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文婕 《考试周刊》2008,(5):229-230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但当前很多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很强,对教师和家长有一定的依赖心理,为此,幼儿园需要了解幼儿生活自理的发展水平,从推进幼小衔接的角度,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支持。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为幼儿生活自理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增强幼小衔接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要亲自处理自己或身边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它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活所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幼儿生活的自理、幼儿学习的自理、幼儿人际交往的自理等。本文从幼儿园教师视角出发,研究对象是刚入学的3—4周岁小班幼儿,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饮食、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作为幼儿学习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慧 《文教资料》2012,(13):161-162
幼儿生活自理行为的建立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自理动作逐步熟练,主动地探索学习生活自理,自理过程需要成人的监督和提醒等,这些特点为我们教育者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儿童自理能力普遍较弱,主要体现在生活无法自理、意志力不强、心理比较脆弱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幼儿阶段是自理意识和自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幼儿自理能力的素质结构和发展策略,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幼儿自理能力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并提出可操作的发展策略,为家庭和幼儿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活自理,简单地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责任感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对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幼儿,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迁就惯了,导致他们的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于是我们班把这项能力的培养列入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在家里受到家人的宠爱,致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显得迫在眉睫。作为幼儿教师,怎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从唤醒幼儿的自理意识,训练幼儿的自理技能以及赏识幼儿的自理表现三个方面展开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8.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培养幼儿独立个性的需要。幼儿园应激发幼儿生活自理兴趣,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还应加强宣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育儿方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劳动。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却在无形的退化,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幼儿园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个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精神需求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却在无形的退化,为此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深入幼儿园发放问卷进一步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意识、采用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除家长的顾虑,解决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状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能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2009,(12):9-13
家长都知道,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很重要,可如何培养呢?就让我们从以下三方面逐步提高: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授予幼儿自理的技巧、巩固幼儿自理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23岁,既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又是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能否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影响幼儿现在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发展。本文论述了培养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和加强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包括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尊重和相信幼儿,给幼儿提供多种机会让幼儿去实践;重视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活技能的练习是"生活、学习、做人"最基本的一环。针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我们从幼儿生活技能练习开始,通过自主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有关生活中的技能;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反思自己的操作过程,不断强化动作要领;运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信中得到锻炼;同时,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方面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甘肃教育》2008,(24):36-36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幼儿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2岁-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为此,我通过对自身实际工作的认识,总结出以下几种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是一个人一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正如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教育首先要培养儿童"学会生存"。然而,在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的过多照顾、包办、溺爱,  相似文献   

20.
自理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幼儿成长的初步内容,从自理能力的培养中形成的自理意识,不仅对幼儿阶段有着助益作用,从长远来说对人长期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就幼儿自理意识培养这个问题,从其必要性和培养途径两个方面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