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因为教师的教学操作、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中的细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要优化教学行为,就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既善于捕捉教学细节,灵活把握教学细节,又善于创造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2.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教学细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学细节”的教研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棵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的是枝叶。一堂课的价值往往蕴涵在细节之中。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沙一乾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作为教师,还要建立“细节优势”,舒展教学智慧,实现教学相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刘通洲 《广西教育》2010,(7):54-55,64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作为教师应该用心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使它们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相似文献   

5.
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深层关注。”细节决定企业的成败,同样也决定教育教学的成败。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  相似文献   

6.
学习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虽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由课堂上的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育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育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育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一个个细小的片段。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是否落实,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精彩的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创造。精彩的细节还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相似文献   

9.
陈亚东 《语文天地》2012,(18):17-18
教学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教学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在细节上成功的教学体现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和艺术。所谓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细小环节或情节、片段。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错误,表现出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  相似文献   

10.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化学课堂教学未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