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长期缺位导致了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促进和特殊体育与健康教育等问题解决乏力。我国亟待研制适合残疾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和监测其体质健康状况及趋势,促成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关注残疾青少年的健康促进。在借鉴欧美国家残疾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测试标准研制的基础之上,综合我国普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认为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在理念上应与普通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应有所区别,以"健康"而不是"运动能力与素质"为目标与导向;测试内容和指标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其身体的发育和残疾特征,与其未来健康风险紧密关联;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采取标准参照而不是常模参照的方式,根据健康风险标准与测试指标的关联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将美国和日本学生体质测试演进的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美国学生体质测试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具体实施途径与日本有很大的区别,但美国和日本的体质测试系统都将介绍和宣传体育活动与增强健康意识作为测试系统中重要的部分.目前,美国采用的总统青少年体质测试项目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体质测量,还包括了对身体残疾青少年的体质测量,这两类人群体质测量的评价标准均为正常参照标准;日本政府为增强学生体质制定了长远的计划和要求,并为促进学生体质提升提供科研主持.  相似文献   

4.
李浩然 《体育世界》2009,(2):109-11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修订和完善。但修订后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身体锻炼、评价方式、评价指标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以学生某一时期的体质测试成绩为标准,采用纵向比较的评价方法;增加拼搏进取和吃苦耐劳的权重;降低身高标准体重的权重或取消此项测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薇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8):671-674
目的通过对美、日两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体系进行研究,为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FITNESSGRAM体质测评系统、日本新体力测定进行分析,并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评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从提高体质测试指标效度、改进符合我国实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方法、我国测试反馈系统等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和评价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经验,指出了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8,(2):99-103
通过对我国台湾与大陆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海峡两岸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在发展脉络、推广理念、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异同点。研究认为:海峡两岸对于体质健康的理解日益同化,但两者在政策推广理念上侧重点不同;台湾青少年体适能政策推广过程具有很好的延续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大陆评价标准更迭调整较大,不利于纵横向比较;大陆新《标准》评价指标与台湾相比,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评价上更为科学、合理、全面,且在个体评价中实行附加分政策,进一步突出其激励功能。建议:大陆应注重推广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台湾未来修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可以借鉴大陆在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羽毛球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也为羽毛球教学模式及评价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对西北工业大学2018级选项羽毛球120名大学生对其在教学前后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100分)。结果:在受试者的身体形态、坐位体前屈、50m(女)、测试指标中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肺活量、立定跳远、50m(男)、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的测试指标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在身体形态的方面,羽毛球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效果不太明显。在身体机能的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的提高;在身体素质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力量素质和下肢爆发力,对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促进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服务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析。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是指一切能够满足并有益于促进青少年身体和精神向着健康方向发展的策略和环境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管理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4大体系。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7):641-645
目的为了了解南昌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及各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方法根据2014年7月18日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随机抽取的1 040名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与结论 1)南昌市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高于男大学生;2)大一学生耐力素质最好,下肢力量最差;3)大二学生身体机能、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最好;4)大三学生柔韧素质最差;5)大四学生柔韧素质、下肢力量素质最好,身体机能、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下肢力量素质最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文章通过对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两所院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学院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当前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效性分析,旨在探讨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出:要正确对待学生兴趣与体质健康细节,并通过理论培养兴趣;通过理论贯通实践培养兴趣;通过及时回馈培养兴趣;通过学校体育优势培养兴趣;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指标要明确来增强体质健康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常州市6所高中学校15-17岁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年常州市部分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常州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BMI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1 000m具有极其显著差异;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并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切实提高高中阶段的身体素质,为大学阶段的身体打下好的基础,减少大学生"体质堕距"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柳倩  黄翔 《体育科技》2006,27(3):46-47
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自己对《体育颂》的理解,论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但能够增强体质,还能调节、甚至消除紧张、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达到“身心合一”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体质是一个多维的概念,与健康有着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既简单又复杂。通过历史与逻辑方法的考察,以体质概念的文化根源为逻辑起点,从根源、属性和范畴三个维度关注体质的内涵问题,进一步梳理体质与健康的关系。认为体质概念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是体质的追求和旨归。体质与健康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体质与健康可以叠加使用,但不可交换使用;“体质健康”是中文语境下符合语义与逻辑的组合词语,无需用“体能”代替“体质”。  相似文献   

16.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朱玉芳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阳光体育运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优良的“港湾”。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行全面了解,旨在为和谐校园的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的贯彻落实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运用文献资料调、频数分析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对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等 5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大学生的体质指数 (BMI)曲线呈“细峰右尾”型 ,大部分分布在 18.5~ 2 4的标准之间 ,但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 2 )BMI值与肺活量 /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 ,与立定跳远呈显著性负相关。超重或肥胖对大学生的肺功能及下肢的相对爆发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BMI值偏低对大学生的各项体质健康指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耐力项目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和社会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测试水平逐年下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某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耐力项目测试经行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大学生的耐力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和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将成为今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将心理健康评定纳入体质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综述心理健康与体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当前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对人们的体质进行相关研究的数量较少,存在着以下问题:(1)引进国外量表的文化适用性问题;(2)有些量表是医学临床的诊断性工具,是专门用于判断神经症的,或许并不适用于常人。(3)测量内容的适用性问题和评价标准的时效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健康量表在体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此外,目前还没有适用于我们国民进行大样本体质测定的自制评价量表,因此心理健康量表在我国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