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绥靖政策,是形成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国家安全理论,它的核心是民族利已主义。二战前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幌子下,欧洲各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推行了这一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绥靖政策,是形成于l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国家安全理论,它的核心是民族利已主义。二战前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幌子下,欧洲各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推行了这一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受苏联中心论观点的束缚,一直认为英法政府的绥靖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从而忽视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爆发所起作用的探析,事实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活动和态度入手,全面分析了二战爆发前夕苏联与绥靖政策的关系.认为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标志苏联外交政策由集体安全政策向中立自保政策转变,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推行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绥靖政策,是形成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国家安全理论,它的核心是民族利已主义.二战前夕,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幌子下,欧洲各大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推行了这一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平主义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战运动,其主导思想是反对一切战争,维护各平。它的兴起成为英国绥靖政策的理论基础,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分子的扩张野心,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三九年的德波战争,是在三十年代末国际阶级斗争错综复杂、十分尖锐的环境中爆发的,是西方英法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的产物。无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还是从德波战争对波兰国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以及对欧洲国际关系和世界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认识。 1.英、法帝国主义为把法西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祸水引向苏联,积极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幕尼黑阴谋,既是它们惯用的伎俩,又是这一政策的产物。其后果促使德国法西斯得寸进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英、法、美长期以来执行的纵容侵略战争的绥靖政策的破产,而且为苏联赢得了加强战备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回首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好战势力的一味妥协、迁就、退让,就意味着死亡的步步逼近。二战的爆发固然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的结果,但一些主要大国的绥靖政策与之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已成公论,但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了苏联也是该种政策的推行者之一。本文从1939年4月至8月期间,苏联分别与英法和德国进行的两次谈判入手,探讨苏联的对德绥靖外交政策,作为一段历史,虽然这已经无法挽回,但重要的是后人能以之为鉴。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绥靖政策及其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帝国主义营垒中的法西斯国家与民主国家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企图使用武力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英、法、美则推行绥靖政策,企图以姑息办法,缓和与法西斯国家争夺霸权的矛盾;以退让办法,求得与法西斯国家的和平,结果反而加速了战争的到来,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本文拟就绥靖政策的产生、演变及其破产的过程,作一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绥靖政策何时破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剑钊 《历史学习》2004,(10):19-19
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争爆发初期英、法实行的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保全自己,同时企图祸水东引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由于现行教材对绥靖政策的结束并没有明确的表述,所以,老师和学生对绥靖政策到底什么时候结束,产生了不少疑问。关于绥靖政策彻底结束的时间,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②二战的爆发;③1940年四五月德军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④1940年5月张伯伦下台,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我们分析一下几种观点: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只是在理论上宣告了绥靖政…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绥靖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爆发前后,英国鉴于自身国力衰 落,为保全其世界霸权地位,对法西斯德国采取了绥靖政策,它与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是连续性与中断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学习提示本单元共二节内容。高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有 :二战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主要国际会议和文件、主要战役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思考视窗◆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 ,也是—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 ,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致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 ,猖獗一时。丘吉尔就任首相后 ,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 ,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 ,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  相似文献   

14.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15.
刘波 《历史学习》2002,(4):14-15
绥靖政策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一种外交妥协政策。英国是推行绥靖政策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张伯伦也因签订了绥靖政策的标志性文件《慕尼黑协定》而备受后人指责。本文试从两次大战间的英国经济入手,剖析当时英国内部的经济状况、和平主义运动和军事力量,从而找出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佛朗哥当政时期的西班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唯一未正式参战的法西斯国家。佛朗哥法西斯政权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的原因主要是:一、从历史上看,西班牙法西斯政权缺乏深厚的法西斯主义基础;从现实看,西班牙缺乏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二战爆发后,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势制约着佛朗哥政权的对外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帝国主义对德、意、日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1937午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政策。英、法帝国主义在这年9月,为了保护自己、唆使德国法西斯东侵苏联,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接着。他们怀着同样的目的,为保持他们在中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内维尔·张伯伦就和慕尼黑协定联系在一起,成了对侵略者推行姑息绥靖政策、损人利己的反面人物,几十年来备受谴责,认为正是张伯伦对希特勒的妥协退让导致了二战的发生.仔细考察从一战后到二战前欧洲的国际形势,可以发现,慕尼黑事件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远非一两个卓越的政治家所能改变,其祸根在<凡尔赛和约>签定之时就已经埋下了.和约中对德国的苛刻条款从公布之日起就激起了德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正是这种不满为希特勒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条约中对东欧边界的任意划分也成了二战爆发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9.
说明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在德国确立后,在疯狂扩军备战的同时,广泛展开外交活动。一九三四年德波协定的签订动摇了法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从一九三六年起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结成集团,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其侵略扩张作好了外交上的准备。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德国在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吞并捷、奥,侵略气焰十分嚣张,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20.
一战后列强间的经济矛盾、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经济绥靖政策等一系列与二战爆发相关的国家间经济问题,表明二战的发生与上述事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以此说明国家经济利益与国际冲突缘起之间的内在关系,启迪人们对经济与和平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