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城雄  赵兰香  李美桂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569-1575
本文以A股34个行业2436个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描述统计等方法在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与并购之间相关关系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表明:(1)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参加并购的公司相对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而言,创新能力一般较弱,并且在并购前几年创新能力的提高速度明显低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然而创新对公司并购并没有显著影响,即中国企业并购还没有以创新为动机。(3)参加并购公司,第三年创新能力增长的速度要高于未参加并购的公司,并且相较于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而言,先前创新能力较弱的公司通过并购提高创新能力更为有效。长期来看,在我国并购促进企业的创新,增加了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王宛秋  马红君 《科学学研究》2016,33(8):1203-1210
本研究基于2007-2012年上市公司发生的技术并购事件,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并购成熟度、财务资源和公司治理质量三个刻画主并企业并购特征的变量,接着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并购主体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研发行为在并购主体特征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主并企业并购成熟度和财务资源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公司治理质量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并购后增加研发投入会弱化并购成熟度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财务资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起到积极强化作用。从而为企业技术并购决策以及并购后的研发投资决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7年中发生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跨国并购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就不同专利产出类型分别回归检验.结果 显示,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最大的并不是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密集型企业应创造条件通过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绩效,应加强并购后的学习与吸收以促进高质量专利产出,同时政府应继续对企业创新加以补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6151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检验机构持股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以及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受到何种因素制约的理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管理层持股、企业性质、独董占比和股权集中度在机构持股和企业并购绩效关系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它们均加强了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能力驱动的企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朝阳  黄晶 《科研管理》2010,31(6):19-27
融内涵提升与外部成长于一体的技术能力驱动并购,在经济转型期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通过对2002~2004年我国沪深证券市场中以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185起并购事件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进入型并购短期内导致公司经营绩效下滑;而技术升级型和技术互补型并购将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公司并购前非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每股未分配利润以及公司规模与并购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现存知识并获取、吸收外部知识是公司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技术并购作为公司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有效手段,日益受到公司青睐。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为主并方的96起技术并购的实证研究,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正,非技术并购对并购公司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目标公司技术知识基础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目标公司与并购公司技术知识基础的相对规模对并购后并购公司的创新绩效影响为负。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韩坚  钱濛 《中国软科学》2012,(7):148-158
本文以特定区域、特定类型企业为研究重点,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前后的绩效。以2001-2007以来在沪深A股市场发生并购重组的125家江浙沪地区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Wilcox-on秩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民营企业重组前后绩效变化状况。实证结果表明:民营上市企业重组在重组当年绩效便显著下降,持续性明显不足;同时交易类型、交易双方关联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等影响因素均与重组绩效直接相关。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并购重组改善江浙沪地区民营企业综合绩效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宛秋  张永安  刘煜 《科学学研究》2009,27(11):1712-1719
技术并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是实现技术跨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手段。但目前人们对技术并购的绩效表现并不明确,本文对我国目前技术并购对企业绩效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以2000年到2005年上市公司的并购公告为基础,以其在公开信息披露中称获取某种技术为其并购的意图或意图之一为标准,并进行管理因素"噪音"和再并购因素"噪音"控制,最后选取由41个公司的并购事件组成的一个样本。采用ROA相对值和ROE相对值作为评价基础,对该值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和并购后第二年的变化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并购并没有给主并企业的绩效带来普遍贡献。再结合频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发现尽管技术并购的成功率不高,但获得成功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并购创造很高的效益。所以,提高技术并购的收益与效率是我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并购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公司并购对上市公司并购前一期至并购后一期的绩效产生了影响,并且统计意义上显著,表明并购次年相对于并购前一年而言业绩显著下降;并购当年相对于并购前一年业绩亦显著下降,但是,并购次年相对于并购当年业绩并没有显著变化。也就是跨国公司并购上市公司后持续性绩效有一定的改善但并不显著,个别公司并购后绩效不理想,甚至被迫转让股份,黯然退出。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理论,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主并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合作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水平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购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外部研发合作会强化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强了研发投入、研发合作对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并购不仅为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还使企业产品市场获得延伸,并为新产品开发获取创新技术与资源,最终导致产品差异化,而差异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以2010—2015年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事件为实验样本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与实验组特征相同的控制组,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创新驱动下信息技术企业的并购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并购提升了产品差异化水平;对于软件信息服务行业,并购降低了产品差异化水平;行业竞争和内部研发强度能够增强信息技术企业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投资者对信息技术企业并购决策的短期市场反应为负,主并公司的投资机会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不同特征的收购目标会带来不同的并购效应,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正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和股市绩效,而目标公司成熟度负向调节并购的产品差异化效应,正向调节并购的股市绩效。  相似文献   

12.
王宛秋  王冉  王芳  侯雅雯  唐中君 《软科学》2023,(8):103-109+118
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构建PCR-P(压力刺激、并购能力、决策反应、绩效结果)整合性分析模型,采用fsQCA,以上市企业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了不同经营压力刺激下企业差异化跨界技术并购行业选择反应对绩效改善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经营压力是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的重要驱动因素;目标企业行业相关性和成长性是经营压力下跨界技术并购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存在五类殊途同归的实现高绩效改善的组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我国钢铁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以2005—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中107起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47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程度越强,对企业并购绩效抑制作用就越明显;(2)与并购不同行业的目标公司相比,并购相同行业的目标公司其高管政治关联程度对企业并购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3)与并购不同地区的目标公司相比,并购相同地区的目标公司其高管政治关联程度与并购绩效之间并无显著差异;(4)与非现金支付方式相比,现金支付方式对高管政治关联程度与并购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最后,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企业并购绩效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峥  聂思 《科研管理》2016,37(4):36-43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13年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技术并购能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非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目标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并购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的影响,并购企业知识基础绝对规模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相比类似性技术和不相关性技术,互补性技术并购能够显著促进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成功实施并购交易的主并公司为样本,对不同政府控制背景下的企业长短期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相对于政府控制企业,非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更好,政府“掠夺”效应占主导地位。在长期内,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优于非政府控制企业绩效,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与中央政府控制企业的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差异,政府“支持”效应占主导地位。本文结论从政府控制角度解释了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悖论”,同时也为有关部门更好地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和监管公司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TCL集团2004年并购旗下子公司TCL通讯的案例,运用会计学中的基本方法跟分析思路,对其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尝试并购是否真能为提升企业绩效提供一定证据.具体而言,以TCL并购前后7年的数据,从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并购绩效,从而通过分析总结出该公司的绩效情况.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22,(1):52-57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资源能力理论,以主并方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2007-2019年相关信息为研究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企业战略变革与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结果显示:前序战略变革程度越大,越不利于跨界技术并购后短期绩效的提升,丰富的冗余资源与高股权集中度缓解了两者间的负向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向影响会逐渐减弱,并呈现正向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近年来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110跨国并购事件,研究了这些跨国并购事件的短期绩效.本文将跨国并购事件根据被并购方所属行业的行业景气度情况将总样本分成了两个子样本,发现表明当被并购方所处行业为景气行业时跨国并购的短期绩效明显高于被并购方所属行业为非景气行业时的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19.
周文 《科技创业月刊》2011,(5):78-79,94
选取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各个侧面的五个主要绩效指标,即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在国外有优势的EVA,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这些指标和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由此将绩效指标和市场指标联系起来,从而考察不同的绩效指标对股价高低的解释能力如何,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股价与这些绩效指标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关系,指出了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两种路径下的并购绩效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重混合并购轻横向并购的特点,对这两种路径下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目前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横向路径的并购绩效要优于混合路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