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与传统体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勇  陈光玖 《体育科技》2006,27(1):25-2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传统体育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1.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环境分析(1)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资源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可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资源十分丰富且具有垄断性。首先是它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其次是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适于开展户外运动和休闲的理想场所。第三,西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体育活动与西部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特征,是西部民族地区开展体育休闲旅游活动的独特优势。(2)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薄,东、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程度相去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漠,东西部体育发展程度相差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旅游开发的联动效应及市场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旅游在西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联动效应,并对其市场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体育旅游开发在促进西部区域社会开放,加强民族团结,扩大就业,促进经贸交流与合作,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西部区域旅游市场开发过程中,要树立区域大旅游、大市场观念,要有特色和创新意识,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要加大市场开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市场的管理与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具有促进对外开放、加强民族团结、扩大就业、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对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分析认为:大力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能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西部对外开放,加强西部对外交流等;西部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具有自身的优越条件:丰富优质的体育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实践发展强劲;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顺应西部大开发趋势,符合西部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渴求。发展的对策有:提高认识,确立发展地位;树立大西部、大旅游、大市场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萌  陈红军 《体育世界》2009,(9):101-102
以时兴的体育旅游和西部大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对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陕西省体育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利用丰富的区位资源,开发体育旅游名牌产品、政府等职能部门要协调好与相关旅游产业的关系、加强旅游、体育等主管部门的合作共赢等加快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促进陕西省地域经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现实环境条件。包括支持环境条件:西部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加入WTO背景下发展国际体育休闲旅游的区位优势。制约环境条件:观念落不到位;教育发展滞后,人才缺乏;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西部是多民族汇聚分布的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休闲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在休闲旅游时的节会文化创造了旅游文化的繁荣,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成为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取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开发符合我国西部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研究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其发展走向提供了可参考的思维取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1.
滑雪旅游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我国滑雪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着缺乏政府主导,市场培育滞后,滑雪旅游产品单一,专业性人才缺乏,滑雪场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落后,滑雪装备业和用品业发展缓慢等诸多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主导与市场培育,拓展政府扶持力度;大力提高滑雪场的科学管理水平;完善滑雪旅游保障措施;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延伸滑雪旅游产业链;加强滑雪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机制等促进我国滑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体育健身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体育与旅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健身游”是2001年我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我国拥有发展体育健身游有利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望使这一新兴项目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又一拳头产品,前提条件是各有关部门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体育市场发展与经营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省体育市场发展中的体育用品业、竞赛表演业、体育旅游业等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安徽省部分体育用品企业年产值较好,但实质上98%属来料加工,其产品真正以自主或安徽品牌出口的几乎没有;安徽省竞赛表演市场行政干预过多,市场管理相对薄弱;安徽省专业体育旅行社缺乏,体育旅游活动仅限于某一地方政府组织的工作计划或号召,缺乏社会商业力量的投入,多元化体育旅游形态难以形成。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安徽省体育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自由贸易区的体育产业策略:打造体育产业交流平台、从教育开始树立开放的产业观念、拓展体育旅游市场、加强运动训练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体育用品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浅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冰雪旅游产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冰雪旅游的发展及冰雪旅游对北部地区经济建设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发展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为我国旅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体育产业区域发展的策略选择研究为例 ,试图为西部地区其它省份提供 1种研究思路。本文依据相关的经济理论和实地调查研究 ,围绕云南省体育产业努力成为该省文化旅游业强劲辅助性和支持性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从可操作的层面上剖析云南省体育产业的启动方式、区位发展时序和体制创新切入点的策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谭虹 《冰雪运动》2014,(6):46-49
低碳冰雪旅游是实现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诠释低碳旅游的内涵,从当前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冰雪旅游开展内容、冰雪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培育现状等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低碳冰雪旅游践行途径,提出了通过行为引导推广低碳化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制定低碳冰雪旅游相关政策、积极培育低碳冰雪旅游环境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传播低碳理念等黑龙江发展低碳冰雪旅游的对策,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快重庆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川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15-17,2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重庆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诸多原因,重庆地区体育旅游发展比较缓慢,占旅游市场比重较小,参与人群规模不大,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