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现状分析,提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可以实现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可以通过高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社区和社区优秀的人力资源通过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教练员和指导老师等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张龙 《湖北体育科技》2013,(9):767-769,805
通过系统分析近年来有关地方高校与社区在体育资源共享、互动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合作发展虽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机构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双方的合作能形成优势互补,能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高校体育社会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养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高校进行传统养生体育教学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有利于以人为本向体育本义的回归,也是体育生活化的要求和实现自我体育的重要手段。提出高校应建构健身学科体系,创编实用的健身体育教材,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相似文献   

4.
终身体育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资源配置不齐、体育教学模式传统化等问题。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水平,补齐体育资源短板,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助推高校体育改革进一步发展,对今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李翎 《体育科技》2004,25(4):79-81
高校体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终身教育又是高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从确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出发 ,阐述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体育俱乐部模式与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宇  徐明魁  杨芳 《体育学刊》2004,11(4):139-140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一方面,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和维护了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高校体育俱乐部在一些方面也妨碍和限制了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体育美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而且能陶冶情操 ,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体育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及审美教育的研讨 ,提出体育美育势在必行的可行性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晓艳 《体育世界》2007,(10):31-33
体育俱乐部作为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组织形式。但其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尚处于初创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俱乐部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对新时期高校的体育管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融合高校体育资源 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社区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提出应实现人力、物力的相互有效利用,从而推动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高校体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体育院系应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得出有关研究结果:地方高校体育院系服务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符合国家政策方针导向;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相一致;可满足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多样化需要;全方位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但由于办学特色不鲜明,服务理念缺失;师生教学、课业负担重,服务时间冲突;缺乏激励政策等,影响服务质量。对此,该研究提出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加强宣传与引导;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服务保障制度和激励手段;建立多层级的服务成效考核评价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红英 《体育学刊》2005,12(5):29-32
青海省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对青海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青海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对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发展青海省特色体育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属内陆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增长迅速,阐述了博茨瓦纳的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管理、大众体育和军事体育等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全球化进程中,民俗体育迎来了它发展的大好时机。就民俗体育的困境和生存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民俗体育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努力做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竞技性与大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以及自我与西洋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与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南京7个都市群众体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以及体育经营主体多元化、体育需求产品个性化、体育活动内容复合化、体育管理组织网络化、体育运作方式社会化的都市群众体育特点。  相似文献   

15.
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析了滨海体育休闲的概念;阐述了滨海体育休闲产业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内外动力;归纳了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6种类型,即滨海体育表演业、滨海体育休闲体验与服务业、滨海体育休闲产品制造业、滨海体育休闲会展与策划创意活动、休闲渔业(运动渔业)、游艇俱乐部与游艇制造业。提出了发展滨海体育休闲产业要抓住海洋世纪的机遇、科学制定和实施我国沿海区域的整体规划、积极开发滨海体育休闲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积极开展滨海体育休闲教育、培养滨海体育休闲管理专业人才、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产品,树立品牌形象意识。  相似文献   

16.
对2006年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运动项目设置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了影响项目设置的因素,提出在宏观上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布局要合理调控,同时又强调各地区、各高校要依据运动项目设置的原则和普及的难易程度,结合本地区与本校的竞技体育现状来合理设置特色运动项目,在合理布局项目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体现在:年龄小、数量庞大,学历水平不断提升,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流动性强、职业地位低,消费观念开放,追求时尚。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特点体现在:动机的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城市化,体育消费积极且理性;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对于加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提高农民群体素养,提升农民工体育维权意识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虽然我国体育邮票的发展呈现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设计新颖、选题及时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选题范围狭隘、体育项目构图设计单调、部分邮票主题不突出、个别票面图案与文字说明不够严谨、重大国际赛事为题材的邮票发行量过少、新中国体育邮票的发行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目前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客观事实,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区群众体育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之间相矛盾的现状,提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观念,应实现发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科学的和合理的调配与共享,建立以学区体育为依托的新型的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