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刘永峰 《体育学刊》2002,9(4):57-58
在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处方产生的心理效应、章阐述了运动处方的内涵、运动处方的锻炼心理效应、制定运动处方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缺陷运动处方的项目选择。  相似文献   

2.
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项目、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处方产生的心理效应。文章阐述了运动处方的内涵、运动处方的锻炼心理效应、制定运动处方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缺陷者运动处方的项目选择。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对健身运动处方体育课进行理论研究,并就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议高等体育院校应以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总结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提出应重视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应对效能交互作用的研究,关注心理应激、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加强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频率对个体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期丰富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为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硕士研究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处方干预研究,旨在丰富运动处方的干预理论,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运用运动处方干预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通过对实验前后锻炼态度、自测健康量表各维度比较,认为运动处方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加社会交往,缓解心理压力,克服自卑心理,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SCI、SSCI和A&HCI所收录的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45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引入CiteSpaceⅤ可视化分析工具,探测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相关研究热点及主流观点。分析表明:现阶段国外关于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与COVID-19的内在关联、身体锻炼适应性、身体锻炼实例等方面。针对处于后防疫时期的中国,提出如下对策:聚焦重点领域技术攻克,强化科技引领;研发多元运动处方库,提高锻炼效应;构建多维保障体系,强化风险防控;打造健康教育新格局,确保长远效应。  相似文献   

7.
运动处方指导人们身体锻炼方面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方--法等向着科学化、效果良好化、明显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处方的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和“全面身心健康概念”三方面的健身理论基础,为运动处方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个性化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身体运动可以改善心境、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笔者综述了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并提出增进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对高中女生在体育锻炼时的抵触心理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女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有:学生个人的生理、心理存在的问题;教师思想业务方面,师生关系;客观条件以及教材等方面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心理效应,可以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合理安排运动项目可调节学生的不良心理;配以适当的锻炼处方,可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心理训练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培养健全的心智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而且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社会支持的心理健康效应和身体锻炼功能的双重效应,以徐州市8所中学的学生为个案。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身体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应激的影响效应。结果身体锻炼与心理应激和负性事件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正性事件和中性事件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变量的出现,引起了身体锻炼对心理应激解释量和标准回归系数的降低;身体锻炼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应激具有直接效应,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对心理应激起作用又可以间接起到中介变量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心理应激影响机制中充当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身体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身体锻炼心理学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讨论了身体锻炼心理学的定义,影响身体锻炼行为的心理因素,身体锻炼期间的心理过程,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对中年女科教人员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用自制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指导20位中年女科教人员进行8周锻炼,并测定比较了其锻炼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及中国成人体质测定规定的8项指标。结果表明,除握力外.受试者锻炼后上述各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制定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对增强中年女科教人员的体质有良好的影响。为使该运动处方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增强肺通气功能和握力,锻炼的时间应延长(长于8周).并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理实验中的动物运动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动生理研究中,如何规范动物运动方式及如何驱动动物按照程序进行运动,是动物运动实验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已有动物运动模型的驱赶方式进行了分类比较,以期对今后的动物运动实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北京博达电子公司生产的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康复仪,以不同程度,项目的身体锻炼为干预手段,对如何通过身体锻炼提高大学生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锻炼处方对男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与运动训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一氧化碳(NO)对人体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发挥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训练中NO 的变化及其机制,NO 对骨骼肌血流和氧代谢的调节,NO 对运动训练中冠脉血管的作用,与NO 有关的体育锻炼对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影响及运动训练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谷氨酰胺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氨酰胺在免疫细胞中的利用率相当高,是这些细胞的重要底物。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一旦降低,就会使免疫功能受到损害,短时间疾跑能使血浆谷氨酰胺含量增加,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以及过渡训练则使之含量下降。本文综述了谷氨酰胺的作用以及运动与谷氨酰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大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采用精神卫生调查问卷SCL-90,对实施健身运动处方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专家及学生调查来探讨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以研究实施健康运动处方的心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对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的调节和改善有一定作用。健身运动处方的运用要考虑处方内容、形式、负荷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脂蛋白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对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有关运动与脂质、脂蛋白代谢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通过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运动处方在中小学体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的实验研究,把运动处方定位成一种教学模式,探讨了有关“运动处方”的诸方面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和体育教学现状的改善等系列问题,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更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此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于进一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存在的差异,探索通过运动干预为手段改善和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性,分析运动干预处方对心理障碍治疗作用,为以后用运动干预手段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