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付植红 《武当》2007,(8):15-15
武当太乙金刚拳是湖北的地方传统拳术,又名搪手,分为滚肩搪手和四平搪手两种练习形式,并广为流传。来历无从考察。基本技击法为:得手滚手,滚手打手,一手翻三手,三手翻九巧。手法之快,变化莫测,让对手招架不及,一般几招就可取胜。  相似文献   

2.
棍,是意拳使用器械进行格斗、实战的一门功法。拳谚日“拳成兵器就,莫专习刀枪”。意拳没有固定的招法和套路,只讲究在实战中随机随势,应感而发。通过意拳站桩、试力等各项基本功严格的训练,掌握了拳术的浑圆力后,就可以进行棍法的训练了。所以说意拳棍法的训练,其内涵的意念活动,身体各部的争力,完全与意拳的原则原理相同。意拳名家姚承光先生曾讲,  相似文献   

3.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4,(6)
文化是一种有知识、有头脑、有智慧的表现。古语讲“文宜武备,武宜文配”,骁勇善战固然可取,但笔者提倡学打“文化拳”。因为小战要讲战略战术,大战要讲天时、地利、人和,观敌料阵、分析敌情更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王志远 《武当》2008,(10):15-17
太极剑术之道,幽微深远,以拳为宗,法出于拳,拳里有剑,拳成剑法成。剑在天灵,其根于心,意冥玄化,思接千载,驰骋纵横。皆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法天者,轻如云魄一缕,圆似月魂沉坠,耀似霹雳闪电。法地者,静穆若崇山雄峙,浩乎若沧溟无际,缠绵若青山逶迤。法道者,阴阳为体,乾坤分司,虚实为本;动静为用,动静浑然,相与因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六合八法拳对中老年人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力系统的影响等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六合八法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分析认为:六合八法拳是一个优秀的独具风格的拳种,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对六合八法拳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将会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丰富中老年人的健身项目,为21世纪人类健康长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志远 《武当》2009,(12):13-15
太极剑术之道,幽微深远,以拳为宗,法出于拳,拳里有剑,拳成剑法成。剑在天灵,其根于心,意冥玄化,思接千载,驰骋纵横。皆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法天者,轻如云魄一缕,圆似月魂沉坠,耀似霹雳闪电。法地者,静穆若崇山雄峙,浩乎若沧溟无际,缠绵若青山逶迤。法道者,阴阳为体,乾坤分司,虚实为本,动静为用,动静浑然,相与因果;顺逆为性,顺昌逆亡,守成中庸;  相似文献   

7.
通背快手制敌法是通背一百零八制敌法中的拳外之拳,法外之法.是在战场决斗中拳腿变法,巧中生巧,以快制慢、以巧判拙的击技方法。实战中以拳(掌)、腿、步相辅相承,互辅互生,全身肢体协调,气血平和,攻得进,退得出,刚柔相济、快慢相合,内含三折九扣,八护八断,冷急脆快之法。实战中突出一个快字,打在前,连手连击,手脚齐发,拳步齐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一手二手连三手,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8.
六合八法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六合八法拳的起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并对现有的多种起源说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六合八法拳为后人创编而伪托宋代陈抟老祖,吸取太极、形意、八卦等拳的特点不断发展而形成独特的地方性内家拳种。  相似文献   

9.
刘鹏 《中华武术》2000,(1):32-32
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属象形拳。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整个套路动则刚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06级套路专项本科生进行两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口诀法教学对提高形意五行拳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形意五行拳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文章整理并分析了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功法,从功法的角度探讨心意六合八法拳的健身作用。六合八法拳是一个优秀的拳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健身价值,它可以平衡阴阳,调节神经,对全面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樊爱民 《武当》2014,(6):23-25
意拳桩法是意拳训练的入手之法,也是意拳训练的核心内容,意拳桩法训练的正确与否,关乎意拳训练的成败。武术功力也有人称之为武术内力,意拳内行称武术功力为“东西”,  相似文献   

13.
鹞膀捶为沛县武当洪拳三晃膀套路中的重要动作,它迅猛灵变,攻防相宜,技术应用以等打与赶打为法则,技击时犹如鹞鹰抖膀展翅。武当洪拳名家说:“打法有等打与赶打之分。所谓赶打者,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所谓等打者,犯了招架,便是十下。”鹞膀捶的功法练习势猛劲强,长期练习可使骨坚筋强、精充气足,达体魄强健之效,用于格斗实战也有自卫防身之功。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3,(3):44-45
此篇为子母绵掌技击法总论,主要以范瑞前辈所著拳谱中“新绵掌藏拳用法”一文为基础,综合范品师傅的言传身教而成,故也可说是对该篇的诠释。我习此拳时,范品师傅总是拿出拳谱,就总论反复讲解,同时边讲解、边示范,现在想起,如同昨日。今将范品师傅口述之拳理择出,赘成一文,以飨同道,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成守海 《武当》2004,(7):26-27
六合拳术乃数百年前秘传于民间的一大内家拳宗派。内三合,外三合,内外统一谓之六合。其功、理、术、法、窍,皆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技击理论独特,击法精巧细腻,体系完备,博大精深。因其行功走架不尚花俏,讲究技击,演练时丢丢荡荡,以其深奥的拳理指导研习修炼,  相似文献   

16.
杜子宇 《武当》2000,(5):13-15
李派太极拳,对应“三才”,而成“三盘”主拳。但就其劲势特点,无非刚柔两架,密合阴阳相抱的生化机理。柔架的代表是天盘拳,它相应三十六天罡,故成三十六式。天为圆为阳,但取阳中之阴,故其风格绵柔、和缓、缠转、轻灵、圆活、流畅、温文尔雅,武林称其为“文太极”。但观其文,文中藏武;看其至柔,然柔中寓刚。它文火温养,突出心法,重在“留意”,运化精微,意在聚精固气凝神。循经走脉,畅达气机,融通一身,呼吸细匀绵长,密契开合动静。它讲究内外一气,拳功合一。刚架的代表是地盘拳,即“八法奇门拳”。  相似文献   

17.
静磨剑 《武当》2008,(1):37-37
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乃武林前辈所总结出的技击法要,为内家拳术的技击理论指导。武当内家拳技击要诀分为心法诀和技法诀。  相似文献   

18.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19.
峨启缠丝拳     
保宗  祁美娟 《武当》2001,(6):34-36
缠丝拳系峨嵋派高桩拳术之一,在四川各地皆有流传。各地的拳路动作差异较大,击法不同,所以各地拳路演练风格殊异。我在1986年习练过传统套路“十二手滥缠丝拳”,这种缠丝以偏、侧、滚、进和退让、柔化为主,防打结合。击打手法主要有巴、拿、抖、造、劈、挂六种。步法讲究:出步似行犁,直踏中宫冲洪门。套路演练时以趋步、擦擦步为主,劲道要求“慢拉架子快打拳,刚猛快脆一瞬间”,“行拳如蚕吐丝,柔软沾连”,“发放如毒箭离弦,法到劲到”。  相似文献   

20.
闪击法,是迷踪拳实战应用的重点击法。所谓闪击法,是指躲闪反击的用法。具体地说,当对手用拳脚向你进攻时,你不去迎架,而是采用边闪身边反击的打法,也就是闪击法。正如拳谚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使用闪击法要做到步法灵活,身体轻快,闪攻合一,融为一体,出手猛重,击打要害,一招制敌。这样,才算掌握了闪击法的实质,才会有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