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全面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和结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为“阳光体育”在高校更顺利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体育课时一般为每周2个学时,仅仅依靠体育课的常规开设,不能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教学目的。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俱乐部,是当前高校顺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措施。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研究,探寻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构建课余网球俱乐部的合理化教学模式,通过对体育成绩评分体系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健康的在高职院校开展。  相似文献   

3.
在“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进行研究.对体育社团管理模式、运动项目、参与社团动因、指导老师经费和运动场地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育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但目前广东省体育社团发展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民办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价值.以此更好推进“阳光体有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陈晶 《精武》2012,(19):63-64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的必要保证。对农村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涵工的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组织领导等几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砖果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不重视、宣传不到位、场地设施差和学生在校期间余段时间少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宋美娜 《精武》2012,(29):89-9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浙江省8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到民办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所遇到的问题:(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生的认知程度不足。(2)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单一,体育文化氛围淡薄。(3)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短缺。(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2)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3)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场馆设施建设。(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在民办高职院校积极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优劣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西安市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今后陕西省"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沿用传统模式,课外体育活动没有普遍开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查阅资料与实践研究,本文认为:构建“普修+选项+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既能体现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指导思想,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又能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可行的,富有建设性的。  相似文献   

8.
周建 《精武》2012,(19):40-41
本文采用文献眷料珐对高职院校阳光体育的提出背景、内涵和特征以及对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几大因素进行详细的归纳分析,并提出高取院校“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六点建议,以期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学校体育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如何开展才能达到中共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佳  韩亮 《精武》2014,(4):184-184,186
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分析法,对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现状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建立和完善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残障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残障学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制度保障体系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体育教育滞后、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良好的落实、观念制约等是影响高校残障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残障学生中有效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阳光体育,全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2011年3月5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阳光体育需要全民参与,号召大家走出室内,享受阳光.相比中小学生强制性的体育课程及教学计划,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户外体育课程的安排上,更倾向于自主化,本文将着重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及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小平 《体育世界》2012,(6):120-121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研究影响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今后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广大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关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表浅的层面,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和研究深度。针对目前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实地调研,对兰州市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我省高职院校课外体育锻炼更好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缺。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体育教育应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试图构建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架构,并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田海丽  王健 《精武》2012,(13):5-7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市内六区34所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大课间开展效果较好,活动项目较丰富,其中较受欢迎的项目要有:篮球、健美操、足球、踢毽子、竹竿舞;活动时间充足,能够满足学生课间体育锻炼需求;(2)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中,有60%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达不到一小时,且一半以上学校未达到每周3次锻炼频率标准,距国家要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3)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单一,主要以无人组织为主,班级组织为辅。有62%的学校尚未开展体育运动俱乐部等活动形式。说明,多数学校缺乏对多样性活动组织形式的重视;(4)天津市市级重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多数学校对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未能满足国家要求每年至少开展春、秋季两季运动会的活动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当中掀起了又一轮的健身浪潮,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施、发展及检验。本文从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角度加以论述,旨在为更好地实施“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人文环境,从而使得“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论证。得到共识:学校应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组织管理环境;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体育教师传授健身、健康知识,灌输和渗透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意识,利用乐观向上的人格个性,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班主任的工作风格,影响着班风,影响着体育教学环境,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校长牵头,各部门、教师、班主任配合,共同营造有助于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文环境。家长应明确“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了解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关注学生健康,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以大环境带动小环境,小环境带动大环境的联动机制;学校应以校长牵头,将有关部门及各部门相关人员充分调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包敦峰 《体育世界》2013,(11):40-42
对阳光体育“无线电测向”运动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推广实践进行总结、研究。分析该项目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提出“以生为本,健康第一,职业导向,素质为先”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赵霞 《精武》2013,(35):5-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剖析了高校课外体育饭炼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促进高校课外体育饭炼的有效措施,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常永琦 《精武》2012,(16):55-55,57
通过研究作为青少年健康促进主要手段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吴江市松陵镇中学开展情况,发现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在吴江市松陵填中学开展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专家探讨栽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阳光体育运动”在成填学校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可以为我填体育课程改革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苏南高职类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等等研究方法对苏南高职院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形式主义倾向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苏南高职类院校阳光体育的开展具有阳光体育“口号化”,内容“形式化”;实施“理想化”倾向.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