分析比较,发现大学生体育表现差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中学体育出现了间断,提出了解决我国大、中学体育衔接问题,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情况与效果调查”问卷,从总体评价、可行性、效果与成绩、需要与建议4个方面,对部分城市中、小学贯彻体育新课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小学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没有变,改革力度越来越强;引进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取得了理念上的重大突破;用“健康第一”的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普遍认可并逐渐为体育教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形成过程中学风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学风问题进行梳理和审视,便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学风,辩证地对待近现代中、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我国体育思想的发展脉络,认识其演变的规律,从而“以史为鉴”,为今后科学地构建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奠定基础,并更好地为我国学校体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