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影响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起点是科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依据逻辑学关于逻辑起点的科学定义和内在规定性,提出了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藉助于教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认为体育课程文化本质是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通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得出体育课程文化的本质不仅在于通过传承文化而生成文化,而且在于使人"成为人":成为体魄健壮的人;成为精神丰满的人;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这是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逻辑前提,是形成体育课程文化论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对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和角色进行反思,使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演进及其对妇女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当代妇女体育文化建设的“本土化”问题。结果表明,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对妇女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认为,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多元性别的生态文化视角,弘扬民族文化先进性改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媒介权力作为第四种权力,影响着媒介形象的塑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媒介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体育媒体有必要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受媒介权力的正面影响,体育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和传播受众理性化等特征。然而,以媒介缺位、媒介错位和媒介越位为表征的媒介权力异化,塑造了有偏差的女性形象,引发了受众对女性的不合理认知。未来受媒介权力的影响,体育媒体应在全媒介时代背景下丰富女性体育传播媒介,机会均等观念下均衡配备传播主体,性别平等理念下合理发布传播内容,培养理论视域下积极引导传媒受众,以促进体育领域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性别的概念界定入手,对当前体育传媒中的性别意识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的体育传媒存在诸如忽视女性受众、贬低女性、对女性体育关注的视角有偏差以及宣扬片面的“男女平等”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对女性体育正常、健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主义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访问以及参与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揭示了女性个体在参与休闲体育过程中的空间体验,并从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商务休闲区三个主要的女性休闲体育活动空间,阐述了女性是如何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挑战了原有的空间性别秩序,解构了"公域"和"私域"二元对立的关系,冲击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凸显了女性特殊而多元的需求,从而在城市建构起了女性社会空间。与此同时,从社会结构、文化、群体(同伴)以及个体四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女性通过休闲体育活动建构社会空间的因素,并指出结构上的性别平等、多元文化环境、女性自我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女性拓展社会空间、争取平等空间权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妇女的体育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女性体育参与的迅速扩大不仅是一种体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以质性研究的范式为基础,采用深度访问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白领"群体女性她们的体育行为及观念。研究发现中产阶层女性体育参与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以及消费性、商业性特点,她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引领大众妇女的潮流。本研究认为,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的障碍已经减弱,个人参与体育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妇女参与体育在制度上和文化意识上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影响到妇女的体育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她们对体育参与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传统父权社会的氛围中。因而,中国妇女在体育参与上,要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解放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休闲体育的性别差异,然后从社会性别环境制约因素和女性自我限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建议:加强女性休闲体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休闲体育发展的决策中;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场地和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社会性别的建构理论出发,用文献史料法结合社会观察法发现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可以折射在体育领域:女性因生理性别的差异性和历史遗留性问题使她们的社会性别饱受歧视,这些歧视不仅存在于其他工作中甚至在体育领域内也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对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艰辛历史进行梳理,发现越是成绩优异的女运动员越有可能因动作趋向于男性化而被贬低,说明无论女性得到如何优异的成绩仍可能处于某一领域的边缘地带而不被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理机能、文化建构和社会分工3方面厘清女性体育一直以来被边缘化的原因,通过打破生理性别刻板印象,开辟女性体育新世界,开放全社会的思想意识,消解文化对身体的建构,赋予女性更多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均衡社会分工,从而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体育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进步需要体育文化的持续发展,小城镇体育文化是整个体育文化的缩影,它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本研究在广泛深入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对小城镇体育文化含义的阐释入手,分析了影响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旨在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法律文化、体育法律文化的内涵入手,对体育法律文化的结构内容进行了划分。通过研究我国体育法律文化建设现状,认为当前我国显型体育法律文化建设处于主导地位,而隐型体育法律文化建设具有复杂性且明显滞后于前者。北京奥运会和“法治奥运”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契机,应在有效利用现有体育法律设施、不断健全体育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育、交往、表达、监督机制,全面建设我国的体育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简·科德威尔主编的《体育、性与酷儿理论》是学术界从同性恋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活动的开山之作。酷儿理论在研究中的解释力、同性恋者的体育实践、酷儿化身体在体育中的身份认同是该研究开启的主要论域。开放的酷儿理论视角、独立的异性恋批判精神、实用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构成了该研究的主要价值,也为体育与同性恋、体育与性别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范式与广阔的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毛泽东全民体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形成渊源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研究,以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全民体育思想的内涵与意义,更好地贯彻落实毛泽东全民体育思想,促进新世纪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通过了解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木球运动推广与发展前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木球运动正在推广阶段,不受场地限制,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适应我国国情,可逐步推向社会,作为人们终生的体育项目,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平均数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508名足球运动员的比赛应对方式,在运动等级、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考察。结论:总体上,我国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应激事件时,能够积极、成熟的应对。除了注重情绪的应对在年龄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外,两种应对均在年龄、性别和运动等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更多地选择注重问题的应对,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多地选择注重情绪的应对;年长的运动员比年轻运动员更多的选择注重问题的应对;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比运动等级较低的运动员更多的选择注重问题的应对。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家庭社会性别观和学校体育运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女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原因。研究认为:要使得农村女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体育,应当重视农村地区有关性别理论研究、社会舆论及媒体宣传,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性别平等保障,并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古代区域体育文化发展为背景,追溯了东夷历史文化区的体育文化流变及其对我国民族体育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东夷体育文化对我国乐舞大系的发展、武术体系的形成、田猎制度的建立、球类活动的完善、斗鸡运动的传播等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演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课程文化为出发点,重点开发校园足球课程文化的本质、内涵,分析校园足球课程文化路径的建设。研究认为:从宏观角度来说,校园足球课程文化是一种逻辑、一种方向、一种动态的育人文化;从微观角度来说,校园足球课程文化是致真文化、致善文化、致美文化的集合,校园足球课程文化的建设应该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完善文化评价机制,形成文化建设系统,加深校园足球课程文化理论研究。旨在发挥校园足球课程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和对其他项目课程文化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大众体育文化的兴起及其对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初,中国大众体育文化兴起,形式各异的健身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众体育文化兴起的原因及其对人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体育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功能开发利用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文化软实力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体育文化,发展体育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对相应的体育的功能进行开发和利用研究,促进体育与文化的结合,从而实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