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刘永峰 《体育学刊》2002,9(4):57-58
在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处方产生的心理效应、章阐述了运动处方的内涵、运动处方的锻炼心理效应、制定运动处方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缺陷运动处方的项目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应用太极拳健心运动处方,对处方实施后的心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太极拳健心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改善效果,特别是对抑郁、焦虑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昕 《体育世界》2009,(12):92-9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从运动中获得的良好心理效应可与标准的心理疗法效应相媲美,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疾病,对有轻度及中度情绪心理疾病的大学生,运动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并提出了体育运动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张伟  吕玉军 《体育科技》2011,32(1):63-65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改善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增进了健康,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其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显著,推动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它严重困扰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巳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意识地利用体育锻炼的手段进行调节、治疗心理疾病的人数不多.本文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用体育锻炼调节治疗心理疾病的优势,并根据各种心理疾病的类型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了常见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该处方能有效的消耗或缓解患者积聚的大量心理能量,并打乱患者巳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最终使患者达到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健心运动处方教学在贫困大学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2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健心运动处方教学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应付方式,显著地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而普通的体育选修课教学对以上各因子的促进作用未达到显著性.教学方法、测试时间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自评、焦虑与抑郁自评、应付方式各因子均有显著的影响.健心运动处方教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应付方式的促进作用优于普通的体育选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身体锻炼能够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它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运动处方的4大要素与身体锻炼心理效应的关系,指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提出应重视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交互作用的研究,关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加强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频率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期丰富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为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选项课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莉萍  李薇 《体育学刊》2002,9(3):38-40
根据大学体育课重视运动技术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实施健心运动处方,旨的探讨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为艺术体操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究了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中等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中等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心理效益;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论述了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效应,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高校学生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福建省高校学生健康现状及其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网络依赖等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体育理论课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304-305
探讨高校女生体育理论课增设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构建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地位作用受轻视、概念界定混淆、方法体系雷同、心理问题德育化、德育问题心理化等主要误区。分析和探讨走出这些误区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左茜颖  杨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90-291,294
通过文献资料法、个别访谈法、综合分析法,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对健身运动处方体育课进行理论研究并就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议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应以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智能,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为根本的教育活动。足球运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足球运动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将足球运动融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过程中来,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切实为大学生的现代素质培养和能力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43-345
阐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促进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章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要求,即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如何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目前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本文就实际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