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鹃 《软科学》2000,14(2):66-68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供血不足将导致企业运转失灵,企业与外界的各种资金关系就是一条条的输血通道,通道不畅,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因此,改善银企关系,拓宽融资渠道,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一、国有企业改革对金融业的影响银企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无疑会给金融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体制积累的矛盾已形成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又不可避免地损害到金融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地、正确地加以对待,引导银企关系正常化、良性化。(一)国有企业改革对金融业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中必须解决的若干法律问题林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须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标志着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依据《公司法》,对国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企业之本,得人才者得市场,因此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有了人才,企业也就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现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往往一个人才可以救活一个企业,带动一批人.与此同时人才流失现象也日趋严重,成为困扰国有企业的最大隐患和潜在危机,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国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现状,寻求解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系列问题方法,以便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实践表明,只关注代理人问题无法囊括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正发生的所有现象,企业业绩也取决于委托人的委托效率:若企业存在多元委托目标,只有解决好委托目标的非兼容和非一致性问题时,企业才可能实现最优效率;我国国企经理最优选择往往是“晋升”、“退出”等非市场效率目标,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的低效率。我国国企改革应认识到:并非国有企业就一定等价于低效率;国企改革应同等关注委托人有效委托问题,只有开展委托代理的双向改革才有可能解决国有企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建军 《今日科苑》2009,(24):166-166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行专业化重组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团境的重要途径。要搞好国有企业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好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现就失业人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7~2007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与非国有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提高了国有企业负债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提高,降低了国有企业负债水平。  相似文献   

7.
董春艳 《科技与管理》2004,6(4):124-126
指出要解决好国有企业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摆脱目前落后的人事管理的束缚,建立起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了政府、企业双方共同努力是振兴东北解决好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如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最后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如何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解决对策,解决对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借鉴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已获得的成功经验,总结、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历程,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现存的状况,分析得出,历史形成的国有企业经济战线过长和国有企业产权的超经济性质,是目前国有企业发展弊端和陷于困境的两个主要根源,最后,探讨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国民共进”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以2012—2019年沪深A股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实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改善高管薪酬水平降低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以及外部制度环境较好时更为有效。本研究对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是较大的。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党建工作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它关系到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巩固和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的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一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只能低效率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病促使国有企业必须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方向敦革。本文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出发,以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理论和美式公司治理模式为参照,立足中国实际,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清晰产权为重点的几点建议,以及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基于人力资本的剃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企业所有权的重新安排,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实质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对企业剩余权分割,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也探讨了影响剩余索取权的主要因素,以及剃余行为权的行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区分了人力资本的工资收益与剩余索取收益的根源,井据此阐释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试图指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展我国企业信息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既是发展经济、实现四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世纪之交的新形势,针对当前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战略高度为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李浩 《内江科技》2006,27(2):9-9,13
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关键.文章分析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党维护自身领导地位的基本保障,它在中国的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下,企业党建工作管理中仍有诸多不足,积极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改革,是新时期国家以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利于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就当前企业党建工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完善企业党建工作,并在指导企业安全生产、正常运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让国有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找到自身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郭华 《青海科技》2001,8(1):49-5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这一科学论断的指导下,许多国有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用事实证明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诚然,要寻找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及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些认识。一、艰难的探索——国有企业如何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关键在于国…  相似文献   

20.
罗慧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33-133,204
必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过度负债已成为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主要障碍;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危险性;切实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