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在新课改中最大的变化是教师角色的变化,专业化对教师来讲最基本的挑战是对其角色行为规范提出的标准与要求,但现实是,在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应出现的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表现,依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相当普遍地存在,这表明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所扮演角色,对角色的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并不是具有很清楚的理性认识与理解。如何认识理解教师角色应具有的行为规范问题?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具有专业化水准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三个基本结构:一是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其行为规范规定他(她)都应各尽其责,各履其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表现出与其它职业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徐新民 《中学教育》2003,(11):30-32,39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教学工作新的内涵 ,需要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转换自身的角色行为来适应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充分认识变革教学方式、转换角色行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进入新课程期待的角色。一、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角色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数学新课标在课程性质观、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资源观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 ,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此相适应 ,教师转换角色也…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发展中存在的教师角色错位问题,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教师角色意识的缺乏。对此提出强化小学教师角色意识的三点建议:确立新型的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对教师角色地位的认识;掌握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准确扮演角色;培养教师对其角色行为及其结果的认识判断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数学教师重新审视白己的角色行为。面对新课程的理念,研究者们赋予了中学数学教师众多新的角色称谓。本文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从心理学、哲学和索质教育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基础进行剖析,旨在从称谓的深层内涵上理解角色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准确定位角色的地位和作用,重建新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教师不断主动吸收新知识,并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新课改以来,教师角色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从而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更多要求这不仅需要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所教学科的认识,从价值、认知和审美等多维度进行理解,而且要善于从经验中提炼出教学理论,形成个人教学思想。在专业化发展中,教师自身的发展内驱力是根本因素,只有具备内发的专业发展诉求,才能保证发展过程的连续完整。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但是不管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教育教学对每一位教师素质的有些要求是永恒不变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是当前所有执教者很关注的一个热点,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改不单单是教材上的变化,更多的是教法和学法上的变化,而教法和学法上的变化最终会落实到教师教学角色的转换上。那么,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呢?笔者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有些粗浅体会与诸位教友商榷。一、新课改需要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1.做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不应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给自己精准的定位,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这也是一线教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探讨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师》2005,(12):4
教师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和期待。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社会要求他们扮演多重角色--教师是关心者、教学组织者、学生引导者、知识传授者、学习参与者、文化传播者、学生评价者、课程创造者、反思实践者等等。作为教师,如何理解和认识自身的专业角色?在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探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与时代的发展,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学习方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如何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如何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解读和教学调研,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试图探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这门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教学方式特殊,而且教师角色较特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要求"加强体育教学",它要求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加强体育教学的目标。文章对教师角色变化特征与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期望通过对新课改制定前后体育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做出进一步探讨,提高高中体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变革,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转变角色,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我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认识。一、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变角色使自己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怎样更新教育理念,为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呢?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者中国传统的教育为教师的角色与任务做了如下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解惑答疑。认为这样就尽了为人师的义务。然而在新形势下,教师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会发生如下变化:1.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个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幼儿期就对孩子进行为人之道的教育。他们教育孩子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老师,如何对待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对待不同的人应持的不同态度和表现不同的行为举止等。这种教育,实际上便是对幼儿的社会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规范的教育。这对幼儿认识与掌握多重角色规范,  相似文献   

17.
居伶 《考试周刊》2011,(61):122-123
新课改对于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何通过合理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文中通过作者自身专业化过程的阐述,从对教师专业化的自我理解出发,分别从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自身对于教师专业化的理解、自身专业化的方案制订实施及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化道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增加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途径.对于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角色是在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展开,作为人才培养者,教师要去实施新的课程内容,要实现新的课程标准,要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那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应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9.
汪勇平 《考试周刊》2015,(31):154-155
教师权威是教师给学生的监督与约束及学生对教师的依靠或遵从不同于以往的师生关系。此前社会、传统观念及学生对教师权威理解的误区,给教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新课程改革下,老师必须戒掉高高在上的角色特点,重新审视新型教育系统下的角色,接受新课改对教师权威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发展、交往、生成的教学观,主体性学生观,专业化教师观,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专业化发展是当前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可回避的话题。在提倡全员育人与大德育的理念下,人人都是班主任,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有当班主任的潜质。那么,什么教师适合当班主任?需不需要以资格认定的方式促进班主任专业化?要不要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这些都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一、班主任持证上岗制的意义应当指出,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规范班主任行为,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素质与工作水平,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体现制约管理功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既是对教师向班主任角色转化的准人要求,也是对教育行为的规范管理。一方面它可以保障教师教育角色转化的机会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